現階段,我國正在全面開展土壤環境詳細調查工作,2020年將逐步建立疑似污染地塊和污染地塊清單,為我國大規模污染地塊修復奠定基礎。
1、場地調查
場地調查是場地土壤修復成功的基礎。在場地調查中國,較準確地確定污染源、污染物擴散途徑、污染物分布和受體關系,才能更好的制定經濟有效的土壤修復方案。
場地調查一般分為初步調查和詳細調查兩個階段。初步調查包括:資料搜集、現場踏勘、人員訪談、初步采樣分析等。搜集場地有關文件、歷史檔案、照片等資料,有助于了解場地污染的歷史情況;現場踏勘目的在于核實已搜集到的資料,了解污染現狀,包括周邊敏感點等;人員訪問是為了進一步考證已有資料。而后,制定采樣計劃并現場采樣,分析整理監測結果,*后形成初步調查報告和詳細調查報告。
2、場地風險評估
場地風險評估主要是指健康風險評估,是估算地塊污染對人體健康影響的方法體系,從而合理確定修復目標,執行依據標準《污染場地風險評估技術導則》(HJ 25.3-2014)。
**步:危害識別。即根據上一階段場地調查結論,對地塊內土壤樣品、地下水樣品中超過項目風險篩選值的指標開展風險評估工作,一般選取各關注污染物*大值進行風險計算。
第二步:暴露評估。包括暴露途徑和暴露量的計算。根據業主提供的規劃資料,確定評估地塊是否屬于敏感用地,地塊內淺層地下水未來是否作為飲用水;根據暴露情景和暴露途徑分析結果,按照《污染場地風險評估技術導則》(HJ25.3-2014)的要求及方法進行各種暴露途徑的暴露量計算。
第三步:毒性評估。毒性評估是在危害識別的基礎上,分析關注污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效應,包括致癌效應和非致癌效應,確定與關注污染物相關的參數,包括參考劑量、參考濃度、致癌斜率因子和呼吸吸入單位致癌因子等。而后,根據《污染場地風險評估技術導則》(HJ 25.3-2014)及 HERA 軟件確定項目污染物的毒性參數和理化參數。
第四步:風險表征。在暴露評估及毒性評估的基礎上,根據《污染場地風險評估技術導則》(HJ 25.3-2014)中風險表征的相關技術要求進行污染物各種暴露途徑的致癌及非致癌風險計算,并進行不確定性分析。
3、場地修復
場地調查和風險評估,是為了*后形成較為科學、有效的場地修復方案,提高場地修復成效。場地污染修復方法通常分為重金屬污染修復、有機污染修復、礦山修復、復合型修復四類。
①重金屬污染修復
目前,重金屬污染的修復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改變重金屬的存在狀態,降低其活性,使其鈍化,脫離食物鏈,減小其毒性;二是利用特殊植物或微生物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屬,然后將該植物除去或用工程技術將重金屬變為可溶態、游離態,再經過淋洗,然后收集淋洗液中的重金屬,從而達到回收重金屬和減少土壤中重金屬的雙重目的。
②有機污染修復
有機污染修復一般通過以下四種途徑來減小土壤有機污染物對環境、人體或其他生物體的危害:降低土壤中既有有機污染物的濃度、固定污染物、轉化為低毒或無毒物質、阻斷污染物在生態系統中的轉移途徑。
③礦山修復
礦山修復即對礦業廢棄地污染進行修復,實現對土地資源的再次利用。礦業廢棄地多以重金屬污染和礦山酸性排水污染為主,治理內容以生態修復和污染治理為主。礦山修復措施常見的有邊坡、尾礦的治理,土壤基層改良,礦山重金屬污染的植物修復,礦山水資源的修復以及微生物修復措施。
百檢網具備環保部門認可CMA/CNAS資質,能為廣大客戶提供場地調查一系列場地環境調查、土壤環境調查、場地風險評估、土壤修復相關技術服務,出具權威、科學、完整的場地土壤環境調查與風險評估報告。
咨詢熱線:15201733840(同微信)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