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02 來源:互聯網
當前危險廢物環境管理存在環境監管能力薄弱、利用處置能力不均衡及環境風險防范能力存在短板等三個方面的突出問題,國家對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視,對危險廢物環境管理也更加嚴格,那么,如何做好涉危廢企業的排查和監管?
?
一、環保手續執行落實情況
圍繞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排污許可、建設項目“三同時”執行情況相關要求,檢查是否存在“越權審批”、擅自降低環評編制等級的違規行為;建設項目性質、規模、地點、生產工藝、污染防治設施是否環評文件要求一致;主要企業信息、生產設施、原料、產品產量、排污節點、產廢節點、危廢類別、污染排放情況等內容與排污許可及現場實際是否一致;是否存在基礎資料明顯不實,內容遺漏、虛假造假等重大缺陷。
?
二、經營許可證制度執行情況
檢查危險廢物處置經營單位是否按照經營許可證的規定從事危險廢物轉運、接收、貯存、利用、處置活動;經營范圍與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所列范圍是否一致,利用處置方式與環評及批復文件是否一致;調閱聯單處置量、處置的類別是否與企業轉移量類別相符。嚴禁接收不明廢物和超出經營范圍接收其他危險廢物。
?
三、危險廢物臺賬規范化管理情況
產廢單位是否對工業廢料、廢酸等危險廢物產生名稱、種類、數量、來源、出入庫、轉移等情況如實登記造冊和規范記錄;處置經營單位是否建立健全危險廢物經營記錄簿,涵蓋危險廢物分析、接收、利用處置、內部檢查、運行、環境監測、事故記錄和報告、應急演練等內容。
?
四、產廢單位自行生產處置情況
對有自行處置和使用危險廢物能力和資質的企業和單位,結合環評、生產臺賬等基礎資料,對原料使用量、產生環節、產品出入庫量進行核實,去向是否存在不合理。對工業廢料、廢酸等危險廢物自行處置或再生利用的生產設施,要核算使用量、處置量和再生量是否合理,是否與利用處置能力和再生能力總體匹配。
?
五、危廢存儲管理執行情況
是否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按照危險廢物特性分類收集、分區貯存;盛裝危險廢物的容器材質和襯里是否與危險廢物相容,容器和包裝物是否有破損、泄漏和其他缺陷;是否混存不相容的危險廢物,是否將危險廢物混入非危險廢物中貯存;危險廢物經營記錄簿、信息平臺填報、貯存場所與現場的危險廢物種類和數量是否一致;產廢單位對在常溫常壓下易爆、易燃及排出有毒氣體的危險廢物是否進行預處理,使之穩定后貯存,是否對不能進行預處理、穩定貯存的按易爆、易燃危險品貯存;貯存廢棄劇毒化學品的,是否按照公安機關要求落實治安防范措施,危險廢物暫存期限是否超過一年。處置單位貯存易揮發及排出有毒氣體的危險廢物庫房必須密閉,必須加裝廢氣收集處理系統,并處理達標排放。
六、標識設置規范情況
在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設施、場所是否設置規范(形狀、顏色、圖案均正確)的危險廢物識別標志;盛裝危險廢物的容器和包裝物必須設置標簽,并如實、完整填寫類別、數量、危險特性、產生日期和責任人等相關信息。
七、危廢轉移管理合規情況
轉移危險廢物,是否執行危險廢物轉移電子聯單制度,按照《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如實填寫轉移聯單中的相關欄目,轉移聯單保存5年。嚴格遵守國家有關危險貨物的運輸管理規定,是否制定運輸過程環境風險應急預案,采取防止污染環境措施,配備相應的污染防治設施設備。
處置單位按照實際接收的危險廢物,是否如實、規范填寫轉移聯單中接收單位欄目,數據、類別等信息與經營記錄簿一致;利用處置過程產生的不能自行利用處置的危險廢物,是否全部轉移給持有相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
八、危廢應急管理工作落實情況
是否制定危險廢物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并向生態環境部門備案。應急預案要明確管理機構及負責人,對不同情形的危險廢物意外事故是否制定相應的處理措施。是否配備必要的應急裝備和物資,制定詳細的應急演練計劃,定期組織應急演練。
九、危廢預處理設施運行情況
危廢處置經營單位危險廢物的破碎、研磨、混合攪拌等預處理設施是否有較好的密閉性,并保證與操作人員隔離;含揮發性和半揮發性有毒有害成分的危險廢物的預處理設施應布置在室內車間,廢氣經收集處理達標后排放。
十、產廢企業是否涉嫌非法處置,擅自改變原料
按照企業的原料、產品、排污環節、產廢環節、等逐一核查,調閱企業用電量情況,核實企業生產負荷和生產經營情況,企業的排污設施、污染物和現場實際設施必須與排污許正副本一致。
百檢網具備環保部門認可危險廢物鑒別資質,能提供危廢鑒定技術服務,出具具有公信力的鑒定報告,如果有相關業務需求,歡迎聯系工程師:15201733840(微信同號)。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