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02 來源:互聯網
土壤污染是指人類活動產生的污染物進入土壤,使得土壤環境發生破壞甚至惡化,從而對環境和人類產生危害的現象。
?
土壤污染物的種類包括揮發性有機物(甲醛、丙酮等)、多環芳烴(苯系物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及農藥(二噁英、六六六等)、重金屬和其他無機物(鉛汞砷、氰化物等)。
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土壤重金屬污染事故頻發,特別是耕地土壤重金屬的污染,已經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
土壤重金屬不僅持久性強、難降解,而且能夠直接或間接的通過食物鏈威脅農產品質量和人類健康。尤其是鎘、鉛還會導致人體內分泌紊亂,被定義為環境激素物質;汞進入人體不但損傷神經系統,還會在腎臟中蓄積,造成不同程度的腎損害,同時還具有免疫毒性和生殖毒性,尤其是汞被甲基化之后生成的甲基汞,能誘發胚胎和胎兒畸形;砷是致癌物質,過量攝入會引發皮膚、心血管、呼吸系統和神經系統癌變,人們熟知的砒霜,即是砷化合物的一種。
因此,重金屬一直以來是土壤研究中重點關注的一類污染因子。
?
2018年修訂了GB 15618-2018《土壤環境質量 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其中明確規定了農用地土壤重金屬污染篩選值和管制值(包括鎘、汞、砷、鉛、鉻等分別在水田和其他土壤中的濃度限值),如表1和表2所示。
?
?
耕地土壤的污染現狀及治理工作也得到了很多部門的高度重視。2017年農業農村部和生態環境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聯合發布《農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2017年11月1日起施行),該《辦法》指出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國控監測點位應當重點布設在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以及污染風險較大的區域等,急需進一步探索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重金屬污染耕地治理模式和體制機制。實施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示范和農產品產地禁產區劃分示范點,以水稻、小麥重金屬污染耕地為重點,制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術指南,推動水稻、小麥等重點作物污染耕地治理試點示范。
?
與此同時,國務院也出臺《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土十條”),將土壤污染問題列入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三大攻堅戰之一,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強化環境執法監管,并逐步啟動耕地土壤的污染修復工作。力爭到2020年,重點行業的重金屬排放量要比2013年下降10%。由于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分布并不均勻,且易受污染點源影響,目前的土壤修復一般是以區域為單元,因此對于一個區域污染的準確調查與評價是土壤修復的先決條件。
?
土壤環境調查與風險評估工作原則以國家技術規范、標準、導則為主,根據現階段廣東省及國家生態環境保護部污染場地環境管理要求,結合我國污染場地污染調查和風險評估技術水平發展狀況與趨勢,參考國外及國內地方性的相關標準及規范,場地環境調查和風險評估的主要原則包括:
(1) 針對性原則
針對場地的特征和潛在污染物特性,進行污染物濃度和空間分布調查,為場地的環境管理及后續整改提供依據。
(2) 規范性原則
采用程序化和系統化的方式規范場地環境調查過程,保證調查過程的科學性和客觀性。
(3) 可操作性原則
綜合考慮調查方法、時間和經費等因素,綜合當前科技發展和專業技術水平,使調查過程切實可行。
全國咨詢熱線:15201733840(微信同號)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