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品牌 | GFQT | 類型 | 質量檢測 |
型號 | 標準檢測 | 分類 | 第三方檢測機構 |
公司名稱 | 百檢網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 服務內容 | 產品質量檢測 |
產品規格 | GB ATSM EN | 檢測周期 | 5-7天 |
服務范圍 | 全國 | 數量 | 999 |
用途 | 質量安全檢測 | 檢測內容 | 樣品指標檢測 |
測試能力 | 高效精準 | 服務 | 專業熱誠 |
測試項目:滲碳層深度測定
測試目的:測量滲碳工件表面向內至碳含量為規定值處的垂直距離。
項目介紹:滲碳是目前機械制造工業中應用相當廣泛的一種化學熱處理方法,通過對低碳零件的表層進行滲碳,以獲得不同于心部的良好機械性能。為了使滲碳零件都能夠達到預期的性能,作為檢驗滲碳零件的重要手段之地測定滲碳層深度是很重要和很有意義的。滲碳層深度測量通常有以下三種方法:
1、化學分析法:從試樣表面至心部逐層取樣后進行化學(或光譜)分析的方法,有所測得的碳含量—至表面距離的關系曲線便可確定全滲碳層。
2、金相法有宏觀金相法和顯微金相法之分。宏觀金相法簡單作為爐前監控用,步驟為打斷試樣、磨光、腐蝕,然后用放大鏡測出整個成烏黑色外層的厚度即為全滲層厚度。顯微金相法先將試樣鍍銅(或在保護性氣氛中)退火,獲得平衡組織,然后再顯微鏡下測出過共析層、共析層、亞共析層(到心部邊緣)的總厚度。退火時高溫下的保溫時間應盡可能短,700-800區間的冷速要足夠慢。
3、硬度法是目前采用*廣泛的方法,便捷、、設備簡單,零件或式樣經滲碳淬火后切取下來(切取時避免受熱回火)用砂紙磨光,然后垂直于滲碳表面(或呈一定角度)測維氏硬度(載荷9.8N),根據所測得硬度與至表面距離的關系曲線,以硬度大于HV550(相當于HRC50)的層深作為優先滲碳層深度。
測試要求:
測試標準
| 標準名稱
| 樣品要求
| 測試內容
| 適用范圍
|
GB/T 9450-2005
| 鋼件滲碳淬火硬化層深度的測定和校核
| 取零件橫截面
| 用顯微硬度法測定滲碳層深度
| 滲碳及碳氮共滲淬火硬化層;經過熱處理,距表面3倍于硬化層深度處硬度值小于450HV的零件(距表面3倍于硬化層深度處硬度值大于450HV,選擇硬度值大于550HV的某一特定值作為界限硬度)
|
檢測報告有什么用?
1、銷售使用。(檢測報告用于銷售產品,讓客戶了解產品)
2、研發使用。(研發新的產品,縮短研發周期,降低研發成本)
3、投標競標使用。(檢測報告用于投標競標使用,評分較高)
4、改善產品使用。(通過檢測數據來改善自己產品的質量,提高產品質量)
5、科研項目,高校論文。(代做高校實驗,檢測數據用于科研項目或者論文使用)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