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品牌 | GFQT | 類型 | 金屬材料 |
型號 | 第三方檢測機構 | 分類 | 服務周到 |
公司名稱 | 百檢網檢測 | 服務內容 | 檢測周期短 |
測試項目:碳鋼成分分析測試。
測試目的:測試碳鋼內各合金元素的含量。
項目介紹:碳鋼是含碳量在0.0218%~2.11%的鐵碳合金。也叫碳素鋼。一般還含有少量的硅、錳、硫、磷。一般碳鋼中含碳量較高則硬度越大,強度也越高,但塑性較低。按用途可以把碳鋼分為碳素結構鋼、碳素工具鋼和易切削結構鋼三類,碳素結構鋼又分為工程構建鋼和機器制造結構鋼兩種;按冶煉方法可分為平爐鋼、轉爐鋼;按脫氧方法可分為沸騰鋼(F)、鋼(Z)、半鋼(b)和特殊鋼(TZ);按含碳量可以把碳鋼分為低碳鋼(WC ≤ 0.25%),中碳鋼(WC0.25%~0.6%)和高碳鋼(WC>0.6%);按鋼的質量可以把碳素鋼分為普通碳素鋼(含磷、硫較高)、碳素鋼(含磷、硫較低)和**鋼(含磷、硫更低)和特級鋼。碳鋼化學成分的分析有助于判定碳鋼的牌號、碳鋼的分類和判定某一碳鋼產品化學成分是否達標。碳鋼化學成分分析可分為金屬合金元素的分析、非金屬合金元素的分析和氣體元素的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有直讀光譜法、化學分析方法和紅外吸收法。
測試要求:
測試標準
| 標準名稱
| 樣品要求
| 測試內容
| 適用范圍
|
GB/T 700-2006
| 碳素結構鋼
| /
| 牌號、尺寸、外形及重量、技術要求、試樣方法等通用要求
| 碳素結構鋼
|
GB/T 699-2015
| 碳素結構鋼
| 碳素結構鋼棒材
| ||
GB/T 4336-2016
| 碳素鋼和中低合金鋼 多元素含量的測定 火花放電原子發射光譜法(常規法)
| 樣品應足夠覆蓋火花架激發孔徑,通常采用直徑大于16mm,厚度大于2mm。
| C、Si、Mn、P、S、Cr、Ni、W、Mo、V、Al、Ti、Cu、Nb、Co、B、Zr、As、Sn
| 適用于電爐、感應爐、電渣爐、轉爐等鑄態或鍛軋的碳素鋼
|
GB/T 11261-2006
| 鋼鐵 氧含量的測定 脈沖加熱惰氣熔融-紅外線吸收法
| 試樣質量不小于100g
| 質量分數在0.0005%~0.020%氧含量的測定
| 鋼鐵產品
|
GB/T 20123-2006
| 鋼鐵 總碳硫含量的測定 高頻感應爐燃燒后紅外吸收法(常規方法)
| 試樣質量不小于100g,詳細參考GB/T 20066
| 碳含量(質量分數0.005%~4.3%) 硫含量(質量分數0.005%~3.3%)
| |
GB/T 20124-2006
| 鋼鐵 氮含量的測定 惰性氣體熔融熱導法(常規方法)
| 試樣質量不小于100g,詳細參考GB/T 20066
| 氮含量(質量分數0.002%~0.6%)
| |
GB/T 20125-2006
| 低合金鋼 多元素含量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
| 試樣質量不小于100g,詳細參考GB/T 20066
| Si、Mn、P、Cr、Ni、Mo、V、Al、Ti、Cu、Co
| 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測定鐵質量分數大于92%的碳鋼、低合金鋼中元素,測定的硅、鈦和鋁為酸溶硅、酸溶鈦和酸溶鋁 ,不適用于鋼中碳、硫質量分數大于1.0%、鎢和鈮質量分數大于0.10%。
|
YB/T 4306-2012
| 鋼鐵及合金 氮含量的測定 惰性氣體熔融熱導法
| 質量分數為0.0008%~0.5%氮含量測定
| 鋼鐵材料
| |
GB/T 223.82-2018
| 鋼鐵 氫含量的測定 惰性氣體熔融-熱導或紅外法
| 長條狀,質量在0.5~2.5g,氫含量越低樣品量越大
| 氫含量(0.2μg/g~30.0μg/g)
| |
GB/T 223.85-2009
| 鋼鐵及合金 硫含量的測定 感應爐燃燒后紅外吸收法
| 試樣質量不小于100g,詳細參考GB/T 20066
| 質量分數為0.002%~0.10%的硫含量測定
| |
GB/T 223.86-2009
| 鋼鐵及合金 總碳含量的測定 感應爐燃燒后紅外吸收法
| 質量分數在0.003%~4.5%的碳含量測定
| ||
GB/T 20126-2006
| 非合金鋼 低碳含量的測定 第2部分:感應爐(經預加熱)內燃燒后紅外吸收法
| 試樣質量不小于100g,粒度在0.75mm~2.0mm,詳細參考GB/T 20066
| 碳含量(質量分數0.0003%~0.010%)
| 低碳非合金鋼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