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認可檢測司發布“檢驗檢測行業2020年**季度行業景氣指數分析”??傮w來看,疫情所造成的客戶復產延遲、交通出行限制等因素對整個行業都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不過檢驗檢測行業長期增速依然為GDP的1.5-2倍,只要實現全面復工復檢,行業的增長依然較為樂觀。
詳情如下:
前言
2020年3月下旬,根據檢驗檢測行業景氣指數分析計劃,認可檢測司開展了 2020年**次檢驗檢測行業發展景氣信心指數采集工作。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共采集了327個檢驗檢測機構反饋的數據,這些機構來自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布于機械、電氣、紡織、食品、輕工、化工等 20 多個行業領域,體制涵蓋企業、事業單位和外資企業,具有一定統計代表性。
本次問卷調查仍以2017年的全國檢驗檢測行業年度發展情況作為基準(100分計,參考之前幾次數據采集的結果,由各檢驗檢測機構負責人對2020年度**季度的行業發展情況進行評價,并對2020年第二季度的行業發展情況進行預測。
經對采集數據測算,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檢驗檢測行業的影響十分顯著。2020年**季度末,檢驗檢測行業景氣指數為83.96,遠低于臨界值,較2019年第四季度環比下降18.49(2019年第四季度行業景氣指數為102.45,同比 2019年**季度下降18.24(2019年一季度景氣指數為 102.20,是2018年首次開展景氣指數測評以來的*低點,單季度降幅也是幅度*大的一次。
2020年**季度涉及檢驗檢測行業景氣指數的有關成本指數、營收指數、潛力指數以及風險指數等四大板塊數據均有明顯降幅。
其中對景氣指數影響*大的是營收指數中的子項“檢驗檢測服務收入變化指數”,該項指數從2019年第四季度的101.25大幅下降到本季度的76.41,環比下降24.84,可見疫情嚴重影響了檢驗檢測機構的收入。
關于2020年第二季度,從測算結果來看,檢驗檢測行業景氣指數預測值有所回升,達到96.16,較一季度增加12.2,但比 2019 年同期106.39的預測值減少 10.2。
可以認為,隨著各行業逐步復工復產,為產業服務的檢驗檢測行業在二季度景氣狀況有望迎來一定提升,但較去年同期仍有較大幅度的降低。
總體情況
A1-2020 年**季度檢驗檢測行業景氣指數直方圖
2020年**季度,檢驗檢測行業景氣指數值為83.96,為自2018年第四季度景氣指數開始統計以來的*低點。
從本期統計直方圖來看,本期統計結果與以往略顯不同:本期的*大頻數??fi?max?出現在景氣指數值90左右,2019年第四季度以及更早時候的景氣指數值均在100達到*大頻數。
這也證明了疫情所造成的客戶復產延遲、交通出行限制等因素對整個行業都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此外,在景氣指數值50左右也有一個頻數較高的區域,這些頻數主要由日用消費品、石油煤炭以及電子電器等領域的檢測機構帶來。這也表明在疫情影響下,因城市疫情防控,部分與疫情相關物資和服務聯系不甚緊密行業的檢測機構尤為困難。
A2-2020 年第二季度檢驗檢測行業景氣指數預測直方圖
在 2019 年第四季度,對2020年**季度的行業景氣指數預測值為101.53,然而一季度的疫情讓整個行業受到了巨大影響。
不過檢驗檢測行業長期增速依然為GDP的1.5-2倍,只要實現全面復工復檢,行業的增長依然較為樂觀。
根據認可檢測司近期調查,截止到2020年4月3日,行業復工復檢率已經達到 96%,越來越多的檢驗檢測機構的業務開展正步入正軌。
同時,政府的各項幫扶政策也逐步落實,與2020年2月相比,近期越來越多的機構感受到了政策的支持。
基于以上因素,對于下一季度的預測,機構也展現出了謹慎樂觀的態度,2020 年第二季度,檢驗檢測行業景氣指數預測值達到96.16,較本季度實際景氣指數值高12.2。但是,因為國內檢驗檢測機構經營杠桿高(固定成本大多數超過50%,**季度造成的各項成本壓力依然會長期存在,這也造成機構對于行業短期內迅速恢復到正常增長區間信心不足。
A3-行業各項景氣指數紅綠燈圖
通過各項景氣指數紅綠燈圖,可以得到本季度四大板塊指標(成本指數、營收指數、發展潛力指數以及行業風險指數均有較大降幅。而競爭指數則依然保持在偏熱、偏激烈的高位。
本來從2019年第三季度起,檢驗檢測行業已經基本擺脫了中美貿易戰等不利影響,雖然第四季度各項生產、 生活成本的上漲對行業有一定影響,但總體來看各項指標趨于平穩,本次疫情卻使得行業的正常發展再次受到打擊,而受到各板塊指標的綜合影響,整體行業景氣指數直接跌至“過冷區域”。
A4-行業景氣指數實際值與預測值對比
通過這幾個季度的景氣指數走勢,可以看出從2019年第二季度景氣指數達到105.20之后,近3個季度景氣指數一直走弱,尤其是本季度受疫情影響,檢驗檢測機構的空置成本、客戶流失、人員流失以及行業供需失調等現象一起顯現 出來,對景氣指數的下降造成了合力作用。
而近幾個季度機構對于行業的預測也略顯悲觀,預測指數同樣連續三個季度呈下降趨勢。
A5-行業景氣指數與 K 值對比圖
從2019年第二季度起,因中美貿易戰引起的景氣指數的異常波動開始逐漸趨于平靜。景氣指數的K值(同比增長率的**值逐漸趨于0。
上一期K值為-1.22,本期的K值達到了-18.04,變化量到了16.82,這也是自景氣指數統計工作開始以來的*大變化量。預計短期內疫情對檢驗檢測行業的消*影響不會完全消除。
分項數據分析
一、成本分項景氣指數
圖B1是2020年**季度檢驗檢測行業成本景氣指數分項圖。從圖中可見,和疫情密切相關的幾項成本指數均有一定下降趨勢,而其他幾項占檢驗檢測機構支出成本比重較小且暫時不會受到疫情影響的成本分項指數影響不是很明顯。
B1-2020年**季度檢驗檢測行業成本分項景氣指數
2020年2月17日,認可檢測司曾經做過統計,當時尚有56.9%的檢驗檢測機構沒有安排復工,這也直接造成人力資源和固定成本的巨大壓力,部分檢驗檢測機構因此面臨著人才流失和招聘難的窘境;另一方面,各機構尤其是中小型 機構的固定成本如房租等并沒有因疫情而被大量減免,因此疫情直接導致人力資源和固定成本兩項指數大幅下降。
3月份開始,隨著部分省份實現疫情防控等級放寬,檢驗檢測行業也在逐步實現復工復檢,但是全國范圍和國際范圍內的管制依然沒有實現全面放松,這就給檢測機構帶來了新的成本壓力:儀器設備維護、保養以及折舊的成本壓力以 及試劑采購的壓力。機構很難在這段時間購置新設備或邀請到設備技術專家現場進行服務。
同理,試劑方面由于化工等密集企業并沒有全面開工,部分試劑價格的升高也造成了一 定成本壓力。
總之,在 2020年**季度,檢驗檢測機構面臨較大的成本壓力。
對于第二季度的預測,從各項成本指數看機構普遍對接下來的成本壓力好轉趨勢表示樂觀,尤其是**季度壓力*大的人力資源成本指數。
二、營收分項景氣指數
B2-2020年**季度檢驗檢測行業營收分項景氣指數
2020年**季度,檢驗檢測機構面臨春節假期以及疫情雙重因素影響,機構營收受到非常大的影響。
部分情況較為*端的檢驗檢測機構,在一季度僅僅正常工作了三周時間,因此檢驗檢測機構收入變化成為機構*大的痛點。
在 2019 年第四季度檢驗檢測服務收入變化指數已經升上景氣線情況下,本季度該指數跌至76.41,沒有復工復檢以及外部訂單減少是導致本季度整體行業景氣指數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然而僅僅因為短期波動就造成檢驗檢測機構景氣度下滑的根本原因則是我國檢測業務結構不合理,檢測業務存在檢測存量、維護類檢測業務量“雙低”現象,這就使得機構對于各種“外力”影響*為敏感,對抗異常經濟波動的能力較差,本次疫情也印證了這一點。同樣的,檢驗檢測機構開展的其他服務,比如培訓、技術咨詢等服務項目因受到無法現場服務、所服務客戶沒有復工等因素影響出現了較大降幅,本期指數僅為 89.40。
更值得擔憂的是,我國檢驗檢測行業具有的較為小散弱的行業特點,造成的直接結果就是檢驗檢測機構沒有太多議價權,而**季度的情況也潛在加劇了因此造成的低價競爭現象的擴大趨勢,在國內全面復工復產的大趨勢下,**季 度營收不理想的機構會為了拿到更多訂單會而選擇在報告價格上面有所妥協,這一點也值得關注。
三、發展潛力分項景氣指數
2020年**季度,受疫情影響,機構對行業整體發展的潛力也呈現悲觀態勢,幾乎所有指標都有一定下降。
此外,行業市場化進程低于預期,經濟增速降低帶來的需求疲軟對檢驗檢測行業的發展潛力也有一定打擊。
B3-2020 年**季度檢驗檢測行業發展潛力分項景氣指數
其中*為明顯的是市場業務需求、國際市場開拓以及上下游服務拓展空間三項。
2020年2月,大部分行業都沒有實現全面復工復產,因此檢測需求的開發潛力降低*為明顯。
同理,對于檢驗檢測相關上下游服務的拓展也受到*大影響和限制。2020年3月份之后,國際疫情形勢開始變得*為嚴峻,歐洲、亞洲和北美洲的大部分國家都實施封國等政策,對檢測行業來說本就略顯艱難的國際市場開發在本季度更是處于低谷。
而比較利好的消息是經過檢驗檢測行業逐漸規范發展以及人才培養制度的不斷完善,行業對于整體的行業質量以及行業的人才隊伍能力呈現出較強的信心。
而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逐漸趨好,行業對于第二季度的發展潛力也展現出 一定的信心,除了國際開發潛力依然呈現出較為悲觀的態勢外,其余各項發展潛力指標均有回到疫情前的趨勢。
四、競爭分項景氣指數
B4-2018-2020年個季度檢驗檢測行業競爭分項景氣指數
隨著國家對檢驗檢測行業各項規范措施的逐步落地,從2019 年第二季度起,檢驗檢測行業正在逐步轉向合理競爭區間。
2020 年**季度,因為疫情和假期等綜合因素影響,訂單大幅度下降,檢驗檢測機構本身復工復檢率在前兩個月也并不理想,并且除了醫療等與抗疫有關的檢測工作壓力較大、資質變更擴項需求較多以外,其他領域基本處于工作量不飽和的缺乏競爭狀態。
因此總體來看,2020 年**季度行業競爭各項指標都偏低。而隨著全國各地逐步復工復產,在第二季度機構間的競 爭趨勢將逐漸恢復疫情前的趨勢,甚至有可能比 2019年第四季度還要高。
五、風險分項景氣指數
B5-2020年**季度檢驗檢測行業風險分項景氣指數
2020年**季度,新冠疫情給檢驗檢測行業的發展造成了*大影響,也給整個行業的低價競爭趨勢增添了新的隱憂,本季度的低價競爭風險指數僅為91.62,為景氣指數工作開展以來的第二低,這也是行業對復工復產期檢驗檢測市 場低價競爭現象加劇擔憂的體現。
疫情給行業帶來的較大風險還有行業供需失調。此外,在疫情下小型檢驗檢測機構的現金流面臨更大壓力,上市公司及國有大型機構反倒有可能受益于集中度提升。這些在未來都有可能造成壟斷、低價競爭、市場分布進一步傾斜等不利于行業發展的情況,今后大 小機構分化程度有可能更加嚴重。
屬性數據分析
一、各行業景氣指數分析
C1-2020 年**季度與 2019 年第四季度各行業檢驗檢測景氣指數對比圖
(注:地質行業和冶金行業樣本較少,不足以做分布假設檢驗,數據僅供參考
2020年**季度,各行業都或多或少受到疫情的影響,為各行業提供高技術服務的檢驗檢測行業也被嚴重波及,各行業檢驗檢測景氣指數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景氣指數*高的是衛生檢測行業,98.33的景氣值已經接近景氣線。
實際上,疫情期間的檢測需求非常大,市場監管總局和各地方市場監管部門利用網上辦公、推行告知承諾等方式為相關檢驗檢測機構資質申請開設了綠色通道。這些新取得資質的機構同之前就從事醫療衛生檢驗檢測的機構一起,為抗擊疫情做出了巨大貢獻。
此外,日用消費品、石油煤炭、電子電器以及輕工紡織 等與勞動密集型行業關系較為緊密的檢驗檢測則受到較大沖擊,景氣度低迷。
C2-2020 年**季度較 2019 年第四季度各行業檢驗檢測景氣指數下降百分比對比圖
(注:地質行業和冶金行業樣本較少,不足以做分布假設檢驗,數據僅供參考
從降幅來看,各個行業都有一定的降幅。軟件信息化、 電子電器、石油煤炭、其他、農產品以及日用消費品降幅*大。其中軟件信息化下降幅度達 24.33%,也首次從景氣值*高的位置滑落。
隨著疫情的影響逐漸降低,各行業的檢驗檢測機構也將 面臨更多新的趨勢變化。例如盡管軟件信息化檢驗檢測機構在一季度降幅較大,但是物聯網、智能支付領域在一季度的強勢表現還是讓行業對軟件信息化檢測服務重新回到景氣區間充滿信心。
而對于建筑建材行業來說,接下來的季度將面臨較為激烈的競爭:檢驗檢測機構將會對重點建筑項目的招標展開白熱化的爭奪;而對于機械汽車、電子電器等機構來說,將會更加注重一致性檢測認證業務的爭奪,這些業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業務存量,對檢驗檢測機構的安全發展提供一定保障。
此外,經過疫情,工業類企業尤其是一些 大型企業將會在供應鏈安全管理上進行更大投入,這也會給機構帶來一定利好,**是大型機構會因此收益,其次則是業務分包給中小機構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
小結
2020 年**季度,全行業均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在這種大背景下認可檢測司通過景氣指數的統計分析工作 將行業所面臨的近期問題、中期問題和長期問題也都做了展開分析:短期內機構面臨著空置成本巨大、無法提供檢測和其他技術服務的困境;中期面臨著儀器設備購置、維護等問題;長期來講則面臨著低價競爭、市場份額分布不均、過度傾向大機構等問題。
而面對這些問題,不同行業、不同體量的機構也都將展開不同的應對策略:有的機構需要對重點工程的招標進行全力沖刺;有的機構力求將業務范圍擴大到整 個供應鏈以獲得更大的訂單;有的機構則被迫降低報告價格,先解決生存問題;有的機構需要在今后的業務拓展中更加關注維護性檢測服務等可以帶來存量的業務,以提高機構的基本業務保障;有的機構則繼續擴展他們的TIC整體服務概念;還有一些機構則需要進一步向熱門行業領域的服務進行靠攏。
這些機構的新動作都值得行業進行關注,疫情勢必將給行業進行又一次洗牌,單檢驗檢測行業長線增速將處于樂觀增長區間,因此后續發生的行業結構變化亦值得關注。在算法方面,在前幾期的基礎上,本次初步進行先行指數P0的合成,不同的預測方法也在進行長期觀測。
雖然各種方法均不能預測諸如疫情這種不可抗力給行業帶來的影響,但是對于觀測諸如季節、供求關系規律以及整體經濟形勢給行業帶來的影響預測還是有一定作用的??傊?,我們也將不斷深化數據挖掘,繼續為決策制定提供數據支持,從而持續為改革成果做出有效反饋。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