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到了種植 玉米的時候。近日發布的2019年《 中國玉米市場和 淀粉行業年度分析及預測報告》顯示,玉米首次出現年度內的產不足需。另外,由于 大豆今年的補貼力度大于玉米,很多種植戶就選擇了種大豆。那么,今年玉米行情會好嗎?大家都是如何打算的呢?
?
玉米價格近日小幅上漲
?
1至4月,玉米價格出現了一定的下跌。進入4月后,玉米價格回暖,近期更是出現了持續性的小幅上漲。銀河期貨分析師孫禹認為,近期玉米價格反彈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
孫禹:總體來看,玉米價格處于反彈的過程中,受兩個因素影響,一是農民手里剩余的玉米不多了,市場上的糧源比較稀缺,主要的玉米供應集中在供應商的手里,所以接下來價格上漲的動力更強一些;二是現在春耕開始,由于大豆的補貼額度遠超過玉米,所以今年會有不少農民將玉米種植改成大豆。面積減少的預期,加上現在市場余糧的緊缺,導致現在的價格上漲。
?
孫禹認為,每年的4、5月,是市場上玉米現貨*緊缺的時候。一方面,農民手中留存的玉米不多了,另一方面,貿易商手中的玉米因為保管成本的增加,不盈利就不會出手,加上飼料、玉米深加工企業的需求總體穩定,玉米的供應容易出現缺口,價格出現上漲是情理之中的事。
?
玉米種植戶收益有望提高
?
眼下玉米價格的上漲能不能延續?對于普通種植戶來說,今年種植玉米劃不劃算呢?
?
卓創資訊分析師劉棟認為,單從種植面積上看,2019年玉米的種植面積是下降的,這對玉米種植戶來說是一個利好。
?
劉棟:從國家的角度來講,對玉米和大豆的態度應該說不太一樣。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穩定玉米的種植面積,對大豆的態度是積*的,要鼓勵引導農戶更愿意種植大豆,大豆的補貼要明顯高于玉米補貼。從現在調研的情況來看,大豆的種植面積有明顯的增加,這樣玉米的面積會有小幅的下滑,產量變少了,有利于玉米價格上漲。
?
銀河期貨分析師孫禹也認為,今年種植玉米的收益比2018年高是大概率的事,至于收益能高多少,可以有個大概的預估,預估的方式就是關注5月中下旬的臨儲玉米拍賣。
?
孫禹:幾個月后價格怎么走還是要看政策,大家現在共同的關注就是臨儲玉米拍賣究竟什么時候開始。市場預期是5月中下旬,因為現在市場余糧少,預計主要還是靠后期拍賣來供應,所以拍賣政策的變化對市場的影響會很大,包括拍賣時間和拍賣底價。市場預期是,今年拍賣的底價肯定比去年要上漲,至于漲多少,觀點不太一致。
?
孫禹說,為了獲得糧源,貿易商會提高價格來競價,同時競價還要考慮飼料加工企業的承受力度,因此臨儲拍賣價一般反映了當時市場給玉米的頂價,這個頂價基本也是全年玉米的頂價。參考這個價格,然后每斤下浮幾毛錢,一般就是新玉米的上市價。
?
不過,業內人士分析,因為非洲豬瘟疫情和對于可能放開玉米進口政策的擔憂,會對市場造成沖擊,玉米價格還存在不確定性。
?
光大期貨玉米分析師王娜:預計2019年上半年,玉米市場難有大漲表現。預計2019年末,國內生豬存欄還是維持低存欄的情況,預計新玉米上市后,價格將有50-100元/噸左右的漲幅空間。
?
種植戶可多管齊下規避風險
?
近年來,隨著調減玉米、擴大大豆種植,我國種植結構趨向合理。僅在黑龍江省海倫市,今年大豆種植面積將至少增加55萬畝,而玉米面積則會調減65萬畝。不過,還有一些農民依然選擇種植玉米。
?
在黑龍江省海倫市,付正武經營著一家合作社,今年他已經為流轉的4200畝耕地都備好了玉米種子。
?
去年,付正武種了4000多畝大豆,從收完開始賣,價錢一路走低,因此,他不看好今年種植面積增加后的大豆價格。盡管憑著自己的判斷調整了種植結構,但付正武也不太確定,今年改種的玉米會不會比大豆收益更高。
?
除了價格的不確定性,自然災害也是農民面臨的風險之一。不過,不少農民都通過“保險+期貨”的方式,降低了種地風險。除了收入保險,購買價格保險,還讓他們以穩定的銷售渠道和不低于市場的價格賣糧,降低自然災害和市場波動帶來的損失。
?
曹文學在黑龍江省巴彥縣種植了2350畝玉米,去年的旱災對玉米生長*為不利,不過,他的收益卻并沒受到太大的影響。
?
曹文學:去年保費總共花了44000元,因為旱災,理賠了317000元,基本收益得到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