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來家里做客,我拿出珍藏6年的好酒,打開外 包裝發現酒就剩半瓶了。”3月9日,白先生在家宴請朋友,卻遭遇了這樣的尷尬事。
白先生介紹,打開包裝盒后,發現一瓶 白酒就剩下半瓶,而另一瓶竟所剩無幾,難不成有人偷喝了?但看著未開封的 酒瓶蓋,他又打消了疑惑。
?
“一定是在灌裝的時候出現了紕漏。”白先生致電廠家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向客服人員反映了情況,但客服人員以“生產信息”不清楚為由,一直未解決此事。后來廠家打假辦人員告訴白先生:“這酒是假酒。”在白先生要求對方出具酒質鑒定報告時,對方稱,不給個人出具報告。
?
“要是假酒,為何汾酒廠家不能給消費者出具鑒定報告?”白先生對此一直不解。
?
珍藏六年的白酒“蒸發”
?
2013年,白先生購買了兩盒老白汾酒,每盒內裝兩瓶。購買后白先生將酒放在家中窗臺背陰處,一直未打開過。
?
今年3月9日,白先生邀請朋友來家做客,就將珍藏了6年的老白汾酒拿出來,但當他打開包裝盒后就尷尬了:“白酒少了多半瓶,是不是被打開過?”白先生仔細檢查外包裝及酒瓶蓋,未發現撕毀或擰動過的痕跡。“那好端端的酒咋就不翼而飛了?”
?
按照白酒外包裝上的廠家電話,白先生致電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客服專線。按照客服的提示,白先生將酒瓶蓋及包裝盒上的生產信息拍照給客服發了過去,但客服回復稱照片因曝光等角度問題,看不清生產信息,建議他重新拍攝。后來白先生又重新拍攝了幾次,得到的回復仍是無法識別生產信息。“和廠家客服協調了多次,但一直沒個結果。”白先生說。
“假酒”卻未看到鑒定報告
?
“他們說這酒是假酒,但卻不向我出具鑒定報告。”這讓白先生很納悶。又過了幾日,汾酒呼市總經銷范姓人員致電白先生,希望盡快解決此事,并提出拿上這兩瓶酒回廠家做鑒定,如果確實是廠家生產的酒,肯定會給白先生合理的說法和補償。
?
“廠家為什么不派人上門鑒定?”白先生未讓范姓人員將酒拿走。隨后,內蒙古地區城市經理及廠家打假辦人員來到現場,打假辦人員鑒定后告訴白先生,“這酒是假酒,希望你盡快去工商部門投訴”。白先生要求對方出具紙質證明或文字說明該酒為劣質假酒。但對方稱,鑒定是公對公出具,廠家不予個人出具任何證明。
呼市消協已介入調查
?
“我會盡快協調上級領導,給白先生一個滿意答復。”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客服人員接受內蒙古晨報融媒記者采訪時表示,生產日期越近,酒的相關信息越容易查詢到。白先生購買的這款酒是2013年生產的,所以查詢起來比較困難。客服人員一直讓白先生清晰拍攝酒瓶及酒瓶蓋上的生產日期編號,但白先生多次拍攝后,客服人員仍無法辨認。
?
客服人員說,按照白先生的要求,要一瓶酒按兩瓶賠付,但廠家有明確規定,需要將問題酒拿回廠家鑒定,可白先生并未將該酒移交廠家,所以只能協調城市經理去現場查看。城市經理反饋回來的消息是,白先生購買的酒并不是廠家生產的。按照流程,廠家可以做鑒定報告,但不會給個人提供報告結果。
?
呼市總經銷商范姓人員介紹,汾酒廠有很多品種,公司就沒有經營過這種品種的汾酒,而對方提供的生產信息批號模糊不清,廠家打假辦稱這酒是假酒,建議對方盡快去工商部門投訴。
?
記者從呼市工商局消費者協會了解到,目前呼市消協已經介入調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