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四川省由于地處盆地、濕度較大、日照偏少,因連續陰天導致的 糧食受潮霉變問題,始終困擾著當地種糧農民,規模化種植帶來的糧食烘干、清理及代儲等需求日益迫切。與此同時,面對當地高溫高濕的自然條件,糧食收儲單位如何做到優糧優儲、綠色儲糧,不斷提升糧食儲備水平和效益,也是四川糧食部門面臨的重要挑戰。
?
在此背景下,近年來四川省積*構建糧食產后 服務體系,為種糧農民提供糧食烘干清理、收儲加工等產后服務,并大規模推廣運用淺層地能、水冷、風冷等綠色儲糧技術,提高糧食存儲質量和效益,構建起富有四川特色的現代糧食產后服務體系。
?
李相德,是四川省眉山市好味稻水稻專業合作社理事長。1989年高中畢業后,他收過廢品、修過自行車、配過鑰匙、燒過鍋爐。1998年,回到家鄉的他看到到處都是好地,于是萌生了包地種糧的念頭。
?
2012年,對李相德來說是遭遇坎坷的一年。這一年,他家300多畝稻米收獲后在路邊晾曬,好不容易曬干正準備裝車時,一場大雨突襲,一下就是12天。這一年,李相德直接損失30多萬,辛苦一年的成果打了水漂兒。
?
李相德:搞糧食種植主要有兩大致命風險,一是農忙時勞動力緊缺,二是收割時天氣不好糧食霉爛。
?
這次經歷,讓李相德意識到,只有把農民聯合起來,才能增強實力,抵御風險。2014年5月,好味稻水稻專業合作社應運而生,合作社先后流轉土地23600畝,輻射周邊農戶3000余戶,并置備大型農機具160余臺,實現了從耕、種、收到烘干的全程機械化。
?
李相德:這在以前真是想也不敢想。種了這么多年糧食,我覺得傳統的單打獨斗模式早已不適應現在的新農村了。
?
其中,*為關鍵的是烘干設備。在當地政府支持下,合作社通過省級財政專項資金補助和中央購機補貼,先后購買了烘干機65臺,建立“烘干糧食+糧食銀行+物流配送+科技指導”為一體的糧食產后服務體系,不僅保證了合作社顆粒歸倉,也輻射服務周邊農戶。李相德說,目前合作社烘干中心每天可烘干2000余畝的糧食。
?
李相德:*近連續三年,眉山在水稻收割時天氣都是陰雨綿綿,這些烘干機每年至少為周邊農戶挽回上千萬損失。
?
距離眉山80多公里的崇州市,因其高效的農業產后服務體系建設在四川省內乃至全國備受關注,并形成了別具特色的“崇州模式”。近日,記者來到崇州市白頭鎮五星村烘儲中心,從車上下來,遠遠地看見一整排龐大的烘干機矗立在村口。當地村民、干部對這套設備贊不絕口。
?
劉波:這種低溫內循環并連式烘干設備單機設計容量16.13噸,總投資547.1萬元,烘干機每天可烘干糧食200噸。
?
自2014年以來,崇州市大力實施烘儲中心建設,每個烘儲中心建設投入資金300多萬元,烘干能力覆蓋4000畝。崇州市農發局農技中心主任劉波告訴記者,烘儲中心的建設充分發揮了糧食產后服務的“五代”作用。
?
劉波:烘儲中心建設充分發揮了糧食產后服務代清理、代烘干、代儲存、代加工、代銷售的“五代”作用,達到了節省勞動力,提高糧食流通環節效率和效益的目的。
?
針對不少地區糧食產后曬糧難、儲糧難和缺加工、缺品牌、缺資金的困局,四川多地構建糧食產后服務體系、完善糧食產后服務功能,做到糧食生產“產加銷服”一條龍。四川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產業發展處處長王亞南介紹說,早在2012年,四川省就創新提出并啟動了“川糧產后服務工程”分期分批投入省級財政資金購置烘干、清理等設施設備,為種糧農民提供糧食烘干清理、收儲加工等產后服務,取得良好效果。
?
王亞南:四川省分期分批投入省級財政資金為種糧大戶、糧食專合社等購置烘干、清理等設施設備,為種糧農民提供糧食烘干清理、收儲加工等產后服務。截至目前,已投入資金3.81億元,組建461個項目點,覆蓋105個縣,幫助農民烘干清理糧食達400萬噸,挽回損失12億元以上。
?
通過一系列的扶持措施,農民和合作社手中的糧食烘干問題解決了,賣到糧庫的糧食如何儲存是另一道難題。四川省是中國糧食產量和消費大省,糧食儲存量巨大。面對當地高溫高濕的自然條件,四川省提出大規模推廣運用淺層地能、水冷、風冷等綠色儲糧技術,把糧食“放進冰箱”。
?
在成都龍泉驛省糧食儲備庫,設計容量為6萬噸的6棟高大平房倉均已改造為低溫倉房,倉內溫度常年保持在18攝氏度以下,走進去稻香撲鼻。該庫副主任周丕炯表示,低溫儲存減弱了糧食自身代謝,減慢淀粉水解和脂肪氧化速度,從而保持糧食的新鮮度和營養價值。
?
周丕炯:從監測儲存2年的稻谷看,脂肪酸值變化較小,同時出糙率、整精米率、黃粒米等指標均無大的變化。
?
據了解,常規方式儲存的糧食,倉內糧堆溫度升高易發生損耗和蟲害。低溫儲糧技術,是指通過自然冷卻或人工制冷方式使糧堆長期保持儲糧溫度處于低溫狀態,提高糧食儲藏穩定性的一種控溫儲糧技術,保水效果好,有利于減少損耗。
?
周丕炯:以5號倉為例,在低溫運行中,稻谷水分幾乎沒有變化。但如果采用機械通風,一次通風就可出現0.5%至1%的水分損失,帳存數為2000噸的倉儲稻谷數量就減少10—20噸,造成經濟損失2.5—5萬元。
?
而四川丹棱城關省糧食儲備庫與卻龍泉驛省糧食儲備庫不同,這里的低溫儲糧倉利用風冷進行低溫儲糧,采用糧面專用空調制冷設備和移動式谷物冷卻設備進行智能控制,一旦儲糧溫度超過“警戒線”,倉內就會自動降溫。
?
丹棱縣糧食儲備庫主任黃安華:低溫庫從2015年投入使用以來,企業每年增加收入約為100萬元,實現利潤約20萬元。
?
倉儲環節是“廣積糧、積好糧、好積糧”的重要一環。近年來,四川省將低溫綠色儲糧工程列為“省長工程”,逐步實現了儲糧的高質量、高品質、高效益和低損耗、低污染、低成本,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逐步顯現。
?
四川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倉儲管理處副處長侯少杰:四川省自2014年起救在全國**大規模應用綠色低溫儲糧技術。五年來,已落實到位省級財政資金15億元,建設低溫庫倉容639萬噸,實現政策性糧食儲備庫全覆蓋。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實施綠色低溫儲糧工作,同時注重硬件建設核心技術應用研究,逐步構建低溫儲糧技術規范、標準體系,逐步構建低溫儲糧體系,有力促進糧食流通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