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三部委出臺規定, 中小學 幼兒園一般不得在校內設置小賣部。3月13日至15日,記者歷時近一周時間采訪市區各中小學及幼兒園發現,市區中小學校、幼兒園內不設置超市,校外小賣部很受歡迎,其中“五毛錢零食”成學生*愛。
?
調查
校外“五毛錢零食”受寵
?
新規定明確指出,中小學幼兒園一般不得在校內設置小賣部、超市等食品經營場所,確有需要設置的,應當依法取得許可,并避免售賣高鹽、高糖及高脂食品。記者采訪了市南、市北、李滄、嶗山部分中小學及幼兒園發現,市區中小學幼兒園里均未設置小賣部。
?
記者了解到,市區高中不設小賣部,部分外遷高中校內設有超市或小賣部,方便學生選購日常用品。有的外遷學校明確規定校內超市不允許賣方便面、面包和碳酸飲料,引導學生健康飲食。為了讓學生健康飲食,青島二中還張貼了“禁止外賣入校”標識。
?
但記者發現,學校外面的小賣部卻十分受學生歡迎。這些小賣部的零食特別有“針對性”,是“**”學生的,多是些價格便宜的“五毛錢零食”,有膨化食品、麻辣食品、油炸食品等,學生們購買較多的有辣條、干脆面。在鎮江路某初中附近一小賣部里,除了學習用品外,還有各種各樣的零食,天冷時小賣部還會賣烤腸、關東煮。每逢下午放學,小賣部就成了學生們集聚地,買上幾包辣條,啃著方便面,再買上幾串關東煮,成了學生們的標配。“我每天有五元零花錢,除了買筆和本子,大部分的錢都買了零食。”一名學生說。
?
由于小學放學較早,有的學生被家長直接接回家,有的留在學校托管,獨自買零食的現象相對較少,初中學生買零食的現象*為突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長告訴記者,自己孩子初中在國際學校就讀,學校小賣部里的泡面*受歡迎,很多學生不去食堂吃飯,整天吃泡面,時間久了身上臉上起了很多痘痘。“孩子住校,家長沒法監督,若是學校再不加以引導,孩子的飲食確實存在很大問題,對健康不利。”這位家長擔憂道。
?
應對
家長陪餐了解孩子飲食
?
為了減少學生光顧校外小賣部的次數,新規要求家校聯合推出用餐陪餐制度,學校相關負責人與學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記錄,及時發現和解決集中用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本市有的中小學幼兒園也建立了家長陪餐制度,陪餐家長對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等方面提出的意見建議,學校會及時進行研究反饋。“學校每周都有家長駐校,中午和學生們一起吃午餐,了解學生們伙食情況,也順便借鑒一下學校的菜譜。”青島七中家委會主任遲仁倩對學校陪餐制度很滿意。
?
記者了解到,為了監督學生的飲食情況和食品安全,家長陪餐制度在島城很多中小學都已經實施。青島基隆路小學每周末都會提前公布下一周的食譜。如周一的午餐有孜然肉塊、蠔油雞片、海米茭瓜、白菜五花肉、米飯和蘋果,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學校總務處于主任告訴記者,學校會定期組織家長參觀食堂,中午留下來和孩子們一起吃午飯,之后填寫午餐監督制度表,將午飯情況一一反饋在制度表中。“學生家長對學生飯菜還是很滿意的,很多女家長還會跟食堂師傅請教菜品,要做給家人吃。”
?
記者了解到,南京路**幼兒園還將菜譜張貼在門口,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飲食情況。青島幼兒師范學校附屬幼兒園每周都會將食譜通過多種途徑推送給家長,家長開放日時,家長們還會到班級了解孩子進餐情況。通過家長問卷、書面反饋等形式將幼兒伙食的意見和建議反饋給幼兒園,幼兒園及時落實整改。幼兒園則聘請專業廚師和面點師精心給幼兒制作美食,“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家挑食,來到幼兒園后挑食情況得到很大改善。看到孩子在園吃飯也特別香,很多家長們紛紛表示愿意跟著園里的廚師學做面點和菜品,回家做給孩子吃。”該幼兒園杜老師說道。
?
據了解,為了均衡學生飲食,保證食品安全,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各區還專門設計食譜,供各學校食堂參考。遲仁倩告訴記者,校外小賣部賣零食的情況很普遍,但若是學生午餐吃得好,吃得飽,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放學后就會減少買零食的次數,“孩子在學校吃得好了,放學也就不惦記小賣部的零食了”。
?
建議
豐富正餐讓孩子擺脫零食
?
新規明確,中小學幼兒園食堂不得制售冷葷類食品、生食類食品、裱花蛋糕,不得加工制作四季豆、鮮黃花菜、野生蘑菇、發芽土豆等高風險食品。學校的食譜是怎樣設計的?營養怎么搭配的?據悉,市區中小學食譜制定都是按照《學生餐營養指南》規定,每天為學生提供至少3種以上新鮮蔬菜;平均每人每天提供200g~300g牛奶或相當量的奶制品;每人每天烹調油用量不超過30g;提供的食鹽不超過每人每天6g。市南區教育保障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在每周發布全區統一食譜的基礎上,市南區允許學校根據學生口味需求等對個別菜品進行微調,適當創新。
?
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營養科主任顧萍告訴記者,高鹽、高脂的食物基本都經過過度烹飪,*常見的就是炸雞,商家多是用成本較低的棕櫚油或色拉油炸制,質量不能保證。高糖類的食物如糖果、可樂、乳飲料,里面添加了色素和甜味劑,糖分含量高,蛋白質含量低,口感很受學生喜歡,也是學生喜歡的零食之一。他們曾做過調查,“‘五毛零食’多是面制品,如辣條,經過油炸調味制成,其中添加的色素、高糖高油引起了學生的食欲。這類零食沒什么營養,蛋白質含量不到標準量的五分之一,一袋零食的含鈉量就超過每日建議攝入量。更何況除了食鹽,我們還會從調味品和醬料等食物中吸收到鈉。長期食用對學生健康不利。”
?
怎樣讓學生遠離不健康的零食?顧萍主任介紹,早餐家長可以做得豐富一些,多提供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雞蛋、雞絲面等清淡,還能保證營養。胃口大的孩子肉類可以適當增加一些。“還要提高學生餐的水平,種類更加豐富,提高學生食欲,增強飽腹感,這樣也會減少放學購買零食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