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辣條作為一款風靡全國的“網紅食品”,不僅在一些成年人群體間風靡,更深受廣大青少年喜愛。然而,由于門檻低、作坊企業多而散,辣條產業的食品安全狀況令人擔憂。
?
3月15日,在央視“3·15”晚會上,辣條再次成為“焦點”,根據央視報道,河南開封市公園路東街小學校門口,一款名為“蝦扯蛋”的辣條在小學生群體中很受歡迎,然而,當記者走訪了“蝦扯蛋”辣條生產車間,映入眼簾的卻是油污四濺、臟亂不堪的環境,所謂的“蝦扯蛋”根本沒有蝦和蛋,除了面粉,就是各種調味用的 添加劑。這樣的環境和生產工藝生產出來的產品顯然不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然而,類似的企業在全國多地都被發現,問題辣條亟待相關部門加大監管。
?
校門口的“美味”存重大隱患
?
據央視報道,被曝光的“蝦扯蛋”辣條的生產地址為河南開封,生產廠商為蘭考縣寧遠食品有限公司,包裝袋上食品 生產許可證編號清晰可見。**財經記者在啟信寶上查詢發現,蘭考縣寧遠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注冊資本十萬元,實際控制人和法定代表人為李詠平,李詠平還擔任鄭州市管城區雙雄食品廠的法定代表人。記者撥打了寧遠食品工商注冊信息中留下的電話號碼,電話在響了一聲后轉到了語音留言信箱。
?
“蝦扯蛋”辣條被曝光后,各大 電商平臺**時間對相關產品進行下架處理,**財經發現,目前淘寶已將“蝦扯蛋”辣條下線,京東也無法搜到該商品。而在蘇寧易購上搜索辣條,已無法顯示任何商品。根據**財經記者此前在淘寶搜索到的“蝦扯蛋”辣條信息,價格*便宜的僅需要0.17元/包。
?
辣條作為中國知名美食之一,雖然名聲很大,但卻一直問題不斷,生產廠商也是良莠不齊,少見知名企業。因此,辣條往往被貼上不健康的標簽。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財經表示:“也正因為被認為不夠健康,因此很多成年人都逐漸遠離這類食品,然而,在缺乏足夠健康意識的青少年群體間卻依舊風靡,這也給了很多不法商家鉆空子的空間,并催生出了400億元規模的辣條市場,然而不可否認的是,辣條產業無論是產業端還是消費端,都非常落后和不規范。”
?
正因為辣條的不健康標簽讓其在食品產業屬于低端不健康產品,加上進入門檻*低,大量中小企業甚至家庭作坊都在生產這種“美味”。朱丹蓬感嘆:“門檻低,沒有大企業主導,讓辣條行業變成了散兵游勇聚集、土匪式生產的模式,監管也日益困難。”
?
對于問題辣條屢禁不止的情況, 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朱毅向**財經表示:“主要是因為 小作坊不好管,游擊戰不好對付。不少小作坊躲在城中村里非法生產,一有風吹草動,就人去房空,再有專項整治,就躲到城郊,藏到鄉下。違規生產的作坊就像是地鼠,規模小,數量多,分布廣,這個壓住了,那個冒起來。
?
當然,相關部門可以通過加大抽查、抽檢頻率,對不合格小作坊重拳出擊、嚴厲懲罰,達到懲戒示范的效果。*好的辦法是對于辣條這種食品安全高危產品,不準小作坊生產。另外,現在吵得不可開交的辣條 標準,廠家都是在想方設法鉆空子,打擦邊球,以便能合法使用更多的添加劑。”對于如何規范辣條市場,朱毅建議:“提高辣條生產許可的門檻,小作坊一律不得生產;規范辣條標準,嚴格限制添加劑使用種類。”值得慶幸的是,辣條國標即將出爐。
?
辣條國標將出爐
?
中國面筋產業廣泛分布在以湖南、河南、河北、四川、重慶為主的國內數十個省市自治區,其中湖南省在全國面筋產業中所占份額比重*大,約占60%。其中辣條產值國內規模超過500億,主要產地在湖南,其中岳陽市平江縣****,平江縣年產值過億元的休閑熟食企業3家以上,5000萬以上的有近30家。
?
自2015年~2017年,全國有15個省份共計131家辣條生產企業的195批次辣條上了食藥監局的黑名單。
?
結合央視“3·15 ”晚會曝光的走訪內容可以看出,城中村、城鄉結合部、農村等是辣條企業的生產集中區域,學校周邊商店、集貿市場、批發市場則是辣條銷售的集中場所。也就是說“五毛食品”的銷售主要是面向中小學生,且主力市場是城鄉結合部或農村地區。
?
從辣條產業的生產布局和市場定位來看,其之所以發展為中小學生食品安全的一大痛點,說到底還是與市場監管不利和監管力量分配不均有直接聯系,且利潤高達50%以上,加上面筋制作生產對技術資金的門檻要求不高,使得一些原本做醬干制品的作坊、工廠紛紛開始進軍辣條行業,形成了批量化復制,并迅速蔓延到了全國,造成了一種無序的野蠻生長,而個別地區的辣條產業還成了地方經濟支柱,這種背景下,監管滯后與地方治理上的投鼠忌器,使得“五毛食品”問題愈演愈烈。另外,安全規范的缺失,也打開了制度后門,中國目前還沒有出臺專門的兒童食品安全標準。
?
對于近幾年辣條產品被各地抽檢不合格,以及行業標準適用等情況,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曾公開表示,方便食品-調味面制品申請食品添加劑擴項處于待批狀態,市場監管中出現了標準空白期,導致了“同品不同標”。
?
但值得關注的是,2018年5月14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調味面制品》(征求意見稿,俗稱辣條國標。征求意見稿顯示,相關標準擬從感官要求、理化指標、污染物限量和真菌毒素限量、致病菌限量、其他微生物限量、食品添加劑使用規定等6大方面,對辣條產品提出相關技術和指標要求。
?
意見稿的編制說明表示,針對公眾比較關注的調味面制品高鹽、高油等問題,為了貫徹落實并踐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政策文件,**調味面制品向營養健康方向發展,規定了氯化物(以Cl-計、脂肪技術要求。比如,氯化物指標為(以Cl-計≤4.2%,酸價指標為≤3.0mg/g,過氧化值指標為≤0.25g/100g等。
?
同年8月30日,湖北省食藥監局發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結果顯示多款“辣條”產品被檢出不合格。其問題主要是違規使用“山梨酸及其鉀鹽”和“脫氫乙酸”兩種防腐劑。問題被曝光后,媒體對于辣條背后存在的標準之爭進行了深入報道,由此加速了辣條產品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出臺。
?
2018年12月4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官網發布消息稱,**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第14次主任會議審議通過了23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含修改單,其中包括《辣條》等1項食品產品標準。這意味著,不久后辣條的國家標準或將出爐。
?
朱丹蓬向記者表示:“新出臺的國標對整個辣條行業來說有幾個非常關鍵的作用,一是提高整個行業準入門檻,二是對辣條添加物、生產標準等方面有強制性指標,這對凈化整個行業及消除行業亂象,起著頂層設計的作用,這個國標一定會對行業有促進作用。之后同品不同標的問題一定會得到根本性的解決,像去年衛龍在不同省份遭遇不同處理的問題,隨著新國標出臺,對行業規范性、標準性、統一性,有很好的明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