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今日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會議結束后,各部委負責人和“兩高”負責人走上“部長通道”接受采訪,回應社會關切。
?
中國外文局、中國網記者:剛剛*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中提到,檢察機關出臺了“群眾來信7日內程序性回復,3個月內辦理過程和結果答復”的新制度。請問童檢,這是一項怎樣的制度?具體基于怎樣的考慮?報告中提到檢察機關開展國家司法救助因案致貧返貧家庭、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公益訴訟監督等,也請您介紹一下相關的工作。
?
*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童建明: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是檢察工作的主題,也是今天上午張軍檢察長作的工作報告貫穿始終的一條主線。過去的一年,檢察機關在履行各項法律監督職責過程中,特別注意把便民利民工作落細、落小、落到實處。報告中講的,對群眾來信建立7日內程序性回復,三個月內辦理過程和結果答復制度,這個制度是一個什么概念呢?就是說檢察機關自收到群眾的來信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就要向當事人進行程序性回復,要告知來信人信已收到,下一步我們將怎么辦。而后,由承辦來信事項的檢察院在3個月內將辦理結果或者辦理過程和工作進展答復來信人。
?
童建明:為什么要建立這項制度?張軍檢察長在報告中講了一句話:將心比心對待群眾信訪。也就是說,要設身處地地為群眾著想。你想,我們如果收到親朋好友的來信,我們是不是應該**回個信、報個平安?那么對老百姓的來信,如果長期杳無音信,他可能會再寫信或者到處去上訪,我們現在很多的重復信訪就是這么造成的。所以張軍檢察長講要將心比心,就是這個道理。
?
童建明:*高檢這幾年受理的群眾來信年均18萬多件,過去我們主要是辦后答復,現在要辦前回復、辦后答復,顯然,工作量比過去明顯增加。但是群眾來信是送上門的群眾工作,困難再大,我們也要克服。*高檢除了自己嚴格做到以外,還要求各級檢察機關跟進落實,千方百計地把這項制度落實好,用實際行動為群眾排憂紓難。
?
童建明:剛才提到的救助因案致貧返貧的被害家庭,這也是檢察機關把國家司法救助工作深度融入精準扶貧工程的一項具體舉措。就是說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因為犯罪致傷、致殘,無法通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或者無力支付醫療費用;或者是刑事案件的被害人遇害,他的家屬失去生活來源,因而陷入貧困,這個時候,檢察機關及時啟動司法救助程序。去年,我們救助這類因案致貧返貧的困難家庭有4200多戶,發放救助金4900多萬元。前不久,*高檢、國務院扶貧辦近日聯合下發關于檢察機關國家司法救助工作支持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對進一步做好這項工作又提出了要求。
?
童建明:至于你說到的“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這項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這也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民生檢察工作。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去年,檢察機關根據法律賦予檢察機關對生態環境、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提起公益訴訟的職能,部署開展了這項工作。重點是對網絡 餐飲、校園周邊、農貿市場、飲用水源地等這些重點部位和領域開展監督。
?
童建明:去年,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辦理涉及 食品安全公益訴訟案件2萬多件,其中僅督促市場 監管部門 處理違法違規的網上餐飲企業就達5萬多家,探索了一條運用法治手段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讓群眾點外賣更放心的新路徑。
?
童建明:2019年,檢察機關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適應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更高品質的需求,進一步把便民利民的司法工作做深入、做扎實,讓人民群眾在感受到司法公平正義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司法的溫暖。
?
童建明:借這個機會,我再做一個檢察小廣告。剛才講到了我們的第九檢察廳,專門負責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去年,檢察機關對我們的內設機構進行了一次系統性、重塑性的改革。按照刑事犯罪的類型重新組建我們的刑事辦案機構。根據法律的賦權和實際工作需要,增設民事、行政和公益訴訟檢察廳,現在我們十大檢察廳已經亮相,總體形成了刑事檢察、民事檢察、行政檢察和公益訴訟檢察“四大檢察”并行的法律監督工作總體布局。我們歡迎媒體朋友們和社會各界繼續關注、關心檢察工作,加強對檢察工作的監督。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