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醫生,我爸怎么啦?”3月2日晚,市民向先生將84歲的父親送到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城北急診科救治。
?
據了解,向先生的父親喝了一兩多自制的泡酒后,出現頭暈、心慌、嘔吐等癥狀,情況十分危急。
?
自制泡酒 險些要了老人的命
?
據介紹,向先生的父親聽聞泡酒可治風濕病,便買了些草烏等中藥材,自制了一大罐泡酒。
?
3月2日19時許,向先生的父親喝了一兩多泡酒,十分鐘后,出現頭暈、心慌、嘔吐、臉色發白、乏力等癥狀,家人趕緊把他送到了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城北急診科救治。當班的張智慧醫師接診后,與家屬溝通中了解發病經過,初步考慮為烏頭堿 中毒。
?
“患者來院時已出現昏迷、小便失禁的情況,心電圖提示室性心動過速,心率高達203次/分鐘,血壓80/53mmHg,病情危重。”張智慧說。隨即,醫護人員為患者進行了補液,控制心率,降壓,洗胃、導泄等搶救。次日凌晨,患者意識逐漸恢復。目前,正在進一步治療中。
?
據悉,向先生父親的泡酒藥材中,草烏含有毒成份——烏頭堿。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急診科主任林勇副教授告訴記者,烏頭堿是存在于川烏、草烏、附子等植物中的主要有毒成分,臨床中毒癥狀主要表現為口舌及四肢麻木等。口服純烏頭堿0.2毫克即可中毒,3-5毫克可致人死亡。
想泡藥酒 需要專家開處方
?
“每年,我們都要接到鄉鎮報告,因喝了泡酒出現中毒的事件。”江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王強告訴記者,按照相關規定,對餐廳等出售的自制泡酒,要求非常嚴格。對酒的名稱、度數、生產日期、生產企業、電話等全部標注,不允許泡酒中添加藥物成分。王強建議,市民不要隨意泡制養生酒,也不要隨意喝成分不明的養生酒,別人泡制的養生酒,不要亂喝。
?
“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泡酒藥材對身體的作用也不一樣。切忌聽信民間偏方,擅自配制泡酒藥材,得不償失。”林勇提醒說,專業醫生根據每個人的體質、疾病等綜合判定,堅持一方一病開具泡酒的藥材處方。
?
林勇提醒說,人參、枸杞、熟地、白術等泡酒服用之后,對身體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但需要根據個人體質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
很多人喜歡自己泡藥酒,有些還會加入蛇蝎之類的藥材,但是一些藥材毒性大,自己掌握不好,可能會引起中毒,甚至危害生命。蜈蚣、全蝎、毒蛇(眼鏡蛇、五步蛇等、斑蝥、水蛭等,超量或長期服用可引起腎臟損壞和內臟出血;馬錢子、川烏、草烏、白附子、半夏、天南星等藥材毒性非常大,必須要炮制后才可藥用。即使炮制后少量服用就能導致中毒,嚴重者還會危及生命;雷公藤、蒼耳子、川楝子、商陸、重樓等對腎臟、心臟有影響,超量或長期服用可導致中毒。
除了泡酒 自制葡萄酒也不安全
?
除了喝泡酒中毒的,急診科接診患者中,也有喝自釀葡萄酒中毒的。引起中毒的原因有多種,可能是飲酒過量,可能是喝酒前服用了頭孢等藥物而導致,也可能是葡萄酒中的甲醇超標而引起的中毒。
?
據介紹,葡萄皮中的果膠在果膠酶或熱能的作用下分解出甲醇,霉變也會產生大量甲醇,酵越徹底,甲醇含量會越高;葡萄中的蛋白質水解為氨基酸,再經過酶的催化作用生成雜醇油。自己釀造葡萄酒雖然實惠,但有的家庭釀制葡萄酒過程沒有除去甲醇和雜醇油的工藝。同時,自釀葡萄酒的發酵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氣體,可能會和塑料瓶、不銹鋼、鋁器皿等發生化學反應。
?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