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5日訊 近日,江蘇太子 乳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子乳業”,因向當地部分 學校供應過期 學生奶一事備受關注。據媒體報道,除了被曝出該“過期奶” 事件,涉事的太子乳業更是在過去一年中,接連出現質量問題。在業內人士看來,從表象來看,接連出現的質量問題反映出太子乳業在生產流程、質量管控方面的能力和重視程度不夠。深層次原因則是,學生奶市場缺乏有效 監管,一些地方 乳企進入學生奶市場并非是社會榮譽驅使,而是經濟利益為先。
?
太子乳業及控股股東連曝質量問題
?
據媒體報道,“過期奶”事件發生于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張郭中心校,據學生家長提供給媒體的照片顯示,標稱產品類型為“全脂調制乳”的學生奶保質期為2天,而生產日期顯示為2019年2月26日,但在3月1日,學生拿到了學校發放的這款過期牛奶。
?
對此,3月1日,興化市教育局回復稱,市教育局立即與該公司聯系,要求迅速召回所有產品,同時通報興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當日中午12時向江蘇太子乳業有限公司下發停業整改通知書,并從下周起暫停供應學生飲用奶。市場監督管理局已介入調查,將依法從嚴處理。
?
3月4日晚間,興化市官方回應稱,泰州、興化兩級市場監管部門及興化市教育局已**時間對涉事企業進行專項檢查,經抽檢指標合格,亦未接到因飲奶出現學生身體不適等情況的反映。
?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梳理媒體報道發現,這已是太子乳業近一年內再次被勒令暫停供應“學生奶”,原因皆是“大腸桿菌超標”。
?
2018年9月,太子乳業在做產品出廠檢驗時發現,有7萬杯學生奶存在大腸桿菌超標。因涉及數量之大,太子乳業將產品送至蘇州專業廢物處理公司銷毀處理。所幸,相關批次牛奶未流向學生的餐桌。
?
同月,興化市市場監管局抽樣檢測發現,太子乳業生產銷售的14282杯調制乳,存在大腸桿菌超標問題,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事后分析結果顯示,是因包裝設備存在問題導致牛奶受到污染。當時,該公司也對問題奶進行了銷毀處理。
?
隨即,興化市市場監管局對太子乳業進行了立案查處,涉案貨值4.7萬多元,按頂格對其給予行政處罰,罰款90萬元。興化市教育局要求該公司立即停產整頓,企業先后投資350余萬元,全面進行設備技術改造。
?
在乳業專家宋亮看來,接連出現質量問題,說明太子乳業不僅在生產管理上有問題,尤其是倉儲和產品包材的選擇。另外,因為缺乏有限監管,企業對于非市場化的學生奶產品,也缺乏足夠的重視。
?
除了自身多次被曝出質量問題,江蘇太子乳業有限公司大股東蘭特黎斯也是負面纏身。
?
2017年1月25日,法國蘭特黎斯集團投資1億歐元并購太子乳業公司。2017年12月,該企業部分產品被爆出疑似感染沙門氏菌,因此其在全球范圍內下架并召回了相關批次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召回范圍包括了中國市場的多個批次產品。
?
此外,2018年12月29日,中國海關總署發布《關于公布準予延續注冊的進口嬰幼兒配方乳品境外生產企業名單的公告》顯示,被注銷注冊資格的9家境外嬰配乳品生產企業中就包括法國蘭特黎斯集團旗下的CELIA-LAITERIE DE CRAON工廠。而被注銷注冊資格的境外生產企業2019年1月1日及以后生產的產品不得進口。
?
“對于自身和控股企業接連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其在中國消費者口碑正在失去?!彼瘟翆洕請?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面對不斷提升的乳品監管要求,蘭特黎斯未來在中國市場將是舉步維艱。
?
涉事企業學生奶生產資質成迷
?
在媒體報道中,根據學生家長提供的上述過期批次產品外包裝上可見“本品**學生飲用,不準在市場銷售”字樣,生產許可證編號為QS321205011256、學生奶標志許可號:SMJM1410。
?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查詢中國學生飲用奶計劃官網發現,目前全國共有109家乳業企業具有學生奶生產資格,其中江蘇省獲得該資質的乳品企業分別為,南京衛崗乳業有限公司、維維乳業有限公司、徐州衛崗乳品有限公司、江蘇梁豐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新希望雙喜乳業(蘇州有限公司、江蘇三元雙寶乳業有限公司、江蘇君樂寶乳業有限公司,并沒有江蘇太子乳業有限公司。
?
中國學生飲用奶計劃官網還顯示,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是原由農業部等七個國務院有關部門聯合啟動實施,是以改善中小學生營養狀況、促進中小學生發育成長、提高中小學生健康水平為目的,在全國中小學校實施的學生營養改善專項計劃。
?
“學生飲用奶(SCHOOL MILK”,系指經中國奶業協會許可使用中國學生飲用奶標志的**中小學生在校飲用的牛奶制品。在學生飲用奶種類上,現階段推廣以生牛乳為原料加工,不使用、不添加復原乳及營養強化劑的超高溫滅菌乳和以生牛乳為主要原料加工,不使用、不添加復原乳及營養強化劑的滅菌調制乳。
?
對于江蘇太子乳業有限公司的學生奶生產企業資質問題,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向中國奶業協會副秘書長李棟求證,其答復“以官網為準”。
?
學生奶市場有待加強監管
?
2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地方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制規定》?!兑幎ā访鞔_,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對本地區食品安全工作負總責,主要負責人是本地區食品安全工作**責任人,班子其他成員對分管行業或者領域內的食品安全工作負責
?
3月4日,教育部辦公廳、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開展2019年春季開學學校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工作的通知》。該《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學校食品安全管理,督促學校切實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及時排查食品安全風險,消除食品安全隱患。在重點監管品種方面,包括乳制品在內的多項內容被列為重點監管品種。
?
對于太子乳業的過期牛奶事件,《紅網》發表評論報道稱,令人質疑的是,這家名不經傳的奶企,卻偏偏被相關部門確定為“江蘇省學生飲用奶定點生產企業”。雖然當前所有出廠的學生奶尚未發現不合格的產品,但這不是該產品立馬重返校園的理由。
?
此前,問題“學生奶”的事件不在少數。希望這一事件能成為完善制度、強化監管的契機。在學生牛奶的準入上,給予學生和家長更多發言權和選擇機會;對“問題奶”不妨建立“ 黑名單”;在監管方面,定期抽查,以公開透明的檢查重塑公眾信心。
?
宋亮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相比于市售產品來自于知名企業,學生奶產品則往往來自一些地方小廠,這恰恰說明了其中存在利益捆綁。在歐美、日韓等國外學生奶市場,能參與到學生奶的生產當中來,對生產企業而言是一種社會榮譽的直接體現,而在國內則是一些企業為了獲得國家補貼的利益驅使行為。
?
他建議,對于學生奶要建立跟蹤監管制度。對于出事的企業,不僅要重罰,更要讓其永遠不得成為公益產品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