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帶是餐桌上常見的食物。但*近有市民反映,在菜市場購買的海帶一煮就爛,口感像豆腐渣,網傳是因為海帶被化學品浸泡、含有甲醛導致;此外,也有不少市民擔心,菜市場售賣的海帶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容易滋生細菌。
為驗證西安市場海帶的情況,3月1日,華商報記者分別在西安市長纓東路上的胡家廟蔬菜副食品批發市場(購買泡發海帶2份、雁翔路鐵一蔬菜批發市場(購買泡發海帶1份、西一路炭市街副食品市場(購買泡發海帶1份、北二環東段西北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購買泡發海帶1份、雁塔區某連鎖超市(購買干海帶1份采買了海帶樣本6份,送到西安營養學會生活實驗室進行初篩,看看結果怎么樣。
?
實驗人員:西安營養學會理事張婳、張旭、趙曾、華商報記者
?
實驗顧問:西安營養學會副會長王勇健
?
實驗一:海帶表面甲醛檢測
結果:6個樣本均無甲醛
?
實驗樣本:不同地點采買的浸泡海帶5份、干海帶1份。
?
實驗原理:利用食品中的甲醛與顯色劑反應生成有色化合物,采用目視比色分析方法,直接在甲醛快速檢測色階卡上讀出食品中是否含有甲醛。
?
實驗過程:
?
1、將干海帶樣本6進行浸泡。
?
2、將海帶樣本1剪碎,稱量1g于試管中。
?
3、加入純凈水到10ml,振搖20次,放置5分鐘。
?
4、取各樣本1ml洗脫液依次至比色管中。
?
5、依次按要求加入試劑1~3。
?
6、搖勻,放置5~10分鐘。
?
7、將與標準比色卡進行顏色比對。
?
8、按照上述的方法依次對其他樣本進行取樣檢測。
?
實驗結果:將6個樣本比色管與比色卡進行顏色比對,可以看出,均為陰性,這6個樣本無甲醛。
?
注:本次實驗結果僅對本次樣本負責。
實驗二:海帶表面細菌檢測
結果:泡發海帶均檢出細菌
?
實驗原理:細菌在菌落檢測片上生長后會顯示紅色的斑點。紅色的斑點越多越密集,說明相應樣本的細菌數量越高,反之,則說明相應樣本的細菌數量較少。
?
實驗過程:
?
1、將樣本6干海帶浸泡20分鐘。
?
2、用無菌注射器吸取無菌水注射到錐形瓶內,然后均勻滴加到細菌菌落快速測試片上,作為空白對照。
?
3、稱量海帶樣本25g,放入錐形瓶內,加入225ml無菌生理鹽水混勻。
?
4、用無菌注射器取混勻的樣液,均勻滴加到菌落總數檢測片上。
?
5、按照上述的方法依次對其他樣本進行取樣檢測。
?
6、把所有樣品液的細菌菌落檢測試劑片放到30℃的恒溫保溫箱中進行48小時進行培養,觀察結果。
?
實驗結果:
?
從培養后的細菌菌落測試片上可以看出,樣本1、2、3、4、5的測試片上都出現了紅色的菌落,樣本6及空白對照的測試片上沒有細菌菌落。
?
西安營養學會理事張婳介紹,海帶經過長時間的浸泡,海帶絲中的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在水中會被溶解、部分被氧化,造成營養流失。同時,被泡發好的海帶,因為鹽度下降,降低了滲透壓,在有水和溫度適宜的情況下容易滋生細菌,未泡發的海帶鹽分含量高,可以起到抑菌的作用。
?
注:本次實驗結果僅對本次樣本負責。
?
選購建議:聞味道、看顏色、正規渠道選購
?
那么,普通市民如何選購海帶呢?張婳建議市民在選購海帶時注意以下事項。
?
一、聞味道。如果是使用福爾馬林泡發的海帶,有刺鼻的類似化學品不良氣味;
?
二、看顏色。使用化學劑泡發的海帶比正常泡發的海帶顏色更鮮亮、更翠綠且質地看著較為軟爛;
?
三、注意購買渠道。去大型超市及正規商店或市場去購買,會更有保障。
?
張婳表示,海帶變得黏糊發軟,除了可能使用化學劑泡發外,在清水中浸泡時間過長也會導致細菌大量滋生,“在室溫(20℃左右下,清水泡海帶超過2小時細菌容易大量滋生,浸泡時間過長使得新鮮的海帶被細菌分解變得較為腐爛,不但營養流失還會增大食物中毒風險。”她說,在市場上購買泡發海帶,*好是即買即吃,若是買了不著急吃,則可去超市購買鹽漬干海帶,吃的時候提前清水泡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