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不缺營養的年代,大家都會經常聽到一句:要多吃青菜少吃肉。像小白菜、青瓜等好吃不貴的 蔬菜,在經過菜檔口時順手買一點,是很多居家男女的習慣性動作。但同時又擔心青菜上有殘留的 農藥。據了解,大部分市民在蔬菜買回家后,即便有“蔬菜殘留農藥”的認知,所能做的也只是在洗菜的時候多沖洗幾遍。近日,深圳龍華區一名 男子所售賣的蔬菜在 檢測中被查出殘留有劇毒的農藥,這一案子立刻受到社會的關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們一起來看看。
?
案例重現
?
年輕的郭某,在龍華某菜市場批發檔賣各種蔬菜,因貪圖便宜,心存僥幸,他長期向一些菜農散戶、臨時攤販采購蔬菜。2017年10月,他所售賣的小白菜在快檢中發現存在農藥殘留的可能性,隨后,檢測人員將他作為了重點。
?
2017年11月,在正式的抽檢中,郭某所售賣的青瓜,被檢出了禁用的劇毒農藥“克百威”,而他售賣的小白菜也被檢出禁用的劇毒農藥“毒死蜱”,檢測人員將檢測結果告知郭某后,郭某當時還不服抽檢結果,要求復檢,*后,復檢結果與抽檢一致。
?
讓人氣憤的是,郭某竟然不以為意,不僅沒有向進貨渠道反饋蔬菜檢測出農藥超標,反而繼續若無其事地從這些渠道采購不合格的蔬菜來販賣。郭某并沒意識到,他已經涉嫌觸碰到刑法。檢測人員已將他銷售有毒、有害食品這一事項移送到了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將郭某查獲時,翻出了郭某的進貨單,從郭某確認知道他售賣的蔬菜中檢出禁用的劇毒農藥之日起算,他還明知故犯,陸續從同一渠道采購了青瓜9.9斤和小白菜90斤,合計171.2元。
?
郭某因涉嫌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追究刑責,并進入了檢察環節。可是,僅追究刑責夠么?對于眾多買過他的蔬菜的群眾而言,誰給他們一個交代?對于這種損害不特定消費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怎么樣處理才有更好的警醒意義和社會效果?
?
龍華區人民檢察院勇于探索,認為這個案件可以進行公益訴訟,為此檢察機關進行了公告,督促有權提起訴訟的法定機關或有關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公告期30日屆滿后,并無相應的機關或組織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因此,檢察機關決定: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
據悉,檢察民事公益訴訟針對的是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的違法行為。在司法實踐中,檢察官發現一些不法者在從事這些違法活動時不但造成了社會公共利益的損害,而且還觸犯了刑事法律規定,構成犯罪。當發生這類情況時,檢察機關既要作為公訴人提起刑事公訴,又可以作為公益訴訟起訴人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從而形成兩個案件。
?
回到本案,檢察院在起訴要求追究郭某銷售有毒、有害食品刑事責任的同時,還要求郭某支付涉案蔬菜銷售價款10倍的賠償金1712元,并限期在***新聞媒體上就其涉案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行為進行公開賠禮道歉。于是,這宗案件,成了全市首宗食品藥品安全領域請求支付10倍懲罰性賠償金的案件。
?
不久前,區法院作出一審宣判,支持檢察機關的訴訟請求,考慮到郭某認罪、悔罪,法院以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郭某有期徒刑八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千元;同時,郭某還需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檢察機關支付10倍賠償金人民幣1712元,并在全國發行的報紙上就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的行為向消費者賠禮道歉。甫一開年,郭某即在《檢察日報》上向消費者公開道歉,并表示服從判決,以后要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正月十四,10倍懲罰性賠償金也已主動繳納到位。
?
區檢察院有關負責人表示:“食字拆開是人良”,舌尖上的安全,是老百姓廣泛關注的重大民生問題,龍華區人民檢察院必將堅決守護老百姓的權益。這一案件的罰款金額是十倍于原本的銷售價格,這在深圳的食品安全領域實屬首例。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