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上午,市市場 監管局召開了2018年破解民生“八需八難”之聚焦“舌尖上的安全,破解監管難”新聞發布會,市農業農村局、市教育體育局相關科室負責 人參加發布會,原市 食藥監局副局長郭振啟介紹了開封市在破解 食品安全監管難,保障人民群眾 食品安全所做工作,相關科室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郭振啟介紹,2018年開封市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為統領,以推進食品安全重點民生工程落實為抓手,著力提升監管水平。
一是食安城創建工作穩步推進。按照全市創建方案,市食安辦制定了方案和重點督導計劃,聯合市督查局每月開展督導和排名通報,及時入發食品安全風險預警通知11期;組織開展40余項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扎實推進示范街、示范店基礎示范創建,評選出大梁路、上河城美食街等食品安全示范街19條,打造食品安全示范店396家;加大學校食品安全管理,以市政府名義**在全省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校集體配餐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意見》,加強全市無證幼兒園排查整治,對310家進行了集中治理;開展“食安開封”攝影大賽、“市民考察團”和“食品安全親子游”等多種科普宣傳,積*探索推行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累計簽訂944戶。鼓樓區成功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區,龍亭區、順河區、示范區、尉氏縣、通許縣5縣區一次性通過省里初審。
?
二是餐飲監管走在全省前列。堅持“五點”齊發規范管理對全市14個小餐飲集聚區進行規范統一,對1800余家“三小”進行了登記備案和提升,取締無證食品小作坊302家,完成了市區266家湯鍋店升級改造和49家百年***提升,全市1208家學校食堂和中型以上餐館實現了“互聯網+透明廚房”。7月份圓滿承辦了全省小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現場會,人民日報、光明網、河南日報等對我市小餐飲“廚房革命”進行了專題報道,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向全國推廣了我市經驗。
?
三是稽查辦案取得重大突破。深入開展稽查辦案“利劍”行動、網絡餐飲“凈網”專項行動和重大案件掛牌督辦行動,對銷售“三無”、過期食品、假冒偽劣、非法添加、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犯罪行為進行重點打擊。加強“刑行銜接”,與公檢法建立健全了聯合執法、案件移送和信息共享機制,聯合對十起重大食品藥品案件實行掛牌督辦,開展十大食品安全衛士和十起典型案件評選。去年全市查處各類食品藥品違法案件1597起,罰沒1633.5萬元,移交公安機關9起,有力地震懾了違法犯罪分子。
?
四是檢驗檢測能力有效提升。市食藥檢所加大檢驗設備硬件投入,積*擴項認證,食品檢驗參數由去年的687個增至1017個,依托市委人才引進綠色通道,引進形成了“碩博”高端人才檢測團隊,與河南大學和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高志賢專家團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為行政監管和公安機關偵破案件提供堅強的技術支撐。組織各縣區和相關單位開展各類食品“全覆蓋”監督抽檢1.76萬批次,食品快速檢測5.3萬余批,抽檢數量是去年的3倍,首次達到創建食安城抽檢標準。6月7日,迎接了國務委員王勇、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局長張茅、省長陳潤兒等總局、省局和省市主要領導調研視察。
?
原市食藥監局食品藥品監察專員周莉、市農業農村局信息科科長張紀濤、市教育體育局體衛藝科科長馬好強分別就媒體關心關注的小餐飲食品安全、校園食品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原市食藥監局食品藥品監察專員周莉介紹全市小餐飲監管情況。
?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關系全市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開封市將繼續推進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監管水平,普及食品安全知識,打擊侵害群眾利益的食品安全違法行為,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推動各單位以及全社會共治共享食品安全。
(原市食藥監局食品安全協調督查科科長王燕主持會議。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