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海關總署官方網站披露,2018年 中國稻米累計 進口約308萬噸,同比減少23.6%。而 出口量達到214萬噸,同比增加78.33%,為2004年以來*高水平。這意味著,中國稻米正在以**競爭力的 價格擴大其在國際市場的份額。
?
此外,2018年中國 小麥進口總量287.6萬噸,較2017年下降33.06%。其中澳大利亞和美國小麥進口量大降,加拿大、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聯邦小麥進口量激增。
?
在糧食收購和價格市場化改革的大方向下,仍然堅定執行*低收購價政策的糧食品種只有小麥和水稻。小麥、稻米進口總量下降的背后,表明政策調整的效果已經顯現。
?
小麥下調*低收購價帶來的影響
?
考慮到稻谷和小麥為中國城鄉居民的主要口糧,其支持保護政策暫時找不到更好的替代方案,因此堅持實施*低收購價被視為中國糧食政策工具箱中的*優選擇。
?
不過,繼玉米、水稻之后,2018年小麥開始下調*低收購價,三大主糧作物收儲制度改革全面深化。行業內監測顯示:2018年中國小麥價格2453元/噸,較上年下降1.05%,較2014年歷史*高水平下降2.20%。
?
橫向來看,2018年,在小麥、玉米、水稻、大麥、高粱、大豆等6種主要糧食作物中,稻谷和小麥價格在國家政策壓力下滑,分別下降1.05%和5.07%;大豆受到貿易摩擦影響,下滑5.19%;玉米、大麥、高粱等飼料量和工業用糧價格在市場供求和宏觀環境的推動下明顯上漲,分別上漲10.23%、10.74%和15.72%。
?
與此同時,全球小麥產量2012年~2016年連續5年下降,2016年谷底反彈。2017年,全球主要國家小麥年度平均價246美元/噸,較上年上漲5.57%。2018年,全球小麥繼續上漲,達到269美元/噸,漲幅為9.53%。這一年全球小麥價格較2009年以來歷史*低水平恢復上漲15.63%,不過相較于2011年的*高水平仍然低20.25%。
?
業內分析,2018年全球小麥受到美國發起貿易戰的負面影響,價格漲幅和生產恢復均受到抑制,預計2019年世界小麥價格仍將繼續呈現恢復性上漲的態勢;后期全球小麥價格依然存在較大反彈空間。
?
正是由于國內外價格差距大幅縮小,小麥進口受到抑制。另一方面,國家加大了“優質糧食工程”的實施力度,優質專用小麥供給增加,優質優價的特征也日益顯現。2018年,小麥夏收市場化特征明顯,不同質量的小麥購銷冷暖不一,價格涇渭分明,出現市場質優小麥“難買”與質差小麥“難賣”并存的現象。
?
1月16日,在農業農村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提到,近年來,隨著*低收購價政策的完善,以及各地政府加大優質糧種植、加工和營銷等全產業鏈的支持,我國口糧市場出現了積*變化,產業鏈的上下游矛盾有所緩解,市場化收購比例不斷提高,優質優價的特征日益顯現。
?
他建議,廣大農民朋友要主動適應形勢的變化,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整優化種植結構,“種好糧”、“賣好糧”,因地制宜發展優質稻和專用麥,從糧食質量提升中獲得更高的種糧收益。
?
布瑞克農信集團研究總監林國發對**財經記者稱,我國當前小麥、稻谷儲備庫存居高不下,適當調低小麥、稻谷托市收購價格,有利于在農業的供給側減少小麥和稻谷的供應,促使農村農業多樣化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另外,小麥托市收購價格調低,加上減產和質量下降,其中質量下降的小麥轉而用作飼料,增加了小麥的需求,市場預期價格上漲因素,*終導致了2018年小麥托市收購量下降。這屬于正常的市場調節過程,對我國糧食供應無顯著影響。
深化糧食收購和價格市場化改革
?
2019年,中國將繼續完善稻谷和小麥*低收購價政策。
?
小麥*低收購價已于2018年11月公布,2019年生產的小麥(三等*低收購價為每50公斤112元(人民幣,下同,比2018年下調3元。稻谷*低收購將也將于春節前后公布,預計將以穩為主。
?
2000年以來,我國小麥價格共計經歷3次11年價格上漲,4次8年價格下跌周期。在價格下跌的時間段中,其中2000年~2002的這次降價持續*久,導致2003年9月~12月的小麥價格大漲。
?
此后,國家出臺強有力的政策支持農業增長,小麥產量增長明顯。2006年,小麥價格再度大幅下降,國家出臺小麥*低收購價政策。
?
至此,小麥價格在政策支持下持續上漲,2014年度達到歷史*高峰。小麥價格的持續上漲,在一定程度上帶來我國整體物價的剛性上漲,導致中國小麥國際競爭力明顯下降。
?
艾格農業**分析師馬文峰對**財經記者表示,2019年,政府繼續下調小麥*低收購價,對于后期市場產生明顯壓制作用,但國內宏觀、微觀經濟環境,再加上國際市場的影響,會推動國內小麥價格出現回升。
?
那么,政策調整對糧食生產和農民收益會造成哪些影響?
?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糧食*低收購價不是市場的實際收購價,而是在市場價格過度下跌時起到托底作用。通常情況下市場價格都應高于*低收購價,價格水平主要由市場供求決定。2018年小麥市場收購價基本在每斤1.2元以上運行,高于*低收購價水平。
?
該負責人認為,*低收購價格穩定或者逐步下調,一是改變了價格水平只升不降的市場預期,托市收購量大幅減少,市場化購銷發揮主導作用;二是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優質稻谷、小麥的面積逐步擴大;三是增強了市場主體活力,激活了下游產業鏈,糧食加工企業經營狀況向好。
?
值得關注的是,2018年,國家托市收購的小麥數量低于前一年,更多的小麥將直接通過市場化收購進入市場。官方數據顯示,夏糧市場化收購比重超過90%。
?
與此同時,國家也加大“優質糧食工程”實施力度,更好地鼓勵地方和農民擴大優質專用小麥等生產供給,通過優質優價實現農民增收。
?
此外,還將探索開展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充分發揮農業保險在保護農民利益中的重要保障作用。2019年小麥*低收購價每斤微降3分,對農民收入和小麥生產總體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