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終于進入*后十天倒計時了!要說過年,無論南北,*適合消磨時間的休閑娛樂就是嗑 瓜子。去親戚家串門,桌上擺的*多一定是讓人眼花繚亂的 堅果。
?
很多“網紅”堅果既漂亮又美味,那是否能放心食用呢?
?
有機構就選了5款人氣頗高的“網紅”堅果,分別檢測二氧化硫、亞硝酸鹽、甜蜜素、黃曲霉毒素B1和 霉菌含量,結果發現都含有微量的二氧化硫,部分樣品霉菌含量,整整超標了16倍!
?
眼看年根兒要置辦年貨了,買堅果應該注意些啥呢?作為吃瓜子群眾,肯定不能置身事外。
?
堅果中“二氧化硫”是非法添加物嗎?
?
堅果中檢測出微量的“二氧化硫”,很多人就認定“用了漂白物質,吃了對身體有害”,其實沒那么夸張。
?
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明確規定,二氧化硫可以作為“抗氧化劑、漂白劑、防腐劑”使用。也就是說,二氧化硫是一種合法的食品添加劑,而不是非法添加物,主要有漂白和殺菌(防腐的作用,特別是在干果、調料粉、干蔬菜等食品中。此外,二氧化硫也可以抑制多酚物質的氧化褐變,從而起到護色作用。葡萄酒中添加二氧化硫就是防止酒體顏色變深。
除了二氧化硫本身,部分食品在生產過程中還會使用可以產生二氧化硫的化合物質,如亞硫酸鈉、亞硫酸鉀、焦亞硫酸鈉,甚至硫磺等。
?
所以,衡量二氧化硫的標準并不是“添加量”,而是“殘留量”。換句話說,就算在生產過程中添加了很多,只要能轉化為其他物質,使得二氧化硫殘留量合格,也就是合理行為。
但對于經過“二氧化硫”漂白過的堅果,需要區分看待。**,堅果中檢測出二氧化硫并不“稀奇”,因為堅果添加二氧化硫是合法的,只要在含量檢測范圍內就不必恐慌。其次,有黑心商家會將“已經發霉變質的堅果再次漂白”繼續上市售賣,這樣的堅果就堅決不能買了。
?
食品中含二氧化硫真的安全嗎?
?
國際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對于二氧化硫制定了比較嚴格的攝入量標準——每日每公斤體重0.7毫克,即體重為60公斤的成年人,每日攝入量不應該超過42毫克。
?
換言之,只要二氧化硫攝入不超過限制量,就不會損傷健康。而且食品中存在的少量二氧化硫和其衍生物,在進入人體之后一般會經過身體的代謝變成硫酸鹽隨尿液排出。
?
堅果中存在的“霉菌超標”又是怎么回事?
?
由于儲存(溫度、水分、時間不當或者運輸不當,堅果很容易出現“霉菌超標”的情況。霉菌不但會導致堅果出現“腐敗變質”,甚至有些霉菌還會產生毒素,例如您聽說過的“黃曲霉毒素”,這種物質是一種“劇毒物質”,其毒性比氰化鉀和砒霜還要高很多。
?
當然,市面上流傳的“黃曲霉毒素致癌理論”有些夸張嚇人,因為并不是攝入了黃曲霉毒素就會致癌,癌癥本身是一個復雜且長期的過程,所以還請科學看待。但是,黃曲霉毒素、亞硝酸鹽是重要的致癌風險因素,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避免食用霉變食物。
?
對于霉菌超標我們應該警惕,但不要恐慌和“以偏概全”。請不要一聽到堅果存在霉菌超標就拒絕食用所有堅果,這是不理智的行為。另外,堅果中富含礦物質元素和不飽和脂肪酸,因此建議可以經常適量食用。
?
買堅果應該注意什么?
?
認準正規商家生產的堅果,日期越新鮮越好。
?
1、“原味堅果”更好
?
無論是五香味、蜂蜜味,還是抹茶味,“重口味”堅果大多高鹽高糖,經常攝入會提升患各類慢病的危險系數。甚至不法商家會鉆空子,將已經發霉變質的堅果用調味品蒙混。
?
另外,不買“煎炸”和“過度烤制”的堅果,這類堅果營養物質會有部分流失,還有可能會由于過度高溫烹調產生有害物質。
?
2、“閉口堅果”更安全
?
“開口堅果”更容易附著灰塵、雜質,脂肪物質使其氧化酸敗。當然有些堅果天生就是開口,那就要嘗嘗看有沒有霉味、哈喇味。
?
吃堅果應注意什么?
?
1、堅果高脂高熱,食用必須“限量”。《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建議大家每日攝入大豆及堅果類食品25-35克,推薦平均每周攝入堅果類食品50-75克。也就是每天一小把,普通大小的核桃2-3個,花生不超過10粒,杏仁*多8個。
?
2、堅果膳食纖維含量高,淀粉、嘌呤物質含量少,飽腹感強,糖尿病、痛風患者也可以食用,與其他食物搭配著吃更好。
?
3、堅果脂肪含量高,易變質,所以*好現吃現買。開袋后如果吃不完,應密封保存,置于陰涼干燥處,并盡量在一周內食用完畢。如果吃到有霉味兒、哈喇味以及發苦的堅果,表示可能已經變質了,就別再吃了。
?
總之,
?
擦亮眼睛選堅果,
?
做一個優秀的吃瓜子群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