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9年剛開了個頭, 食品圈就又涌出了新一輪的謠言。就在1月4日,微信公眾號“傳統楊氏 太*拳班候直系”推送的文章《 蘑菇還是少吃一點吧》,短短數日閱讀量超過10萬。在我們 食品安全與營養微信群“食今不昧”中,也有朋友發來這篇文章向群內的專家求證。群內的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秘書長劉昊宇,立即聯系了有關專家。這事,還是聽聽人家 食用菌的專家們怎么說吧!
?
(也想隨時看穿謠言?快掃碼聯系管理員,加入“食今不昧”群吧!
?
有關蘑菇的謠言在近年來一直層出不窮,主要是宣稱蘑菇對 重金屬富集的能力特別強,會危害人體健康,這讓關注食品安全的部分消費者對蘑菇“望菇興嘆”。
?
那么,食用菌富集重金屬真相到底如何呢?
?
食用菌中重金屬主要來源于栽培環境和基質,目前我們消費的主要蘑菇種類均使用大棚栽培模式,遠離工礦企業等污染源,所用基質主要為秸稈、稻草、玉米芯等農業廢棄物,栽培環境和基質質量均可控制,因此基本不存在重金屬含量超標問題。個別地區野生菌因生長環境不受人工管控,則有可能導致重金屬含量偏高,但這些個別地區的野生菌畢竟產量和銷售范圍有限,因此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來說,重金屬過量攝入的風險是*低的。
除非一個月吃6萬克蘑菇,才能造成潛在危害
?
從膳食消費角度我們可以舉個例子。
?
2011年WHO/FAO下屬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JECFA將鎘耐受攝入量暫定為每月每千克體重25微克。從農業農村部食用菌歷年風險評估數據來看,我國食用菌(含野生菌中鎘含量中位值為25微克/千克,以體重為60千克的消費者為例,一個月需吃鮮食用菌60千克,才可能對身體造成潛在的危害。而WHO處獲得的我國居民人均月消費食用菌數量約1.05kg,因此正常進食食用菌不會引起鎘的健康危害。
?
近年來我國食用菌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總體較高
?
近年來我國食用菌重金屬檢測合格率如何?
?
近年來,我國各級政府監管部門開展了食用菌重金屬含量的監督抽查與監測評估,相關科研院所、檢測機構也做了大量調查和檢測。
?
2013年,江蘇省農科院食用菌研究專家對農科院種植的各種菌類進行重金屬污染調查,沒有發現出現重金屬超標樣品。
?
2014年,浙江大學研究人員對杭州市場上比較受歡迎的香菇、平菇、白蘑菇等進行了抽樣檢測,未檢測出重金屬超標。
?
2011~2017年,農業部食用菌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上海對食用菌重金屬質量安全進行了專項風險隱患摸底排查,食用菌中重金屬合格率在98%以上。
?
可見,食用菌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總體較高。
?
事實上,食用菌營養價值很高,富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多糖和膳食纖維,同時富含多種維生素和豐富礦物元素。作為消費者,應當相信科學、理性消費,切勿受“食用菌富集重金屬”之類夸張、不實信息的影響。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