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喝過的金桔 檸檬是什么樣的呢?幾顆青色的小金桔,搭配一兩片檸檬,酸甜清爽的金桔檸檬便“出爐”了。
這是想象中 飲料店的金桔檸檬。而實際上,一些商家往往上網購買含有 防腐劑、 色素等 添加劑的金桔檸檬 濃縮果漿 調制。
?
市場上,有一種2.5公斤桶裝 濃縮汁,經勾兌后可以制作50杯果汁。一杯所謂的金桔檸檬汁的果汁材料成本其實只有幾毛錢,而一杯金桔檸檬飲料售價往往十幾元。
?
記者走訪
店員兩次加入粘稠液體自稱兩次加的都是糖水
?
近日,記者在島內的上湖社一家飲品店中點了一杯金桔檸檬汁,當被詢問是否現場壓榨檸檬與金桔時,店員稱:“我們的金桔檸檬汁都是當天提前壓榨好的,如果現做的話,顧客多的時候忙不過來!”
?
然而,記者看見,店員從冰柜中拿出一個瓶子,將一種有些濃稠的液體倒入飲料杯中,隨后又拿出另一個瓶子,倒入另一種濃稠液體到飲料杯中。 “喜歡偏甜還是偏酸的口味?”店員詢問后,表示自己剛在飲料杯中倒入大量的糖水,還表示,這是用蔗糖兌的水,可以放心食用,但就在剛才,他朝著顧客的飲料中,加了兩次粘稠的液體,這些液體從顏色和粘稠度來看,根本不像純糖水。
?
店員就這樣完成了果汁調配,隨后,他從冰柜中拿出一片檸檬,再放入一顆金桔,將飲料封口,一杯金桔檸檬便大功告成了。“這個檸檬片和金桔只是裝飾而已!”店員還笑著說道。
?
這樣一杯金桔檸檬水售價8元,顏色是偏黃,一片檸檬和一顆金桔漂浮在杯頂。記者品嘗了一口,發現并沒有想象中的檸檬和金桔的酸味,仔細一品,會發現有勾兌的糖水味以及“清香味”。
淘寶店家的介紹
有的加金桔檸檬“提煉物”還有的加的是濃縮果漿
?
隨后,在島內尚忠社另一家小型飲品店中,記者點了一杯價值15元的中杯金桔檸檬水。當記者詢問飲品是否現壓榨,店員毫不避諱地回答:“我們是加了金桔檸檬提煉物,喝起來口感和現場壓榨的是一樣的!”說完,店員還建議記者加冰糖水,這樣果汁才不會有苦澀,口感更佳。
?
不出兩分鐘,一杯金桔檸檬便完成了。記者通過觀察發現,這家店放置了三片檸檬片,三顆金桔被切分成12塊,飲料顏色比上一家更深,顏色更加豐富,黃綠相間,顏值更高。
?
記者通過品嘗發現,與單純的金桔檸檬水相比,這杯飲料喝起來也是有香甜味,口感很不錯。隨后,記者來到附近一家知名品牌冷飲店,在記者追問下,該店的店員也坦白說,除了壓榨的金桔檸檬,他們店的飲料還有加入濃縮果漿。
?
等待不到兩分鐘,該店的金桔檸檬便制作完畢,從飲料中可以明顯看見金桔和檸檬事先被壓榨過,飲料比較濃稠而且偏甜。
?
記者也在翔安區馬新路一家飲品店購買了此類飲品,發現所謂的“檸檬紅茶”里,竟有一些刺激味,一杯500毫升的飲料里,只放了一個沒有壓榨過的檸檬片,飲料喝起來酸意十足。
?
然而,記者走訪發現,街頭商家并沒有在菜單中或其他標識中標注果汁為調制飲品,光看名稱,部分顧客會以為,所購的飲品即是純果汁兌水。
記者測試
金桔+檸檬+冰糖水口感比飲料店的更酸
?
記者特意購買了金桔和檸檬鮮果,將準備好的金桔和檸檬切片,在杯中擠出果汁,隨后倒入準備好的300ml冰糖水。通過測試,發現口感明顯比外面的飲料店更酸,還有一些苦澀之感,加了白糖,味道好了不少,但不像飲品店中所售的飲品有多種酸酸甜甜的“清香味”。
?
記者調查
濃縮汁網上有售*低9.9元可包郵
?
記者在網購平臺輸入“金桔檸檬”四個關鍵詞后便出現“金桔檸檬汁”、“金桔檸檬濃漿”、“金桔檸檬濃縮”、“金桔檸檬汁奶茶店專用”等等,價格均在100元以內,*低9.9元包郵。
?
記者隨即點開一家淘寶店,在首頁上便能看見“新顧客首次購買首瓶僅9.9元”,在詳情頁中可以看見飲料調制方法:“按照1:10的比例加飲用水稀釋即可飲用”、“十倍加水,每瓶可以制作22升成品果汁”。
?
在一家銷量過千的淘寶店中,首頁便有飲料調制小視頻,從視頻中可以看見,將金桔檸檬果汁用量杯倒入40ml,輔以20ml的果糖,200ml飲用水,*后加200g的冰塊,一杯酸甜可口的金桔檸檬便制作完成。在詳情頁中,商家明確標注,一桶2.5kg的濃縮果汁“一桶可做約50杯”,一桶均價19.9元,這么算,那一杯金桔檸檬的果汁材料成本不到4毛。
?
記者在一家月銷售過千的店鋪看到商家直接貼出了配料,除了水果濃縮汁、飲用水、果葡萄漿,還有各種食品添加劑以及食用色素。在聊天過程中,有商家還表示:“正常的食品添加劑都是有的,果汁都是正規廠家生產,三證都是有的!許多開飲料店的都會從他們店采購濃縮果漿。”還有商家坦言,自己家的濃縮果漿,是有防腐劑的。
?
業內說法
為了增強口感商家會添加濃縮汁
?
商家王女士從事飲料行業十幾年,她表示:“勾兌濃縮果漿的果汁在餐飲界是利潤較高的產品,不止在奶茶店,其他一些餐飲店中的葡萄汁、酸梅汁和檸檬汁等,口感**,材料成本很低,比瓶裝飲料還賺錢,一些商家還會放點真的果子,但只是點綴。濃縮果汁都是合法生產的,商家可以使用,但是,商家往往并不會標注自己的果汁加了濃縮果漿,屬于調制產品,因為他們也知道這些東西不健康,但我認為,這樣是不夠坦誠的。”
?
王女士表示,這種業界的“潛規則”其實傷害了非勾兌果漿的果汁市場。“有時候,顧客購買純果汁時會讓我不要加其他東西,其實我本來就沒加呀。在我的商鋪中,是勾兌的我都有標識,沒有標注,就是沒有加任何果漿的,調制果汁純屬靠鮮果的壓榨汁液。比如金桔檸檬汁,我的一些老顧客說,某個飲料店的這個產品很好喝,我就去買這種產品試喝,并且向供貨商購買原料,發現要做到競爭產品的好味道,需要加兩種濃縮果漿,這些果漿喝多了當然不利于健康,換位思考,如果我的孩子去喝這種東西,我會很揪心,后來我放棄果漿,走真誠路線,只用鮮果和糖水調制,口感可能不及調制飲料,但回頭客很多,現在大家都很注重健康。”王女士介紹,要用鮮果調制一杯金桔檸檬,至少要將半顆檸檬和三個金桔進行壓榨出汁才有足夠的酸味,有些商家用一兩片沒有壓榨的檸檬放進飲料根本是自欺欺人,純檸檬水是白色的,漂著一些果肉,而加了金桔汁會略黃,但絕不會像市場上一些產品那樣有厚重的顏色。
?
“現在市場還流行一些所謂的水果茶,我也去接觸過這個產品,口感很好,顏色鮮艷,學生朋友尤其喜歡,其實這些所謂的水果茶,很大一部分都是弄一些點綴的果片忽悠人,散發味道的主要是各種果漿,如果商家真的用純鮮果果汁調制,成本會高數倍,店租壓力太大,商家沒有盈利空間。但我不認為這樣的生意會長久,現在經濟水平上升,信息流通也很快,呼吁大家走真誠路線,進行分檔次分類定價,真誠標注,把有調制和沒調制的分開來,讓消費者知情并且自己選擇。消費者在選擇此類產品時,也要提前追問,一些比較大的商家不會注意標注產品的不利方面,但也不至于撒謊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