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律所律師對中新經緯說,“我們所沒有人會接他們的案子。” ?
自1月7日權健實控人束昱輝等18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刑事拘留后,“權健”就成為了燙手 山芋,讓許多律師事務所避之不及。
?
01 “權健帝國”三宗罪
?
2018年12月25日,丁香園一篇名為《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刷爆了朋友圈,文中描述了一個名為“周洋”的患癌女孩起初在正常治療后病情有所好轉,然而因家人聽信了權健宣傳,改用權健產品治療后導致病情惡化,*終離世。
?
12月27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發布消息稱,天津市政府方面高度重視此事,已責成相關部門成立聯合調查組,對網民關注的諸多問題展開調查核實。**后,天津市副市長康義也公開表示,“經過初步核查,天津權健公司部分產品涉嫌存在夸大宣傳問題。”
?
隨著“權健事件”的不斷發酵,2019年元旦,天津市的公安干警沒來得及休假,便依法對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和虛假廣告罪進行了立案偵查。7天后,權健董事長束某某等18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
?
曾經的百億“直銷”帝國,在短短十余天間跌落了神壇。“出來混,遲早要還的。”這句無間道經典臺詞被網友用在了束昱輝與他的“權健帝國”身上。
?
中聞律所合伙人遲芬芳對中新經緯說,目前權健存在的三個問題,一是把直銷演繹成傳銷,涉嫌傳銷犯罪;二是虛假宣傳、夸大療效,涉嫌虛假廣告罪;三是打著中醫的幌子欺騙消費者,涉及非法行醫罪。但具體裁定還要看審判后決定。
?
廣強律師事務所律師曾杰說,官方通報里說的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本罪的*高刑是十五年有期徒刑。而由于權健目前是以單位的形式被警方立案,對于受單位指派,僅從事勞務性工作的人員,一般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
值得注意的是,中新經緯查詢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平臺后發現,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2013年8月7日已獲得了《直銷經營許可證》。
?
根據2017年修訂的《直銷管理條例》第七條規定指出,申請成為直銷企業,應當具備的條件包括,投資者具有良好的商業信譽,在提出申請前連續5年沒有重大違法經營記錄;外國投資者還應當有3年以上在中國境外從事直銷活動的經驗;實繳注冊資本不低于人民幣8000萬元;依照本條例規定在指定銀行足額繳納了保證金;依照規定建立了信息報備和披露制度。
?
對此,遲芬芳對中新經緯表示,直銷牌照的審批資質要求非常松,沒有硬性的、技術性的門檻和要求。
?
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副教授印波說,“即便有直銷牌照,如果實質上是拉人頭取費,非單純的團隊計酬,依然要作為犯罪處理。直銷牌照不是傳銷犯罪的擋箭牌。”
?
“把直銷演繹成傳銷的企業不單單只有權健一家,”遲芬芳說,“目前的直銷企業都在紛紛走向傳銷的模式。”
?
02 “近親繁殖”下的天獅能否安然無恙?
?
中新經緯在調查中發現,除了權健之外,天津本地還存在金士力、康婷、尚赫等多家直銷企業,其中,權健董事長束昱輝曾效力的天津天獅集團是規模*大的一家。而在這次風波中,天獅集團又能否全身而退?
?
在媒體報道中,天獅集團的董事長李金元日常行事非常高調,2016年,李金元以400億財富登上胡潤百富榜第32位。2015年,他曾帶著6400多人同游法國,花費1300萬歐元,包下140多家賓館4760多個房間、146部短途大巴。在游行的隊伍中,李金元乘坐吉普車“檢閱”員工列隊,70多輛二戰古董車跟隨。
?
亮眼的高額利潤背后是無數人在“含淚買單”。據中國裁判文書網統計,2009年以來,以“天津天獅”名義進行的傳銷活動引發各類刑事案件2781例,除了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定罪的案件,其他案件主要表現為非法拘禁、故意傷害、搶劫、過失致人死亡、故意殺人等,共導致155人死亡。2018年12月,江蘇南通市警方歷經5個多月的偵查,成功破獲一起特大非法傳銷案,一舉搗毀6個假冒“天津天獅”的傳銷團伙。
?
然而這些并未能阻礙天獅的飛速發展,根據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18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顯示,天獅集團有限公司排名第214位,在天津民企中高居第三位。目前,天獅的業務已輻射全球190多個國家,在11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分公司。
?
此次權健事件發生后,天津市市場監管委會同市委政法委、市衛健委等10部門從發起為期3個月的打擊、清理整頓保健品亂象專項整治行動。中聞律所合伙人王維維對中新經緯表示,這個專項整治運動的范圍非常廣泛,但卻可能難以落到實處。他認為,天津市更應該將整治力量集中調查本地有巨大爭議的直銷企業及其他傳銷組織上。
?
03 “重審批,輕監管”的弊端顯露
?
除了權健、天獅外,還有一些大本營不在天津的直銷機構依舊生龍活虎。根據歐睿數據,2017年保健品行業CR5占比為19.8%:其中無限*(6.3%市占率**。
?
有網友開玩笑說:“北有權健、南有無限*:要幫秦始皇長生不老的人還活著”。為什么夸大宣傳和傳銷行為在保健品行業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呢?
?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秘書長劉學聰在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介紹,當前我國城鄉居民保健類消費支出正以15%-30%的速度增長,遠高于發達國家13%的增長速度,這為國內保健品行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
同時,他認為,我國保健品行業發展的時間比較短,我國企業還處于營銷推動為主的發展過程之中,對于品牌包裝的重視程度比較弱,因此大家更在意怎么更快的獲得經濟效益,很少在意品牌的打造。
?
而在王維維看來,不僅僅是保健品行業,整個食品藥品大類的監管都存在這樣的問題,究其根本是我國對保健食品管理“重審批,輕監管”的傳統思路造成的。他說,現實情況是國家通過制定重重標準把關,讓企業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通過審批和取得資質上,而企業一旦得到“入場券”,反而有所懈怠,產品的質量問題、療效問題、虛假宣傳問題自然隨之而來。因此,要想根治保健品監管難的頑疾,“重審批,輕監管”的局面必須被徹底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