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時,主打健康概念的無糖、半糖型食品隨之成為潛力股。 ?
低糖食品熱賣
?
糖讓人們保持愉悅的心情,過多糖分的攝入則會影響健康。當健康飲食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消費者開始有意識選購新半糖主義的相關產品。根據京東提供的2018年消費數據顯示,在京東商城上半糖、無糖型食品2018年銷量同比增幅超過70%,如無糖茶飲料、蘇打水、無糖植物飲料、零度可樂等已經成為新一輪的熱銷產品。從地域來看,二線城市、華北、華東地區都是無糖食品消費者聚集度較高的地區。
?
除了線上,消費者在門店也開始高頻選購半糖、無糖型食品。蘇寧消費大數據顯示,隨著消費者對于健康的愈加關注,無糖、半糖產品銷量呈現明顯增加的趨勢。以蘇寧小店銷售為例,在2018年6月上線無糖產品后,至2018年12月,基本以環比增長30%的速度遞增,且呈現明顯上升趨勢。
?
顯然消費者對高糖分飲食的熱度有所趨冷,帶有健康概念的半糖、無糖型食品備受消費者青睞。白領王女士稱,無論是在電商平臺還是超市購買食品,會優先選擇糖分低的食品,利于身體健康也便于自己控制體重。
?
甜蜜伴隨陷阱
?
半糖、無糖型食品走俏與高糖分食品的甜蜜陷阱不無關系。食品中的糖和糖漿會對健康帶來危害,包括增加患齲齒、肥胖、2型糖尿病和血脂異常等慢性疾病的風險。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隨著含糖飲料消費的逐漸增加,與之相平行的是超重、肥胖和2型糖尿病患病率的不斷上升。含糖飲料的消費作為致肥胖及其相關疾病的一個重要因素,已成為備受重視和爭議的公共衛生問題,特別是在兒童青少年中。
?
兒童青少年難以抵抗來自于糖的甜蜜誘惑?!吨袊鴥和秋嬃舷M報告》顯示,2010-201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結果表明,我國6-17歲兒童每周至少喝1次飲料的比例為61.9%,城鄉差異不大,均比2002年明顯增加,其中12-17歲兒童飲料人均每天消費量*高,為203毫升。含糖飲料是指在制作飲料過程中人工添加糖且含糖量在5%以上的飲料,目前我國飲料市場中超過半數飲料為含糖飲料。
?
實際上,我國含糖飲料的生產和銷售不斷增長,兒童飲用飲料,包括含糖飲料的行為越來越普遍,含糖飲料的飲用量也顯著增加。飲食的甜蜜為消費者的健康增加了風險,食品、飲料中添加的糖讓甜蜜成為了負擔,但吃水果增加的糖并不會對身體健康帶來負面影響。
?
政策引導控糖行為
?
高風險之下,控糖早已成為消費者的必修課,眾多消費者已經有意控制喝含糖飲料,少吃糕點、甜點、冷飲等食品,通過減少紅燒、糖醋等烹飪方法幫助控糖。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在飲食和預防非傳染性疾病的財政政策中,提高含糖飲料的稅率,零售價提升至20%或更高,這能*有效地抑制含糖飲料的消費,從而減少整體的糖攝入量。
?
稅收政策會影響人們選擇和購買的行為。墨西哥政府從2014年1月起開始征收“糖稅”。一年以后,墨西哥含糖飲料價格增加了10%;消費量明顯下降。據統計,2014年墨西哥含糖飲料消費量較征稅前降低了5.5%,2015年降低了7.6%。據預測,“糖稅”可使墨西哥的肥胖率下降2.5%。匈牙利自2011年以來,對能量飲料和預包裝甜飲產品按每升/千克征收不等的稅費,至2012年和2014年之間,匈牙利能量飲料的消費減少28%,含糖型軟飲減少了20%。
?
我國對糖的攝入量早已有了明確的標準。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2017年印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方案(2017-2025年》,倡導減鹽、減油、減糖。其中,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年人每人每天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50克,*好控制在25克以下。
?
政策引導以及健康消費觀的普及,消費者在食物與攝入糖之間進行著自我把控,企業也在含糖量與銷售之間尋找平衡。基于此,我國制糖業正在洗牌,2012-2017年,我國制糖行業銷售收入維持在990億-1300億元區間,毛利率從2012年的16.27%降至2017年的10.32%。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習慣改變,消費者對糖的食用已經越發謹慎和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