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 乳品生產量、 進口量和消費量均呈現增長態勢。與此同時, 乳制品的消費結構和需求也發生了變化。業內人士認為,我國乳制品行業面臨挑戰與機遇,一方面應把高質量作為主攻方向,另一方面要加快“走出去”,積*參與國際競爭——
?
“中國 乳業正處在生產、加工和銷售全方位的轉型升級階段,同時由于中國市場巨大,消費結構和消費需求發生重大變化,加上中國城市化進程不斷深化等原因,未來5年中國乳業的發展總體向好。”原國家質檢總局總工程師、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會長劉兆彬日前在由新華社瞭望智庫、《財經國家周刊》主辦的“大開放時代的中國乳業機遇與挑戰”論壇上表示。
?
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從全球60個國家和地區進口255.7萬噸、93億美元的乳制品,比2016年分別增長13.3%和36.1%,是當年中國進口額增長*快的食品。2008年至2017年的10年間,中國乳制品進口量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1.5%。
?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則介紹,從這次進博會看到,全世界乳制品行業也進入“中國時刻”。中國給世界帶來機遇,此前中國乳業屬于逆向選擇,未來我們要爭取正向拉動。
?
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共事務部**總監牛蕾認為,越來越多的乳制品進入中國市場,作為國內企業來說,既面臨挑戰也有機遇。但是另一方面,壓力和競爭會促使本土品牌進一步創新、提升產品質量。
?
“中國是乳業凈進口國,進口乳制品滿足了國內的乳業缺口,在消費端不斷擴大的基礎上,中國乳業還是需要國外進口進行補充。”蒙牛集團事務副總裁黃忻認為,在大形勢下,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是中國乳業的必然選擇。與此同時,中國乳企更要加強國內產業的競爭力,不斷提升發展質量,關注并保護好奶農的利益。
?
11月29日,蒙牛印尼YoyiC工廠正式開業,這也是蒙牛繼新西蘭雅士利工廠后建成的第二家海外工廠,也是中國企業在東南亞布局的**乳制品生產基地,將實現本地生產、本地銷售。
?
作為中國*早“走出去”的乳品企業,蒙牛一直將東南亞作為其*重要的海外市場,目前已在該區域近10個國家及地區實現產品銷售。
?
就在同**,伊利集團發布公告稱,收購泰國本土*大冰淇淋企業Chomthana,并于當天在泰國曼谷隆重舉行了簽約儀式。這是繼Joyday系列產品在印尼上市之后,伊利乘“一帶一路”東風與東南亞市場的再次攜手。
?
經過多年的發展,下一步中國乳業應該走向何處?在業內人士看來,大開放時代中國乳業要加快“走出去”。
?
劉兆彬認為,中國乳業的發展要把高質量、高品牌作為主攻方向;要把高效率作為落腳點;把高人才、高技術作為核心競爭力;同時將混合治理模式應用到乳業治理中。當前,中國乳業在出口方面也應該發力。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司長高延敏認為,當前國內嬰幼兒配方乳粉依賴進口的問題并沒有發生根本改觀。作為國內企業一方面可以在國外尋找資源解決奶源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國內企業要做好自身品牌的塑造。在**乳業分析師宋亮看來,國內企業“走出去”的選擇是正確的,一方面可以培育更多國際化乳企,另一方面更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可以反哺國內的發展。
?
對于中國乳業“走出去”面臨的問題,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處長韓奕表示,未來的一段時間,各行業進口將呈現持續加速態勢,中國乳業“走出去”確實面臨一定的困難,希望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同時不要搞惡性競爭,應該尊重當地法律法規,以免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
?
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劉超則建議,中國乳業“走出去”**要加強投資引導,鼓勵企業開拓市場,加快全球布局;第二,對乳企“走出去”可能面臨的風險,國家要加大干預力度,對其決策要給予指導,對不適宜投資的國家和地區進行限制;第三,中國乳業應該加強對國際行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吸引國外人才流入。
?
談及乳業的發展態勢,與會專家與行業學者一致認為,從長遠來看,全球乳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趨勢將更加明顯。一方面是更加開放的本土市場,另一方面是穩中有變的外部環境,中國乳業的挑戰****,機遇也****。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