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歡迎?溫故而知新,看明白2018年的十大現象,能更好地把握2019年的市場走向。 ?
1名白酒“染紅”加速度
?
白酒染紅是2018年現象級的大事件,從全國名酒茅臺、瀘州老窖到省級名酒花冠都在今年高調推廣葡萄酒產品:茅臺葡萄酒的老樹藤,瀘州老窖希拉谷的西拉之王,國花莊的西拉大師。
?
其實白酒染紅并不是2018年才出現的新現象,十幾年前茅臺已經在做葡萄酒,瀘州老窖全球優選供應鏈與國花莊也是前幾年就開始布局葡萄酒產業。巧合的是他們都選在了2018年高調切入市場,不僅在今年的各個葡萄酒展會上能看到他們的展臺,在全國各地也舉辦了多場落地推介會和品鑒會:茅臺葡萄酒聯合全國各地的茅臺經銷商連開四場戰略研討會,在貴陽、北京、武漢、長沙、鄭州、西安舉辦巡回品鑒會;瀘州老窖希拉谷的“唯你·當希拉谷遇上魚子醬”藝術品鑒活動僅9月就在成都就舉辦了25場。高密度、高規格的市場推廣動作展現了名白酒企業對葡萄酒市場的信心。
?
染紅的名酒企業用大市場、大戰略的做法為葡萄酒市場帶來新的思考,也為未來中國葡萄酒市場的發展鋪墊了更多可能性。
?
2大單品戰略**潮流
?
2018年可以稱之為“大單品元年”。經過前幾年的反復論證,大單品策略在2018年成為中國葡萄酒市場的熱門現象:富邑集團為洛神山莊、蔻蘭山等單品簽約**代理,打造大單品矩陣;張裕的醉詩仙系列;長城有華夏、桑干、海岸、天賦和五星的五大單品策略;酒仙網的丁戈樹,茅臺葡萄酒的老樹藤,瀘州老窖希拉谷的西拉之王,國花莊的西拉大師G15,連歷來走精品酒路線的意大利都出現了阿豹氏現象。
?
此外還有華東以干白破局重點打造的窖藏系列,起泡酒領域出現的阿斯蒂戀愛季等。今年秋糖,糖酒快訊主辦“破局大單品:2018中國葡萄酒市場超級品牌發展趨勢論壇”邀請業內專家、行業精英共同探討大單品趨勢,形成廣泛影響。
?
中國是個龐大的市場,對葡萄酒行業來說,大單品是市場發育必然會經歷的階段。盡管大單品的時間窗口不會太長,也不是每家企業都適合做大單品,但有夢想有實力的企業對大單品一定要有所布局,因為正是有了紅梅報春,才能迎來百花齊放。
?
3世界葡萄酒主產國加大在華推廣力度
?
今年“組團”來中國推廣葡萄酒的國家和產區數量增多,頻率增多。糖酒快訊分別協助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和智利葡萄酒協會在今年六月舉行了多場巡展或路演活動。9月阿根廷葡萄酒協會攜23家酒莊來華路演,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發起“我愛意大利葡萄酒”活動。在11月召開的進博會上,能看到大部分葡萄酒主產國推銷自家產品的身影。各個產區的協會或代表還積*參與中國各地舉辦的國際葡萄酒博覽會或論壇,尋找中國的合作伙伴。
?
中國葡萄酒市場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關口,葡萄酒進口量連續四年持續上升,世界葡萄酒產酒國的目光都轉向了東方,這對未來中國葡萄酒市場格局將有重大影響。
?
4國產葡萄酒弱復蘇
?
8月,14家國產葡萄酒上市公司先后發布中報,今年上半年整體營收達到43.34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為4%。整體利潤為7.0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為5.8%。營收和利潤的小幅增長為整個行業帶來的一絲回暖跡象,也許是國產葡萄酒行業自2013年起漫長調整期觸底反彈的好預兆。
?
弱復蘇能不能升級為強復蘇?還要等待年報的披露。葡萄酒進口量的不斷增長為國產葡萄酒帶來巨大競爭壓力,從今年以來各個葡萄酒生產企業釋放出的信號來看,國產葡萄酒企業正在適應新的市場環境,重新定位,重抓品質,為“中國造”的葡萄酒貼上優質的標簽。
?
5國產葡萄酒品牌集中化趨勢明顯
?
從2018全年的表現來看,國產葡萄酒正呈現品牌集中化的趨勢:上半年14家上市公司的總營收43.34億元中張裕貢獻22.35億元;整體利潤7.09億元,張裕就貢獻了6.35億元,占90%以上。國產葡萄酒品牌集中趨勢已經十分明顯,躋身頭部企業成為國產葡萄酒企業的戰略重點,培育更多有市場競爭力的高端品牌和高單價產品,占領市場,增加營收。可以看到長城高舉中國風土的旗幟,提出“紅色國酒”的概念;威龍以有機葡萄酒差異發展。連沉寂許久的王朝也要重振旗鼓再出發。
?
放眼世界范圍,品牌集中已經是常態,知名品牌集中到大型跨國葡萄酒企業手中,企業利用豐富的品牌資源,占領終端渠道。在品牌集中化的過程中,小企業如何發展,大企業如何進行品牌打造?都是值得探討的話題。
?
6二三線城市葡萄酒消費增速超一線城市
?
二三線城市的葡萄酒消費能力在2018年進一步釋放,其超越一線城市的增速成為今年葡萄酒市場的亮點。在天貓發布的2018酒水節消費報告中,二三線城市正在成為線上消費的核心力量,四五六線城市酒水消費客單價增速遠遠超出一線城市。
?
非一線城市葡萄酒消費力釋放,促進葡萄酒廠商將渠道進一步下沉,在沿海地區縣級城市也有葡萄酒專賣店。而在葡萄酒消費相對不成熟但需求量增長的內陸二三線城市,下沉的渠道有助于營造消費氛圍。
7小眾產酒國氛圍升溫
?
今年是小眾產酒國大放異彩的一年,受格魯吉亞葡萄酒對華出口量上漲50%的鼓舞,越來越多小眾產酒國到中國推廣產品,試圖在中國市場分一杯羹。進博會上,不僅能看到老牌產酒大國,還有摩洛哥、捷克、匈牙利等國家和地區的身影。此外,羅馬尼亞、馬其頓、以色列等國也加大了在中國市場的投入力度,在今年舉辦的多個展會和論壇上都能聽到他們的聲音。
?
隨著中國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和“一帶一路”戰略的持續推進,進入中國的葡萄酒的產地和品種會越來越豐富,對消費者而言將是一件好事。
?
8新零售沖擊葡萄酒終端
?
2018年葡萄酒的終端形態發生了一些改變,在新零售概念的沖擊下,出現了葡萄酒連鎖店、葡萄酒主題社交空間、葡萄酒無人售賣機等。以全球紅酒直供店、品醇匯小酒鋪、全球美酒匯等為代表的葡萄酒連鎖店,以更接地氣的方式讓葡萄酒走向大眾消費市場;葡萄酒注重體驗的特性則提供了另一種商機,開發出以葡萄酒為主題的社交空間,利用空間搭載復合產品,打破葡萄酒“人、貨、場”原有結構再重組;葡萄酒無人商店、無人貨架和無人售賣機從去年陸續出現,今年持續升溫,進博會上出現了全球首臺人工智能酒類分銷終端“IVINO”,在葡萄酒無人售賣機的基礎上加入人工智能的互動功能,被認為是葡萄酒行業的工業4.0,技術的改變也許會給行業帶來巨大改變。
?
多種新零售模式沖擊著葡萄酒銷售終端,豐富著行業終端形態的同時,也給消費者提供了更多接觸葡萄酒的渠道。
?
9葡萄酒營銷直面終端消費群體
?
在渠道扁平化的趨勢下,越來越多的葡萄酒企業和大商越過中間商,將營銷目標直接指向終端,今年葡萄酒的營銷主訴求變為“性價比”“品質”和“讓消費者買到值得的酒”。如果說以前葡萄酒企業和大商的市場營銷主要是針對渠道商,今年則將消費者作為營銷的直接對象。不僅如此,許多國外酒莊也選擇了跳過中間商,直接進入中國市場與終端消費者產生關聯。
?
葡萄酒營銷直接面向終端市場,可以幫助廠商獲得消費者的一手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調整產品策略和方向,并牢牢將品牌控制在自己手中。從長遠看,這也許會對葡萄酒市場格局和流通方式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
?
10廠商合作模式創新
?
創新年年有,今年也很多。年初張裕發布第九代解百納,為了保護經銷商利益及維護第九代解百納的價格體系和產品形象,推行了“史上*嚴”牌照制度,針對第九代解百納發放了507張牌照,比1730牌照張裕經銷商牌照足足減少了三分之一,嚴格的甄選增強了代理第九代解百納經銷商的信心,也保護了他們的利益;隨后富邑和綠地玩起跨界合作;與瀘州老窖集團達成“強強聯合”,雙方共同在中國市場推廣鎖唇(Saltram系列。
?
此外,今年的廠商共建中“合伙人”成為高頻詞語,前有富邑和瀘州老窖共同開發鎖唇系列,共享中文品牌,后有國花莊打造的經銷商平臺功能等,廠商關系向更“深度化”“緊密化”的方向發展,未來廠商合作會更進一步,“抱團打天下”,共享品牌、市場的可能性或許將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