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惡心外賣日銷40萬份”的視頻在網上盛傳。目前視頻真偽還有待認定,當地食藥監部門現場 檢查稱未發現 過期食品原料和成品,但餓了么、美團已經宣布**時間將使用該品牌速食包的商家全部下線。
?
到底有多少外賣餐廳在使用廉價速食包?如果并非現炒現賣的菜品,是否應該向消費者明示?截至記者發稿時為止,食藥監部門和外賣平臺都沒有明確說法。業內人士呼吁,本市對餐飲行業的 監管,除了要求明廚亮灶之外,還應盡快要求商家公示菜品加工工藝,避免廉價速食餐成為監管“盲區”。
?
惡心外賣牽出速食包隱憂
?
網上流傳的視頻顯示,半成品速食包生產企業安徽杠崗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環境惡劣,現場人員稱排骨粒都快放一年了,掉在地上的肉也撿起來直接腌制,醬汁則用手直接攪拌。
?
在速食包行業,杠崗香排在全國**梯隊,日產量40萬份,其中超過50%用于外賣,該公司的代理商也遍布全國各地。
?
雖然該公司很快發出聲明,稱該視頻為剪輯拼湊合成,但梨視頻原創團隊也表示,可以對視頻的真實性負責。
?
目前,餓了么與美團兩大外賣平臺已同步下架了涉及相關原材料的餐食商品。不過對于下架商品數量,以及近日外賣銷售數量是否受到影響,兩大平臺并未披露。
?
“反正我是不敢再點外賣了。誰能告訴我哪些外賣商家****不用速食包?”曾經是外賣重度用戶的金曉丹說,以后還是去餐廳點菜更放心一些。
?
使用速食包商戶或達兩三成
?
記者在美團、餓了么兩大外賣平臺搜索,幾乎沒有商戶提示自己的菜品使用了速食包。但是真實情況究竟如何呢?
?
“外賣平臺至少得有兩三成商戶在部分菜品中使用過速食包,而且近年來這一規模還在擴大。”一位曾就職外賣平臺的中層管理人員告訴記者。
?
記者在淘寶上發現,包括梅菜扣肉飯、香菇滑雞飯、魚香茄子飯等不少速食包,價格甚至低到只有五六元。但這些速食包微波爐加熱幾分鐘,就能被餐廳賣出動輒二三十元的身價。“一方面降低成本增加利潤,另一方面也提高接單速度。”這位管理人員還透露,速食包口味比較恒定,萬一吃出問題,商戶還可以把責任推給生產廠家,所以日益受到商戶的追捧。
?
“有些做煲仔飯之類的快餐企業,進入上升期后的**選擇就是放棄店內現場加工,轉為訂購速食包。靠這個捷徑兩年能新開20家店,假如全是店內現場加工,成本得多高呀?”另一位餐飲從業人士告訴記者,經營者使用速食包的行為超出了一般大眾的消費認知,也成為商家的“**隱私”。但截至目前,食藥監部門對速食包的使用沒有任何明確說法,兩大外賣平臺也難以要求商戶主動公示。他建議,除了明廚亮灶的要求,監管部門應該出臺新規,要求外賣平臺商戶必須公布使用食材和工藝的詳情。
?
他提醒市民,現階段要想遠離速食包菜品,*簡單的方式是先去實體店體驗,通常付款后十分鐘內就能出餐,店內又看不到大鍋急炒場景的,很可能就是用了速食包。對于店面難尋,或者幾乎沒有堂食的平臺商戶更要格外警惕。
?
速食包不明示侵犯知情權
?
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副主任趙占領律師表示,餐飲商家能否使用速食包,目前并沒有相應規定,但商家要尊重消費者知情權。生產地、日期、質量、規格、加工工藝等都需要商戶明確告知,否則會誤導消費者,以為餐品都是現場制作的。
?
北京觀道律師事務所主任朱金元律師分析,相比現場制作,速食包增加了食品受到污染的機會,因此更需要遵守食品安全相關法規。他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 食品安全法》中規定,對于使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或者生產經營腐敗變質、污穢不潔等食品的企業,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可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看著處罰力度不小,但是在實際執行中,基本都是處罰當批次產品,而不會溯及既往,所以違規違法企業很難傷筋動骨。”他認為,提高處罰力度才能有效打擊食安違法現象。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