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單位實施了“明廚亮灶”,可隨時查看后廚操作情況。 ?
記者18日從清新區獲悉,截至目前,該區共有食品生產經營單位6446家,食品安全總體形勢穩中向好,已連續十幾年保持較大食品安全“零事故”。近年來,為進一步守衛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該區正在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區。如今,創建實效如何?群眾食品安全保障如何?記者進行了了解。
?
完善三級監管體系增強食品安全監管效能
?
民以食為天。如何保證食品安全“入口”?近年來,清新區完善三級監管體系,按照食品安全“黨政同責”的工作要求,及時調整區食安委成員,由區長任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各鎮成立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落實安全隱患排查、宣傳教育、組織聯合執法等各項工作;充分發揮各村(街道食品安全協管員的“前哨”作用,深挖食品安全違法違規線索。
?
在三級監管制度**下,清新區加大食品抽檢力度,做好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該區共完成廋肉精監測4950份,檢出率為0;完成食品監督抽檢2492批次;完成生產基地、超市蔬菜和水果農藥殘留快速檢測3455批次,完成農貿市場農產品檢測任務36696批次,檢測合格率達到99%。
?
此外,該區堅持問題導向,采取部門聯動機制,每年組織開展“農藥市場專項整治行動”、農村食品安全治理、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治理,以及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等專項治理。今年以來,累計出動執法人員20105人次(含農業執法人員4229人次;檢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16429家次;立案查處食品案件206宗,移交公安機關食品安全案件9宗。
?
實施“明廚亮灶”
針對食品安全量化分級
?
為保證群眾飲食安全,今年清新對轄內餐飲行業整體水平進行了提升,尤其是對餐飲單位實施“明廚亮灶”。據統計,目前,清新共有2358家餐飲單位實施了“明廚亮灶”,整體覆蓋率達88%,中心城區覆蓋率達95%。
?
同時,清新區還通過政府補助的形式,以“防蠅、防塵、防鼠”三防設施和污水排污管道為整治重點,改造城區主干道小餐飲單位500余家。
?
值得注意的是,清新區今年還對太和鎮環城路作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街進行打造,對示范街內的餐飲服務單位全面實施“明廚亮灶”和食品安全量化分級工作,街道內所有餐飲服務單位以視頻監控式、透明玻璃式,向消費者公示食品加工操作、餐飲用具清洗等重點環節。
?
同時,該區通過監督檢查情況評定各餐飲服務單位的食品安全量化等級,良好的A級、中等的B級、一般的C級,并以笑臉形式公示,目前,清新區正在以示范街為引導,在全區全面鋪開對餐飲服務單位進行食品安全量化等級評定,讓消費者“尋找笑臉”就餐,確保群眾餐飲安全。
?
公示快檢結果
每月檢測目標數千批次
?
細心的市民可能會留意到,在清新區振興等多個農貿市場的農貿市場食品安全監督公示欄上,每天都會公示有各種批次的蔬菜、水產品檢測“黑板報”。在該市場購買的農產品是否安全,情況一目了然。
?
從去年開始,清新區開始在全區13家農貿市場開展“農貿市場2000家食用農產品快檢工作”的省級民生實事工程,給包括振興農貿市場在內的13家市場配給農貿市場快檢設備和配給檢測試劑進行自檢。從今年5月起,為保證檢測數量及質量,清新區還聘請了第三方檢測服務公司,每月每家市場完成260批次的檢測目標,檢測數據每日上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系統,并在每個市場進行結果公示。
?
18日上午8時45分許,記者在振興市場看到工作人員已經開始對市場內的農產品進行隨機取樣。隨后,工作人員將樣本帶回市場檢測室進行檢測。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檢測樣本15分鐘之內就可以得到結果,檢測結果在當天上午10時前在市場進行公示。
?
據統計,清新區今年以來共完成快檢總數36696批次,其中蔬菜為33826批次、水產為2612批次;不合格為102批次,其中蔬菜為90批次、水產為12批次;不合格蔬菜處理408.41公斤,不合格水產處理13.88公斤;合格率為99.72%,其中蔬菜為99.73%、水產為9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