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 廣東 調查總隊發布報告顯示,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吹響了農村改革的號角,廣東的 畜牧業發展迎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近年來“ 中央 一號文件”持續聚焦“三農”,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持續加大,廣東深入貫徹落實,實施了一系列扶持畜牧業發展的政策,促進了畜牧業快速持續健康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產能與質量均穩步提升
?
報告顯示,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省畜禽產品產量明顯增加。2017年廣東豬 牛羊肉產量達284.00萬噸(其中豬肉277.96萬噸,與改革開放初期的1978年相比增長了5.9倍(豬肉為6.8倍,年均增長4.5%(豬肉為4.9%;牛奶產量13.88萬噸,比1978年增長了7.4倍,年均增長5.5%;禽肉產量151.73萬噸、禽蛋產量38.50萬噸,與1985年比較(此前未統計,分別增長了3.9倍和2.1倍,年均增長分別為4.9%和3.4%。
?
畜禽存出欄量穩步增長。2017年廣東生豬出欄3712.00萬頭、年末存欄2132.82萬頭,分別比1978年增長了2.9倍和7.7%,年均增長3.4%和0.3%。家禽全年出欄量108703.32萬只、年末存欄量37692.13萬只,分別比1995年(此前未統計增長40.1%和62.8%,年均增長1.5%和2.1%。廣東生豬家禽生產在經歷了2007年至2010年的較快增長階段后,開始步入產能穩步發展、質量逐步提升階段。
?
畜禽生產方式持續優化
?
報告顯示,從生產方式來看,畜牧業生產由家庭分散型養殖加速向規?;a業化經營轉變,養殖模式持續優化。據農業部門統計,2016年廣東生豬出欄1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戶(場46805家,占全部生豬養殖戶(場6.4%;對比2006年(此前未統計,規模養殖戶(場數量增長20.0%,占比上升4.6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散小養殖戶逐年遞減,至2016年末,生豬年出欄50頭以下的散小養殖戶(場有68.25萬戶,比2006年減少144.12萬戶,減幅近七成。近十年以來,規模養殖生豬出欄量占全省比重在七成以上、家禽出欄量在八成以上。
畜禽養殖由珠三角向粵東西北轉移
?
報告顯示,隨著廣東畜禽產業化進程顯著加快,逐步形成了以資源為基礎,以市場和環境功能區劃為導向,以提高畜禽養殖效益、降低污染排放為目標的總體布局,畜禽養殖由珠三角加速向東西兩翼粵北山區轉移。據主要畜禽監測調查,2017年珠三角地區畜禽肉產量比2007年僅增長1.5%,而粵東西北地區則增長17.9%;珠三角地區占全省肉類產量比重由2007年的22.3%下降到2017年的19.8%,粵東西北地區則由77.7%上升到80.2%。從生豬存欄占比來看,珠三角地區占全省比重由2007年的20.2%下降到2017年的16.8%,而粵東西北地區則由79.8%上升到83.2%。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