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對于飲食的要求也逐漸從簡單的“有得吃”和“吃得飽”提升到了更高的層面,很多居民開始關心起營養與健康問題。
?
多年來,廣西疾病 預防控制中心對居民營養與健康進行了系統的監測及 調查研究分析,并于近日出版《廣西居民膳食營養與健康狀況報告(2010-2015年》。報告顯示,近年來廣西居民膳食營養狀況有所改善,但居民不良生活方式有增無減, 膳食結構仍不合理,營養與行為生活方式相關的慢性病增長迅速。
?
簡單來說,就是吃得多了,動得少了;吸煙喝酒多了,維生素攝入偏少了。超重肥胖、“三高”等病例越來越多。
A “吃”的調查:營養不良少了,肥胖多了
?
“每次想起小時候那種想吃肉的感覺,就覺得很心酸,所以我基本上頓頓都給孩子買肉吃。”南寧市民周先生回想起小時候的日子,仍有“心理陰影”。“長身體就需要吃肉,有時候肉菜多了,也就把青菜忘了。”當記者向周先生問起家里吃蔬菜的頻率時,周先生有些答不上來。
?
與周先生這些中年人形成對比的是年輕人群。今年26歲的楊女士告訴記者,有時候為了減肥,每天以蔬菜、水果為主食,有時候甚至不吃飯。
?
這此都從側面折射出我區居民飲食結構現狀:近年來,廣西人吃得挺“飽”,但仍不夠“好”。
?
以2012年為例,廣西居民蛋白質的攝入量較均衡,為每天73.8克,高于全國攝入量水平;脂肪平均攝入量為每天70.3克,稍低于全國水平;碳水化合物攝入量為271.3克,稍低于全國水平。總體來說,三大供能營養素充足,但是比例不合理,脂肪供能比例超過30%,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過低。
?
其中,優質蛋白質來源于動物性食物比例從2002年的37.4%上升到2012年的49.1%,但優質蛋白質來源于豆類的比例從9.5%下降為4.2%,也就是說,“吃肉”明顯增多,喝奶、吃蛋類食物比例偏低。
?
正因為吃得“好”了,廣西全人群營養不良(僅包括生長遲緩率和消瘦率、低體重率總體呈下降趨勢,從1959年的32.5%,下降到2012年的10.7%。
?
但這也導致了廣西的“胖子”多了。其中,18歲及以上成年人群超重率26.2%,肥胖率7.0%。每100個6歲以下的孩子,就有4個是超重的;每100個6-17歲的孩子,就有超過5個是超重的。
?
廣西是全國有名的瓜果之鄉。值得一提的是,吃蔬菜和水果的廣西居民可不少,蔬菜攝入量從2002年269克上升到2012年的313克,高于2012年全國平均水平20%;水果攝入量從2002年42.5克上升到140.5克,高于2012年全國平均水平的245%。
?
B 不良習慣:10人里有4人喝酒
?
廣西部分人群膳食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在部分人群脂肪、鹽、肉類攝入過多,蔬菜水果、豆類奶類攝入過少,這種膳食結構不僅容易導致鈣、鐵和維生素A、D等微量營養素攝入不足,也更容易導致慢性病的發生。
?
此外,雖然吃得“好”了,可動的人少了。根據調查,我區居民的體力活動總體減少,出行方式步行比例由2002年的81.8%下降至2012年的45.3%。
?
“吃”與“動”的不平衡,讓“三高”等患病率有所增加。廣西2010-2015年監測周期顯示,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27.9%,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5.2%。雖然“三高”中的成人糖尿病和血脂異常的患病率低于全國水平,可較2002年仍有大幅上升。
?
其中,飲酒對罹患慢性病的風險增加尤為明顯。
?
據統計,廣西居民飲酒率從2002年的25.4%上升到2012年的38.3%,其中男性為62.8%,女性為18.1%,城市居民飲酒率為27.9%,農村居民飲酒率為47.7%;廣西居民各酒精飲料消費主要以啤酒和米酒為主,消費率分別為20.7%和18.9%。
?
據調查顯示,廣西部分農村地區痛風患病水平可能正在快速上升,過量攝入肉類和飲酒正是主要危險因素。專家表示,每日食用肉類100克以上,痛風患病風險開始上升,每日食用50克動物內臟患痛風的風險相比每日食用小于25克的人增加近6倍。而每天酒精攝入量大于25克時(相當于1.5瓶啤酒或50克高度白酒,痛風患病危險開始增加,酒精攝入量大于40克/天時,患病危險將大幅提高。
?
因此,專家呼吁,要在基層大力宣傳良好的飲食習慣和預防痛風的膳食知識,堵住痛風發病的入口。
?
C 長壽密碼:百歲老人“三高”低
?
對于外地人來說,廣西巴馬有著長壽之鄉的美譽。而在整個廣西,如今已有了將近30個長壽之鄉,這些長壽之鄉的百歲老人是怎么吃的?長壽有著哪些營養密碼?
?
在專家的抽樣調查中,發現了幾個有意思的數據:女性多。廣西百歲老人以女性為主,占83.8%;耳朵長,百歲老人的耳長平均達到6.9cm,66.5%屬于耳大有耳垂的情況;心臟好,據統計,長壽老人的脈搏、收縮壓、舒張壓、高血壓患病率與其他年齡組無差別,尤其舒張壓還處于較低水平;不肥胖,百歲老人的消瘦率*高達到51.2%,貧血患病率75%。百歲老人甘油三酯、膽固醇升高率分別為8.1%、1.2%,低于其他年齡組,但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率稍高于其他年齡組,說明百歲老人總體血脂情況處于一個較為良好的狀態。
?
這樣的健康狀況,長壽老人們有哪些吃的秘訣?專家表示,百歲老人及長壽的非百歲老人谷類平均每標準人日攝入量為378.8克、蔬菜為277.8克、水果為44.5克、肉類為73.9克、魚蝦為14.8克、蛋類為19.7克、奶類為12.9克、豆類為33.8克、堅果為4.1克。雖然隨著年齡越來越老,長壽老人們吃的谷類、蔬菜、堅果類食物少了,但喝奶卻多了。
?
在廣西不少長壽之鄉,當地居民都有喝油茶的傳統,這些少數民族的特色飲食對營養健康是否有影響?專家對恭城瑤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等縣居民進行了抽樣調查,發現居民油茶的營養成分中茶多酚含量達100mg/100mL,鈉離子含量達到327.00mg/100g。油茶地區居民膳食鹽攝入為12g/d,遠高于廣西平均水平8.7g/d,但是糖尿病患病率為1.4%、血脂異常率為24.9%,均低于廣西平均水平。
?
D 廣西方案:吃得健康要宣傳
?
如何根據廣西居民的營養與健康狀況,給大家一個更好的“吃”的建議,讓廣西人更健康長壽?
?
據調查數據,營養知識的匱乏已成為威脅居民健康的主要問題之一,而開展大眾營養健康知識傳播,實施適宜的營養干預技術手段,是遏制這些疾病進一步蔓延的有效策略之一。
?
專家建議,要引導全民樹立正確的營養觀。引導居民進行科學食物消費和建立合理的膳食結構,大力宣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寶塔,引導居民堅持糧谷類食物占適宜比例的膳食結構。結合廣西食物資源和飲食習慣,結合傳統食養理念,編寫適合于廣西不同人群的居民膳食指南等營養、健康生活方式科普宣傳資料,把膳食營養科普信息傳播到到更多的人群中。
?
與此同時,讓主管部門和醫生更懂營養。根據地區特色規劃國民營養計劃廣西方案、根據廣西地區、民族特色開展相關營養監測項目,推進制定本地區特色膳食營養指南。針對重點人群、重點領域開展營養干預,以達到相關食物攝入量標準、營養不良控制目標,以及有效預防和控制與膳食攝入不合理相關慢性病的發生與發展,促進營養健康產業的發展。
?
目前,家庭醫生和社區居民健康檔案管理正在慢慢推廣到基層。專家建議,醫務人員要掌握正確、科學的營養知識和保健知識,并通過完善居民健康檔案,進一步提高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知曉率和控制率,逐步把貧血、兒童生長遲緩等營養不良問題也納入居民健康檔案管理,科學引導居民選擇科學合理的膳食結構,讓營養健康的概念遍及百姓社區的朋友圈,真正提高健康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