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專家:田靖博士,原成都軍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治醫師
本文審稿:陳海旭博士,副研究員,解放軍總醫院南樓臨床部、老年疾病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老年醫學研究所
?
日前,柳葉刀(The Lancet刊登了一篇飲酒負擔相關的論文,稱:
?
全球2800萬人分析證實, 酒精攝入,根本就無“安全”可言!
?
這對于之前健康指導原則中“少量飲酒有益健康”的觀點是一個強烈的沖擊。
?
飲酒一滴就可能損害健康?
?
全球人均酒精消費量可以換算為:女性每日7.3g純酒精,男性每日17g純酒精。
?
之前研究普遍認為,低中劑量飲酒對缺血性心臟疾病、糖尿病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對健康有益。
該論文使用的研究方法
?
本項研究通過對694項酒精消費數據以及592項飲酒危害的回顧性研究結果進行整合,以加權相對風險曲線的統計方法預測后發現,每日飲酒量低至0時,對應的健康風險才可能為0,因此提出“飲酒不論量多量少都能影響健康”的結論。
該論文的結論
?
然而,該結論針對的是每日飲酒的人群,并且只是相關性分析預測,并非直接因果關系。
?
本研究的重點是提示人們關注飲酒帶來的風險,特別是在酒精消耗較高的人群中(如俄羅斯加大力度控制酒精攝入,而我國絕大多數群眾沒有每日飲酒的生活習慣,因此也不必過度恐慌。
飲酒可能增加癌癥風險?
?
文中強調,交通事故和酒精濫用、酗酒等因素,在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是15-49歲男性致死的兩大主要原因。
?
50-80歲人群中,癌癥成為飲酒相關致死的主要原因,并且癌癥風險隨著飲酒量的增加而加大。
?
80歲以上人群中女性的致死因素主要是出血中風和高血壓心臟病,男性致死原因主要為癌癥。
?
發展水平較高的區域醫療條件好,降低了肺結核等死亡率較高的疾病發生率。同時,這些區域飲酒人數和酒精消耗增加,酒精的危害也就更凸顯出來了。
?
然而,疾病的產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癌癥發展也是伴隨著人體衰老的復雜過程,飲酒等單一因素并不能完全決定癌癥的發生和發展。
?
怎樣飲酒才算合理、健康?
?
飲酒對機體的影響通過酒精在人體的蓄積作用、急性中毒損傷,以及因酒醉導致的自殘和暴力事件等引發。然而,這些影響也與飲酒量、飲酒的方式等各種因素相關,合理飲酒,保持愉悅的心情,會抵消飲酒對健康造成的傷害。
?
科學飲酒應該注意:
?
1
?
喝酒臉紅的人群應少量喝酒或者不喝酒,健康人群偶爾飲酒并適量喝酒,不把每日飲酒當成必修課,偶爾小酌,不酗酒。
?
2
?
注意飲用酒的品質,盡量選擇糧食釀造酒,少喝或者不喝酒精勾兌酒,避免出于保健目的長期大量飲用藥酒。
?
3
?
服用某些抗生素和抗菌藥物、鎮靜催眠藥、解熱鎮痛藥、降糖藥時應避免飲酒,以防產生不良反應,甚至危及生命。
?
4
?
避免空腹飲酒,同時進食一些肉類或者乳制品,以減少酒精對胃壁的刺激和酒精的吸收,注意補水加速酒精排泄。
?
5
?
飲酒后可服用蜂蜜水,醉酒時需要妥當照顧,注意人身安全,必要時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