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 食鹽里有種可怕的 添加劑—— 亞鐵氰化鉀,在 烹飪時,會分解成氰化鉀這種劇毒物質。”近日,網上流傳這樣一條消息。對此,揚州 鹽業專家證實,亞鐵氰化鉀在國內外都是一種合法的 食品添加劑,加入后能防止食鹽結塊,長期食用并不會給人體帶來傷害。
?
添加了亞鐵氰化鉀的食鹽安全嗎?
亞鐵氰化鉀是一種合法的抗結食品添加劑
?
“亞鐵氰化鉀是國內外廣泛使用的食鹽抗結劑。”江蘇省蘇鹽連鎖有限公司揚州分公司總經理丁如明介紹說,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及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歐盟都允許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在我國現行的GB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允許其在“鹽及代鹽制品”中可作為抗結劑使用,用于防止食鹽結塊,*大使用量為0.01g/kg。“在食鹽中添加亞鐵氰化鉀,只要是在標準規定的范圍及使用量之內都是安全的。”
?
據了解,由于食鹽容易吸濕結塊,為了方便日常烹調時的使用及生產時能準確定量包裝,食鹽的生產工藝中需要添加抗結劑。由于亞鐵氰化鉀相較于其他抗結劑具有溶于水,不改變食鹽色澤等優點,所以作為食鹽抗結劑使用廣泛。
?
那么,亞鐵氰化鉀加熱是否會分解出氰化鉀?針對多年來“亞鐵氰化鉀會產生氰化鉀危害健康”的謠言,根據國家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食品副主任、食品安全專家鐘凱解釋,“亞鐵氰化鉀”和“氰化鉀”從化學性質上不是一種物質,亞鐵氰化鉀中的鐵和氰化物之間結構穩定,只有在高于400℃的情況下才可能分解產生氰化鉀。據了解,平時做飯做菜時,由于有水和油的存在,烹調溫度一般在300℃以下。如超過400℃時,飯菜中的有機物會炭化成焦糊狀,這時飯菜本身已不能食用。因此在常規烹調情況下,亞鐵氰化鉀分解氰化鉀的可能性*小。
揚州人偏愛江蘇地產鹽
淮鹽市場占有率達90%以上
?
今天,記者來到市區一家大型連鎖超市。在一個調味品的貨架上放著低鈉鹽、海藻碘食用鹽、精制食用鹽等不同包裝、牌子的鹽,共有10多種,均為國產食鹽。這些食鹽中,有10種的外包裝顯示添加有亞鐵氰化鉀,另有2種食鹽顯示添加了“檸檬酸鐵銨”(常見的食鹽抗結劑。
?
在市區一家進口超市,貨架上發現5種進口食鹽,其中有2種海鹽都標明含有亞鐵氰化鉀。
?
據了解,目前,江蘇地產鹽“淮鹽”品牌占到銷售的90%以上。“揚州人更偏愛江蘇地產鹽。”該超市經理表示,有時候淮鹽一上貨價就被市民購買一空,對品牌的信任度很高。
?
“今年我們江蘇鹽業還開發了‘天然三零食鹽’,采用了瑞典的進口設備和德國的工藝,系全國首創‘零加碘、零抗結劑、零添加’,每五噸普通鹽中精選一噸‘天然三零食鹽’。”丁如明說,目前,256克天然三零食鹽的售價雖略高于市場的其他品種,但銷售一直呈上升趨勢,說明現在人對食鹽健康越來越重視。
?
揚州人口味偏重
專家:可偏向選擇低鈉鹽、健康鹽
?
據*近一年食鹽銷售數據顯示,揚州人均消費食鹽約為4.48公斤,相較于世界衛生組織倡導的每人每天鹽攝取量6克來說,揚州居民的平均日攝入食鹽量仍明顯超標。總體看,揚州人的口味還是有點兒偏重。
?
近年來,數據顯示,揚州人每年消費低鈉鹽量在逐漸增加,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低鈉鹽?“老百姓平時吃的普通鹽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如果攝入過多的食用鹽,體內鈉離子數量會顯著增加,一方面導致血管壁增厚,官腔狹窄,外周阻力加大;一方面導致血管的敏感性增強,引起血管收縮,外周阻力增加,導致人體血壓升高。”蘇北醫院主治醫師陳蘇平說,低鈉鹽中,氯化鈉含量降到70%左右,同時增加氯化鉀,起到有效的平衡作用,意義在于健康攝入的同時,還起到“減鹽不減咸”的效果。“總體來說,揚州人吃鹽的總量在減少,市民可偏向選擇低鈉鹽、健康鹽。”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