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是中國人餐桌上常見的一道美食,夏季雨水充沛,越來越多的蘑菇撐起小傘冒出地面。廣西疾控中心就此發出消費提示,7—8月是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高發期,市民不要采摘、購買和食用野蘑菇,以免發生誤食中毒。
?
毒蘑菇又叫毒蕈,據有關資料統計,世界上食用菌種類有2400種,毒蕈約1000種,我國已知的有毒蘑菇種類有400多種,全國分布廣泛,其形狀特征和普通蘑菇并無太大差異。
?
廣西疾控中心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與評價所專家提醒,目前沒有直觀鑒別毒蘑菇的方法,民間雖流傳各種鑒別方法,比如毒蘑菇色彩艷麗、有分泌物、形狀怪異等,但實際上一些劇毒蘑菇與食用菇外形相似,通過肉眼和經驗難以辨別,*易誤采誤食而引起中毒,因此這些民間方法并不十分有效,毒蘑菇鑒別需要專業人士和設備來完成。
?
專家認為,增強防范毒蘑菇中毒的意識,不食用不認識的和沒有經過安全證實的野蘑菇,是預防毒蘑菇中毒的關鍵。從根本上預防毒蘑菇中毒要做到“五不”:不采、不買、不賣野生蘑菇,不食來源不明的蘑菇,不輕信民間各種小妙方。
?
一旦發生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是馬上停止食用,其次是吃到嘴里的馬上吐出來,再次是吃到胃里去的,要想辦法吐出來(自行催吐方式:可服用大量溫鹽水,然后用手指刺激喉嚨促進嘔吐,吐出來后就趕快到醫院找醫生。*后,要明確有共同進食毒蘑菇史的未發病人群,必要時可進行催吐、洗胃或清腸,以清除胃腸道尚未吸收的毒物。
?
疾控專家提醒,一種毒蘑菇中可能含有多種毒素,一種毒素又可能存在于多種毒蘑菇中。毒蘑菇的主要毒素有:胃腸毒素、神經精神毒素、血液毒素、原漿毒素等。毒蘑菇中毒的臨床表現因進食的毒蘑菇種類及其所含毒素不同有很大的差異,一般分腸胃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臟器損害型(肝、腎等。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