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7日下午,作為全國食品安全周重要主題活動之一的“食品安全謠言治理行動”啟動。《2017年食品謠言治理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同時發布。報告顯示,微信已經成了食品謠言主要的傳播地。而東部沿海城市食品謠言的傳播速度更快、范圍更廣。 ?
微信成食品謠言主要傳播地
?
“塑料紫菜”、“棉花肉松”、“楊梅注膠”……2017年形形色色的食品謠言,讓不少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產生了額外的疑慮。《2017年食品謠言治理報告》發布,依托于中國健康傳媒集團食品藥品輿情監測中心創建的食品藥品謠言數據庫。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7月,謠言數據庫中積累的謠言及數據已超過5萬條。其中,2017年與食品謠言相關的信息達1.7萬條。
?
報告對2017年食品謠言的傳播渠道進行分析后發現,傳播*多的渠道是微信,占比高達72%;其次是微博,占比21%。
?
而小視頻成為食品謠言傳播的主要形式。通過小視頻傳播后,可視化的制作過程也讓謠言的可信度大大提升。強烈的視覺沖擊、冷酷的剪輯包裝風格讓公眾更容易受到謠言的影響。
?
從地域分布特征來看,報告顯示,食品謠言常引發跨地域跟熱點的情形,導致謠言傳播“此起彼伏”。例如“棉花肉松”謠言*早起于廣西賀州,緊接著安徽肥東、浙江永康、山東青島、江蘇宿遷等地紛紛效仿。*終導致“棉花肉松”謠言事件在全國范圍內頻發。
?
節令食品上市時是謠言高發期
?
食品謠言中占比排名前五是水果、肉及肉制品、水及水制品、米、面。其中,水果類占19%,肉及肉制品占16%,水產及其制品占14%,米面糧油占13%,蔬菜占10%。排名前五的食品謠言占比近7成。
?
而報告還顯示,每當時令食品大量上市時,有關的謠言就會死灰復燃并在網絡上廣泛傳播。而造謠者通過對以往出現過的謠言進行“掐頭去尾”、“添油加醋”、“改頭換面”、“信息模糊化”等處理,把舊謠進行全新包裝,編纂成新的謠言。
?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指出,在東部沿海城市食品謠言的傳播速度更快、范圍更廣。與全國其他地區相比,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高,通訊較發達,接觸社交媒體等新鮮事物較多,因此,謠言的波及范圍更廣,公眾受擾頻率也更高。
?
治理食品謠言要打組合拳
?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表示,近十年以來,我國食品安全取得重大進步是有充分依據和數據的,但是,廣大消費者仍然對食品安全很擔心。陳君石認為問題出在溝通交流不夠,科學傳播不夠,從而導致消費者缺乏信任。他表示,目前自媒體謠言頗多,傳播力度強大,正確的對策是用科學的聲音占領輿論陣地。*近一兩年,食品安全輿論環境逐漸好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各有關部門和各大互聯網平臺都加大了力量打擊謠言。
?
2017年7月26日,國務院食安辦、公安部、原食藥監總局等10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食品安全謠言防控和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定義“凡沒有事實根據或者缺乏科學依據的食品質量安全信息均可判定為食品安全謠言”,監管部門要留存證據,追蹤信源。
?
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明珠表示,希望各方能夠借助“食品安全謠言治理行動”這個平臺,探索綜合運用法律、道德、教育、傳播、科技等手段,在食品安全謠言治理方面拿出“新招式”、打出“組合拳”,讓真相跑贏“謠言”。
?
據不完全統計,去年以來針對制造與散播謠言者刑事責任4人,行政拘留60人,經濟賠償4人,禁言1人。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