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17時許,穿著印有“真功夫”字樣的外賣人員從赤崗一街24號樓一樓拿出外賣,開始送餐
真功夫外賣點隱藏在老舊居民區單元樓一樓(紅圈處
?
三四十元一份的真功夫 快餐,竟然來自老舊小區的民房?近日,有市民向羊城晚報報料稱,知名快餐品牌真功夫有門店涉嫌“掛羊頭賣 狗肉”—— 消費者在餓了么、美團等外賣平臺上訂的快餐,理應來自真功夫登記注冊的正規門店,但實際上卻有可能出自深藏民宅的外賣小加工點!
?
記者 調查發現,這樣的外賣點不僅存在,而且隱藏得*好。此外,真功夫在外賣平臺上僅提供“商家自送”配送方式,消費者和平臺方很難發現個中玄機。
?
實地探訪
送餐員身穿真功夫工裝
?
“這家所謂的真功夫快捷點,已存在相當長一段時間。有時有些飯菜到下午已經變味(還會繼續賣。”報料人自稱是一名真功夫員工,不堪良心譴責才選擇向媒體報料。
?
根據報料人指引,羊城晚報記者來到了一個外賣加工點——位于廣州海珠區赤崗一街24號的一個開放式老舊居民區單元樓一樓。與寬敞明亮的真功夫門店不同,這家外賣點十分簡陋,陽臺對外敞開,并在陽臺處開了一個門,供人員進出。門口還正對著三個大垃圾桶,蒼蠅在上面亂轉。透過窗戶,記者看到房間里擺放著破舊的衣柜,墻壁污濁,未見任何餐飲許可證照。在房屋周圍,記者并未看到和真功夫有關的標識。
?
隔壁士多的老板告訴記者,那一家就是“真功夫”,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
?
中午12時許,一名身穿真功夫員工服裝、配備真功夫送餐箱的外賣送餐員抵達該點并進入房中。片刻之后,這名送餐員拎出打包好的飯菜,放入箱中后出發。記者留意到,黃色打包袋上清晰印有真功夫標識,并訂有白色紙質訂單小票。隨后,另一名外賣送餐員出現,同樣的穿著打扮,同樣進屋取餐、送餐。如此往復,一個多小時中,兩名送餐員往返十余次配送訂單。
?
記者親證
正規店下單居民點配送
?
這些訂單送被到哪去?
?
當天,記者尾隨外賣送餐員了解情況。其中一名送餐員裝好外賣后,**前往附近一家大型社區元邦明月園。在小區門口保安處登記后把外賣送了進去。然后,送餐員又前往下一個送餐點。這次送往附近一家名為合晉帝苑的酒店。送餐員把外賣放在酒店前臺后就離開了。
?
記者聯系到了該外賣的下單人周女士。周女士告訴記者,她的真功夫外賣是從餓了么平臺“真功夫(客村”店訂購的,花費約40元。
?
為了進一步核實情況,記者分別從餓了么和美團外賣平臺,下了兩張與周女士同樣送餐地址和套餐內容的訂單。下單后不久,另一路在居民區外賣加工點外蹲守的記者發現,送餐員已裝好套餐準備出發。大約五六分鐘后,這名送餐員把套餐交到了在酒店等待的記者手中。他跟記者核對了電話、姓名等信息,并肯定“這就是真功夫的套餐”。
?
關鍵環節
店家僅提供“商家自送”
?
記者隨后又在居民區外賣點附近上網點了另一份真功夫快餐,盡管同樣是從“真功夫客村店”下單,但這次外賣的小票上,其商家聯系方式與此前該居民區外賣點送出的有所不同,從居民區送出的餐,小票*下方的商家聯系方式處被貼上了一層膠紙,上寫“如有任何問題請致電給我們:188****0448”。
?
調查還發現,普通消費者和平臺方很難發現其中的玄機,因為在配送方式上,真功夫選擇的是商家自送,而不需要第三方送餐員。餓了么和美團外賣回復羊城晚報記者稱,平臺上的商家確實可自行選擇配送方式,比如蜂鳥配送、美團配送、商家自送等。對于商家自送,平臺監管主要是“跟蹤用戶訂單,監督訂單到達時間,對用戶的投訴保證跟進處理”。對此,有餐飲店負責人告訴記者,平臺方對他們的監管主要是核實資質、核實門店地址、監督處理外賣投訴等,選擇自送的商家是否會從其他地方發貨,平臺方未必知曉。
?
官方客服
被曝“問題店”是加盟店
?
會不會是山寨真功夫所為?
?
在餓了么平臺上,周女士和記者下單的這家“真功夫(客村”門店介紹中表示:“真功夫是一家中國快餐行業前五強中僅有的本土品牌”。銷售數據顯示,該店一個月賣出了近1700單。如果按照每張訂單40元計算,僅餓了么平臺,這家真功夫的外賣營業額就達到7萬元左右。但該店的評分只有4.4分。在不滿意評價中,有用戶表示,17時許點的牛肉湯套餐,“湯都變質了,牛肉也不是那個味”。
?
記者查詢發現,真功夫客村分店登記的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地址均為“愉景商業廣場”,在該廣場確實有一家真功夫門店。
?
事后,記者撥打了真功夫的400客服電話,客服人員查到了記者的訂單,表示客村分店是一家加盟店,如果有問題要打店里的電話,而客服人員提供的電話號碼,正是居民區那家外賣加工點188開頭的手機號碼。
?
羊城晚報記者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查詢發現,廣州真功夫快餐連鎖管理有限公司客村分公司的營業場所中,并未包含此配送點。而在“天眼查”上,這個居民區外賣點也沒有任何公司信息。
?
監管部門
實體店應與網上公示情況一致
?
廣東省食藥監有關負責人介紹,利用互聯網提供餐飲服務的,應有實體店鋪并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網上公示的店名、地址、門面、大堂、廚房等圖片應當與實體店一致等要求。“必須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來執行。”該負責人說。
?
記者還了解到,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規定,網絡餐飲服務應“線上線下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