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召開的 北京冬奧會 食品安全動員部署大會上,北京市與來自全國21個省55個地市81個縣的政府 監管部門、基地和企業,共同啟動了食品安全 “區域協作、基地保障、全程監管”工作機制。今后,市民喜愛的“ 小龍蝦”將以湖北省潛江市為起點,經當地政府開展基地監管和 抽檢后,持代表產地身份和安全品質的“一票通”直接進入簋街餐館和大洋路等批發市場。
產銷兩地協作 嚴把食品源頭關
?
據了解,北京作為食品的特大消費型城市和輸入型城市,過去食品安全監管主要是嚴把準入關口,對市場上的不合格食品予以退市下架。下一步,北京將與食品產地政府簽署監管協議,由產區政府從食品生產源頭對食品種植養殖和生產加工環節嚴格日常檢查、監督抽檢,建立合格食品產地準出制度。產銷兩地政府密切協作,從生產源頭和市場銷售兩端對基地、企業開展飛行檢查、聯合執法,對發現的問題風險及時采取市場控制和信用管理措施。
?
此外,鼓勵北京市食品龍頭企業按照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和技術規范在京外設立基地,統一種植養殖投入品使用和管理。京內外共同搭建產銷對接平臺,實行“場廠掛鉤”、“場地掛鉤”、“農超對接”、“農餐對接”,降低成本和市場價格,讓生產者和消費者均得實惠。
?
對接全國21省 全程追溯信用監管
?
記者了解到,北京90%以上的食品靠全國其他省市供應。在本次會議期間,河北省張家口市、唐山市、滄州市、廊坊市,天津市武清區、寶坻區,內蒙古赤峰市,甘肅省武威市,山東省濰坊市、壽光市,吉林省吉林市,湖北省潛江市,海南省海口市,廣西防城港市,遼寧省大連市等食品產地政府結合產地食品品種特點,分別與北京市豐臺區、通州區、朝陽區、海淀區、順義區、東城區政府簽訂了食品安全監管協議。
?
北京市大型食品批發市場、連鎖商超、中央廚房、集體配餐單位與來自全國各地21省55地市81縣的基地企業共同簽署了優質安全水果蔬菜產銷直掛協議500余份,畜禽肉蛋和水產品產銷直掛協議近100份,米面糧油制品產銷直掛協議130余份。
?
對于后續市場的監管,北京市監管部門將與產區政府建立信息共享機制,運用科技手段對基地產品質量安全和運輸狀況進行全程追溯和監控。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基地、企業及其相關產品,將予以退市,通報產區政府,并向社會公示。
面向冬奧會 食品安全迎“大考”
?
近年來,北京市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不斷強化食品安全監管。2017年,北京市重點食品監測抽檢合格率達到了98.8%。據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開展的滿意度抽樣調查中,首都市民對食品安全工作的滿意度達到了86.7%,在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對各省市食品安全考核評價中,北京市連續四年居于全國**。
?
“北京將以舉辦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為契機,利用三年左右時間,實施食品安全‘區域協作、基地保障、全程監管’工作機制。健全完善食品安全全過程治理體系,織密織牢從種植養殖到餐桌消費的全鏈條、全覆蓋防控網絡,確保人民群眾吃得安全放心。” 北京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市食藥監局局長徐志軍在會上表示。
?
根據相關工作計劃安排,到2019年底之前,北京市重點食品的標準化、基地化、品牌化覆蓋率將分別實現果蔬70%、豬牛羊雞肉60%、禽蛋和水產品50%以上。2021年年底,冬奧會舉辦在即,食品生產供應標準化、基地化、品牌化格局將全面形成,基本覆蓋北京市場上的各類食品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