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山西省運城市 食品藥品 監管局召開專題會議,部署全市食品藥品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運城市 食藥監局局長姚蔚在會上表示:“要以創建國家 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為目標,堅持問題導向和底線思維,嚴格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以及后果嚴懲等監管措施,開展清單 管理和靶向治理,收緊源頭風險口子,努力讓監管跑在風險前面。”
?
預防風險 ?排除隱患
?
運城是山西省的食品大市,食品生產企業具有多而小的特點。因此,督促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是監管部門的工作重點。運城市局食品生產科科長王建中介紹,該局在指導企業落實10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圍繞“采購進貨查驗、生產過程控制、產品質量檢驗、產品銷售管理”四大環節,引導企業確立食品安全關鍵控制點和追溯鏈接點,建立食品原產地可追溯管理系統。目前,該市已有178家食品生產企業完成可追溯系統建設。
?
運城市風陵渡經濟開發區東風食品廠是建廠40多年的老食品廠,也是該區*早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員責任追究制度及食品原產地可追溯管理系統的企業。該廠總經理蘇自強說:“由于我們的產品通過溯源二維碼賦上了產品成分、原料來源地、生產日期、檢驗證書、生產總量等食品安全信息,去年我們的產品銷售量較上年增加了50%。現在廠里的產品不僅在省內銷售,還銷往陜西渭南、河南三門峽一帶。”
?
在確定食品安全風險等級的前提下,運城市局科學制定監管計劃,將任務明確到人、分解到月,采取掛圖作戰的方式,對全市65類主要食品存在的196個風險隱患項目進行逐一明確,落實清單管理、對賬銷號。同時,為完善食品生產企業自查管理機制,運城市局還要求各企業自查次數應不少于風險等級對應的監管頻次,強化企業自查,及早發現問題、排除隱患、預防風險。
強化培訓 ?明確重點
?
日常監督檢查是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的重要舉措,有助于發現問題和科學防控風險。為提升日常監督檢查效能,讓檢查人員明白哪些是檢查重點、哪些是問題關鍵,運城市局針對不同縣域、不同品種、不同企業,開展了差異化監督檢查培訓。今年以來,通過開辦“食藥大講堂”等活動,運城市局已先后12次對轄區各縣局業務骨干、基層站所執法人員進行了全方位的培訓,使執法人員更清楚各類型企業的檢查重點、所存在的風險以及風險如何防控等情況。
?
此外,運城市局還堅持“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進一步加大日常監督檢查和行政執法信息公示力度,著力提升食品生產日常監督檢查效果和監管效能。
?
集中整治 ?切中要害
?
自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來,運城市積*探索食品安全風險管理長效機制,堅持以集中整治破解“潛規則”,消除“常見病”,治理“多發癥”,全面規范食品生產加工行為,有效防范區域性、系統性風險。
?
今年4月,運城市局組織各縣局分管副局長和食品生產監管負責人、全市60家包裝飲用水生產企業負責人或質量負責人,召開了包裝飲用水生產企業落實《飲料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7版》現場觀摩會,解讀包裝飲用水生產許可審查要求,要求全市包裝飲用水生產企業對標細則進行整改,促進包裝飲用水質量全面提升。包裝飲用水生產企業垣曲縣潤東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強表示,經過監管部門的上門指導,該公司對包裝飲用水的規范標準有了進一步認識,并及時整改,以確保公司產品質量安全可靠。
?
為進一步提升整治的針對性、成效性,運城市局對全市食品生產環節歷年來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和研判,對共性問題、個性原因進行區分,從而確立整治項目、整治重點、整治方式,特別針對節假日、季節性等不同時令特點,開展突出問題集中整治。通過對風險監測、監督抽樣、投訴舉報等情況進行匯總分析,摸排潛在隱患、把握內在規律,主動開展預防性治理。近兩年來,運城市局在食品生產環節先后開展各類集中整治16次,每次都能切中要害、把準病脈,且成效較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