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 電商消費逐漸成為各大電商巨頭爭搶的新市場,農村居民的購貨渠道也從線下的熟人小店擴展到線上、線下多種購物方式并存。然而,農村的 假冒偽劣產品并沒有因消費方式的變更而消失。
?
隨著時代發展,農村假貨的焦點出現了從“假種子”到“假箱包”的變遷,便捷的互聯網平臺則催生出“家庭工廠”、“出租屋工廠”。南都記者 調查發現,在利益的驅使下,不法團伙以身試法,甚至形成隱秘的制假售假產業鏈。
?
另一方面,因購買力有限,部分農村消費人群將山寨產品視為“替代品消費”;部分商家也罔顧規則,抱著僥幸心理打擦邊球。讓制假售假成為獲得雙向認可的灰色地帶。
?
從“假種子”到“假箱包”
農村假貨經歷變遷
?
脈劫、康帥傅、金尤魚、八個核桃……
?
這些五花八門的“高仿品”常常成為大家調侃農村假貨的話題。事實上,隨著時代的發展,在農村銷售的假冒偽劣商品也經歷了變遷。
?
10多年前,農村假貨多集中于大宗農資產品,如假種子、假化肥、假農藥等;如今則日漸發展為煙酒、日化、家電、服飾等多個領域。
?
而且,農村居民的購貨渠道也從街頭巷尾的熟人小店擴展到大型連鎖超市、互聯網電商平臺,甚至有人嘗試跨境消費等。
?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7年度農村電商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農村地區實現網絡零售額12448.8億元,同比增長39.1%;在實物類產品中,網絡零售額居前三位的依次為服裝鞋包、家裝家飾、食品保健。
?
潛力巨大的農村電商消費也逐漸成為各大電商巨頭們爭搶的新市場。不過,農村的假冒偽劣產品并沒有因消費方式的變更而消失。
?
電子商務具有跨區域、跨人群的屬性,無論城市還是農村,消費者都面臨同樣的購假風險。農村交通不便、信息相對閉塞,以及監管有限、農村居民平均購買力較低等客觀現實,則讓農村成為低劣次產品的重災區。
?
而且,相對于城市較為成熟的電商消費習慣,對更看重熟人關系的農村消費者來說,O2O的線下商店可能還會在相當一段時間里持續。
?
農村的線下商店假貨問題也并不樂觀。2018年1月,有媒體發布了四川眉山市的消費測評報告。報告顯示,眉山有66.67%的用戶在鄉鎮線下超市買過假貨。其中,日化類假貨占70.83%,食品占58.33%,服飾類占37.5%。
?
假煙產銷一條龍
主犯被判刑15年
?
由于運輸成本較高,一些地處偏僻的農村商店一般依賴于縣城批發市場、大型平價超市等傳統渠道,選擇就近進貨,很少能直接對接廠商。
?
這就被制假售假者鉆了空子,以假亂真、以次充好、貼牌銷售等假貨亂象屢見不鮮。其中,既有缺乏分辨能力而“無意”售假的商家,也有以牟利為目的,組織產運銷一條龍的“假貨產業鏈”。
?
在2014年陜西旬陽縣警方破獲的跨省假煙銷售案中,假冒高端品牌的劣質香煙從廣州運輸到西安銷售,涉案金額超過200萬元。
?
犯罪嫌疑人張某義供述,這些中低檔假煙的進貨價只在5- 20元之間,一般以整件(50條方式進貨和銷售,每件獲利500-800元。據他講述,一般來說,買進四五元錢的真煙,拆開包裝,把煙絲重新換裝,即可做成二三十元及以上的高檔煙。
?
犯罪嫌疑人將假煙偽裝成陶瓷、電器、茶葉等物品的外包裝后,通過物流公司運至西安市,然后又通過當地的貨運司機提貨,再轉售給*末端的街道煙酒店。在利益的驅使下,無論是上游的假煙廠商、貨運司機還是下游的經銷商、煙酒店都對制假售假行為視而不見,積*參與。
?
法院審理后認為,6名被告人以非法牟利為目的,明知卷煙為假冒偽劣產品,而長期大量銷售和運輸,其行為均已構成銷售偽劣產品罪。*后6名犯罪嫌疑人被判處多年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其中主犯張某義被罰*重,他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18萬元。
?
“出租屋工廠”制假
社交網絡平臺攬客
?
近年來,通過QQ、微信、電商平臺等互聯網渠道售假的情況也逐漸出現。
?
一方面,互聯網實現了跨區域銷售,無形中為大范圍售假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因為省去運輸和面對面交易的環節,其制假售假鏈條也更加隱蔽。
?
家住天津的張某是個90后,從2015年9月開始在微信上倒賣假煙。他沒有辦理煙草專賣批發零售許可證,也明白這些煙不是真的。然而,他持續在微信朋友圈中發布假冒偽劣的卷煙照片,且附上明顯低于市場價的定價表,通過快遞發往外地。買家可以微信發送品名和數量,然后選擇轉賬、貨到付款等方式。市場價五六百元的**香煙,張某只定價不過百余元。
?
案發后,有買家說,“知道這煙便宜,不可能是真的,購買煙時也沒有問對方是否有煙草專賣許可”。2018年3月,山西省河曲縣人民法院判決張某犯非法經營罪,有期徒刑六個月,并處罰金六千元。
?
便捷低門檻的互聯網渠道,也催生了農村地區“家庭工廠”、“出租屋工廠”出現。除此之外,向農村發出的假貨,還包括假保健品、甚至假藥品,它們則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2015年2月,河南省義馬市某自然村的張某、王某在租用的民房內,雇傭多名工人非法生產、銷售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的性保健食品。他們專門購買了包裝機、膠囊機、洗塵吸水機等設備以及必需的原料,專人負責推銷、生產、發貨等工作,分工明確。
?
王某供述,他們通過QQ承攬業務,快遞發貨,短短10個月的時間,該團伙共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數十萬粒,非法牟利56684元。在生產窩點,當地警方還查獲了含西地那非成分的藥丸和大量生產原料。
?
山寨貨涉品牌侵權
竟獲商家消費者“寬容”
?
在假貨市場中,假冒知名品牌銷售劣質產品的“山寨貨”*為常見。比如,令人啼笑皆非的“金尤魚”調和油、“周住牌”洗衣粉、“八個核桃”等。山寨產品在外觀或設計上與真品高度相似,讓消費者真假難辨。而且,部分山寨貨定價低,更容易侵占低水平消費群體居多的農村市場。
?
不過,除了利益驅使,制假售假屢禁不絕也有一定的深層原因。
?
在采訪中,曾有部分售假商家向南都記者表示對網購平臺打假的不滿。他們竟然認為“吃不死人就不算假貨”,“消費者沒投訴就不算假貨”等。同時,一部分農村消費人群因購買力有限,默認了這種低價的替代品消費,覺得“能用就行”。即使無意買到假貨,也因退換貨程序復雜而選擇“算了”。
?
正是商家和消費者雙向的“寬容”心理,讓部分商家罔顧規則,抱著僥幸心理,行走在制假售假的灰色地帶。而高仿化妝品、高仿箱包、高仿品牌食品,也在縣城、鄉村大行其道。
?
其實,我國法律保護注冊商標的專用權,對特定商標,未經注冊或者未經商標所有人授權,禁止使用;故意混淆,引人誤認為是他人商品或者與他人存在特定聯系的,被視為不正當競爭行為。這些山寨貨既損害消費者的權益,同時其制假售假行為也對被山寨商家構成品牌侵權。
?
今年5月,沸沸揚揚的“山寨德邦風波”再一次將百度送上頭條。4月底,多名網友報料,他們在搜索引擎中查找德邦物流時,遇到了排名靠前的山寨物流公司,結果上當受騙。百度方面事后回應,是“山寨德邦偽造了一份德邦品牌公司的品牌授權書給百度,而百度沒有能夠識別出來這個授權書的真偽。”
?
為了打擊類似“李鬼”,眾多“李逵”們也投入了*大的金錢和精力維權。真德邦回應稱,每年處理的此類投訴案達2000多例。
?
聲音
代表提議:“像治理酒駕一樣打假”
?
今年5月,在2018中國電子商務大會上,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 EO劉強東表示,在老家農村,還有30%的商品幾乎可以說是假貨。而在全國,大量村鎮的商店、便利店充斥假貨,商品價格比北京還貴,讓農村人付出了更高的成本還買了假貨。
?
而在更早之前的3月,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在一次記者會上公開提出“天下少假”的目標。與此同時,今年兩會期間,多名代表委員也對治理假貨問題提出建議,稱“要像治理 酒 駕 一 樣 治 理 假貨”、加重對制假售假的刑罰處罰等。
?
張茅曾透露,去年僅假冒商標侵權商標案件就查處了2.8萬件。在網購的投訴中,五分之一是假冒偽劣產品。
?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朱征夫已連續兩年提交《關于加大對制假售假打擊力度》的提案。
?
同樣是在今年3月,他曾在采訪中表示,“必須推行對從生產端擴大到銷售端、倉儲端、運輸端等范疇的行業禁止的處罰。立法、執法、司法三方聯動,加大制假售假行為的刑罰力度,才能從源頭上治理假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