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的真假問題,我們消費者怎么會知道呢?” ?
在不少大型超市的蔬果銷售區,除了普通散裝蔬菜,還有專門的有機蔬菜。
?
它們往往被貼以“無污染”、“高品質”和“營養豐富”的 標簽,被封為蔬菜中的“貴族”,其 價格也要比普通蔬菜貴出近十倍。
?
近日,央視曝光了一批“假有機蔬菜”。人們驚訝地發現,那些價格不菲的“貴族菜”,有一些竟是冒牌上市的普通蔬菜。
? ? ? 價格超普通蔬菜近十倍,有機蔬菜真的這么值錢?
?
普通蔬菜與有機蔬菜價格對比 中新經緯張哲 攝
?
隨著有機蔬菜市場的不斷擴大,人們對有機蔬菜的認知從*初的健康、無公害,變為如今的價格高昂。一覽蔬果超市標價可以發現,比普通蔬菜貴3-5倍甚至近十倍的有機菜不在少數。有機蔬菜為什么這么貴?
?
高成本、低產量,是有機蔬菜價格昂貴的主要原因。在普通蔬菜的種植過程中,農民只需要按照田地的面積控制好化學農藥和化肥的投放量,收成就能有所保證。但有機種植的要求比這要高得多。
?
“在有機種植區域,**要保證土壤是無污染的,而且在種植前需要對土壤進行凈化和改造,有的有機種植基地單單是土壤改造就需要三到五年,這期間沒有任何回報,土壤回收期的閑置成本是相當高的。”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中新經緯,“除了土壤要有機,有機蔬菜的日常種植也只能施加有機肥料,或者用*原始的動物糞便給土地供肥,保證農作物種植的天然性。”
?
談到高價有機菜的價值,朱丹蓬表示,有機菜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安全、健康方面。有些普通蔬菜的營養價值雖然很高,但是由于種植地的土壤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或者使用的添加肥并不是綠色安全的,會導致蔬菜本身的價值也大打折扣。
?
你購買的“有機菜”很可能含農殘
?
中新經緯在走訪各大超市的過程中發現,很多超市售賣的有機蔬菜并不合規。比如國家標準明確規定,應在銷售場所設立有機產品銷售專區或陳列專柜,并與非有機產品銷售區、陳列柜分開。但是一些超市卻故意將有機菜和普通菜混在一起賣。
某超市將有機蔬菜和普通蔬菜混在一起 中新經緯張哲 攝
?
某超市的店員告訴中新經緯,這些蔬菜中凡是貼有“有機蔬菜”標簽的都是有機菜,沒貼的就是普通蔬菜了。當問及為何不將兩者分開陳列銷售時,店員表示,“有的是放在一起的,有的會分開。”走訪中發現,很多超市對該項規定的落實并不嚴格。
?
此外,那些貼著“有機標”的蔬菜也未必一定是有機的。據央視新聞報道,有記者根據購買的胡蘿卜有機碼提供的信息前往生產基地,卻發現該產地根本沒有種植胡蘿卜;更令人詫異的是,該生產基地甚至還藏有大量化肥。隨后檢測結果證實,記者購買的幾種所謂“有機菜”均檢出有機生產標準所禁用的農藥殘留。
?
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做法,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損害了有機食品認證制度的公信力。朱丹蓬對中新經緯表示,如今有機蔬菜行業面臨的一大問題便是有機蔬菜的真假。
?
“對于有機蔬菜的種植土壤和施加有機肥的情況,國家是有相關細則來規定和認證的,但有機蔬菜的日常種植和銷售情況是否嚴格按照標準,其實不得而知。”朱丹蓬說,“因為實際送檢和銷售的蔬菜不一定是同一批。送檢有機蔬菜合格,并不代表銷售出去的有機蔬菜也是合格的。”
?
食安問題為何屢禁不止? “只因太包容”
消費者正在選購有機蔬菜 中新經緯張哲 攝
?
通過走訪各個超市,中新經緯發現,雖然有機蔬菜的價格高昂,但還是很受消費者青睞。一位消費者告訴中新經緯,“我家就住在這附近,我們一直吃這家超市的有機菜,新鮮也安全。現在的外賣都那么貴,食材也未必健康,還不如直接買些有機菜自己做。”
?
當談及近日曝出的有機蔬菜摻假時,這位消費者無奈地說,“有機蔬菜的真假問題,我們消費者怎么會知道呢,他標注有機菜,我就買,不會考慮那么多,我們也沒辦法求證真假。”
?
如果發現自己經常購買有機菜的超市被曝光售假,會怎么辦呢?“可能會去別的超市買有機菜,或者買普通蔬菜吧。遇見這種問題,我們老百姓是束手無策的,只希望多有機菜的監管能更給力一些。”她說。
?
在朱丹蓬看來,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的“包容”,并不會讓食安問題得到解決,反而會助長更多問題。
?
“超市售賣摻了假的有機蔬菜,其實已經構成了對消費者的一種欺詐,但是消費者缺乏對食安問題零容忍的意識,國家目前對食安問題的處罰機制也有所欠缺。”朱丹蓬說,“現在國外對食安問題其實是零容忍的態度,一旦有食品生產商、銷售商出了問題,不僅要處罰,還要罰到傾家蕩產。”
?
從2006年的蘇丹紅鴨蛋事件,到后來的三聚氰胺奶粉、地溝油、瘦肉精,還有近年來頻發的外賣平臺無證經營,食品安全這件民生大事屢遭危機。除了監管盲區,消費者的過分“包容”也是重要因素。
?
現在來看,那些被查的問題奶茶店、被曝后廚老鼠的火鍋店門口依然站滿了排隊等候的消費者。消費者的“包容”,似乎已經漸漸演變為對食安問題的“縱容”。
?
面對食品安全問題,你能容忍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