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 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調味 面制品、食用 動物血制品、 食品接觸用復合材料及制品、食品接觸用 淀粉基 塑料材料及制品4項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征求意見稿及編制說明,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標準是如何制定的,有哪些亮點?將為相關行業和消費帶來哪些利好?本報記者特別采訪 中國 肉類協會首席專家張子平、 廣東 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鐘懷寧博士、 北京工商大學材料與 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翁云宣,請他們一一詳解。
?
標準1 調味面制品標準
?
調味面制品是我國近年來逐步發展實現規模化生產的食品產業,具有典型的中國特色和原創特征。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調味面制品》對調味面制品給予了明確的定義:以小麥粉和/或其他谷物粉等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油脂等輔料,經配料、擠壓熟制、成型、調味、包裝等工藝加工而成具有一定韌性的即食食品。
?
未來,全行業將通過統一標準構筑產業格局、拓展產業視野、打造產業品牌以促進產業發展的意愿和追求。
?
標準2 食用動物血制品標準
?
血液是液體狀態的肉,肉里面含有的物質,血液里同樣都可以測量到,可以讓消費者更加放心地享受這一健康食品。食用動物血制品,常常被人們稱為“血旺”“血豆腐”,為動物血加鹽直接加熱凝固而成的食品。
?
食用動物血制品標準的出臺,將有效指導行業的穩定發展和進步。此次標準制定過程中,有關單位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大量書面調研和現場調研,聽取采納了行業代表、企業代表和專家學者意見建議,突出標準的長遠性,長期性和穩定性,在三個方面規范和指導了行業發展。
?
——食用動物血制品標準解讀人:中國肉類協會首席專家張子平
?
標準3 食品接觸用淀粉基塑料材料及制品標準
?
食品接觸用淀粉基塑料主要是以天然淀粉為主要原材料改性得到熱塑性淀粉和聚丙烯、聚乳酸、聚乙烯等聚合物共混加工形成復合材料生產出類似普通塑料性能,且是生物質材料為主的生物基材料如果將淀粉和聚乳酸等生物降解聚合物共混,就可以生產具有完全生物降解的使用材料。
?
為保證食品接觸用淀粉基塑料材料及制品中遷移出的物質不影響食品的安全,在參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基礎上,對其總遷移限量、重金屬(以Pb計、脫色試驗等指標進行了規定。
?
此外,為了確保食品接觸用淀粉基塑料材料及制品不影響食品的感官性狀,本標準對食品接觸用淀粉基塑料材料及制品及其遷移試驗浸泡液的感官進行了規定,要求淀粉基塑料材料及制品色澤正常、表面光滑、無異臭、異味、不潔物等,浸泡液不應有著色、渾濁、沉淀、異味等感官性的劣變。
?
——食品接觸用淀粉基塑料材料及制品標準解讀人:北京工商大學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翁云宣
?
標準4 食品接觸用復合材料及制品標準
?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用到塑料袋、塑料膜來包裝食品,但與我們關系同樣密切的,還有許多紙、塑料、金屬鍍層或鋁箔經通過粘合、熱熔或其他方式復合而成的包裝袋、器具和密封件等,例如常見的乳制品包裝盒等,此次國家衛健委公開征求意見的食品接觸用復合材料及制品國家標準就是針對這些復合包裝材料制定。
?
食品接觸用復合材料及制品標準的制定,將為該類材料和制品提供一個涵蓋供應鏈,針對性強,并適應行業現況的國家強制性標準,從而有利于相關行業的規范和健康發展。
?
——食品接觸用復合材料及制品解讀人:廣東檢驗檢疫技術中心國家食品接觸材料檢測重點實驗室鐘懷寧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