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
實際上辣條標準在原國家衛計委發布的2016年第二批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計劃中就已明確提出,直到現在才正式公開發布標準征求意見。
?
調味面制品(辣條因其價格便宜,味道鮮美等深受大眾喜愛,發展非常迅速。但是,近年來各地辣條生產超量、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菌落總數超標的現象層出不窮。從食品伙伴網的食品抽檢信息查詢分析系統中查閱得知,近來,辣條抽檢不合格主要是微生物指標中菌落總數、霉菌指數超標、質量指標中酸價、過氧化氫值等超標、超范圍使用安賽蜜等以及超量使用山梨酸鉀及其鹽等食品添加劑問題。各地對辣條的抽檢依據的標準不統一,主要參考各地的地方標準,沒有統一的國家標準進行參考,抽檢整體比較混亂。
?
一、國家對辣條的監管
?
隨著國家對辣條的整治力度不斷加大,辣條行業開始走向正軌。
?
2017年10月20日,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在《關于愛德萬甜等6種食品添加劑新品種、食品添加劑環己基氨基磺酸鈉 (又名甜蜜素等6種食品添加劑擴大用量和使用范圍的公告》(附件5中規定:環己基氨基磺酸鈉(俗稱甜蜜素可以作為甜味劑用于方便米面食品(僅限調味面制品,其*大使用量為1.6g/kg。現在看來,國家有了統一標準后,過去由于河南等地對辣條的地方標準中甜蜜素不得檢出的規定,導致的辣條抽檢不合格現象,就不復存在了。
?
2015年5月29日,原國家食藥總局發布《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于嚴格加強調味面制品等休閑食品監管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據調味面制品的產品特點和工藝要求,總局決定將其納入“方便食品”實施許可,作為單獨單元,生產許可證內容為“方便食品(調味面制品”。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可根據 食品安全法、食品生產許可審查通則等規定,制定生產許可審查要求。已經制定地方標準的,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積*協調衛生計生部門,予以完善或修訂;沒有地方標準的,盡快推動制定地方標準。未按照調味面制品實施許可的企業,原則給予1—2年過渡期,在許可期滿后予以調整。對新申請許可的調味面制品生產企業,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規定和本通知要求實施許可;未取得生產許可的企業,不得生產加工調味面制品等休閑食品。
?
二、各地對辣條的監管現狀
?
1、地方標準
?
經查詢,辣條目前沒有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僅有少部分省市發布了地方標準,如重慶、河南等。
?
①重慶
?
2017年3月27日,重慶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發布《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調味面制品》(DBS50/ 028-2017,于2017年9月1日起實施。標準中沒有明確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應按GB2760的哪個具體食品類別進行,只是籠統的規定符合GB2760和相關公告的要求。
?
②河南
?
河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制定的《調味面制食品》(DB41/T 515-2007規定了調味面制食品的術語和定義、要求、試驗方法分、檢驗規則、標識標簽、包裝、運輸與儲存。其中明確食品添加劑的的使用應符合 GB2760(參照糕點類、膨化食品類的規定,與征求意見稿中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應符合GB 2760中方便米面制品的規定不符,目前該標準沒有被標準相關部門明確廢止,也未見修訂發布新版。
?
2、生產許可
?
關于辣條生產許可,食品伙伴網只搜索到福建、遼寧等省食藥監管部分發布的文件。
?
《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轉發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于嚴格加強調味面制品等休閑食品監管工作的通知》中明確要求:2017年5月27日起,生產企業應取得方便食品(調味面制品生產許可方可生產調味面制品。
?
遼寧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制定了遼寧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開征求《調味面制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征求意見稿》意見,截至本文發稿之時仍未見公開。
?
三、友情提示
?
辣條生產企業應密切關注調味面制品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新動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調味面制品》征求意見稿的發布,意味著,各地抽檢依據各自地方標準而導致的抽檢指標、食品添加劑使用范圍、用量不統一的現象將有可能會得到有效改善。
?
對于目前各地并不統一的各項抽檢指標,在正在征求意見的標準意見稿中都明確做出了統一規定:理化指標中水分、脂肪、氯化物、酸價、過氧化值有明確檢驗方法和限量;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應符合GB 2760中方便米面制品的規定;食品營養強化劑的使用應符合GB 14880的規定;污染物限量應符合GB 2762中帶餡(料面米制品的規定;真菌毒素限量應符合GB 2761中小麥粉的規定;致病菌限量應符合GB 29921中熟制帶餡(料面米制品的規定,另外對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霉菌數都有明確規定。建議企業積*參與提出自己的意見,規范整個辣條行業的生產。
?
對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調味面制品》正式標準的發布,食品伙伴網將進行持續關注。
? ? ?? 食品伙伴網信息服務事業部為食品行業提供國內外食品標準法規咨詢服務,聯系電話0535-2129301,郵箱vip@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