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國家相關部委的支持下,由 中國 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與國際 食品科技聯盟共同主辦的2018年第九屆國際 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將于4月19-20日在 北京友誼賓館如期舉行。會議將繼續關注食品安全與健康兩大主題,圍繞六個重點方向開展專題研討,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余位國際知名專家齊聚北京,分享在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方面的*新研究成果及趨勢解析;與此同時,陳君石、孫寶國等多位中國工程院院士領銜的國內專家代表也將參與本次會議,同國際專家進行深度交流與溝通。包括國際食品科技聯盟(IUFoST、國際食品科學院(IAFoST、國際食品微生物標準委員會(ICMSF、AOAC International、歐洲衛生工程與設計組織(EHEDG、新西蘭食品安全與科學研究中心(NZFSSRC、荷蘭瓦赫寧根大學、英國女王大學等在內的諸多國際組織與知名高校的積*參與,也為大會的成功召開增添了不少亮點。目前會議的各項籌備工作正在順利開展,現將大會的有關情況分享如下。
?
?
?
聚焦兩大主題: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
?
中國的食品安全從2008年到2018年,經歷了鳳凰涅槃式的十年磨礪與成長,實現了穩中向好的發展,97.6%的食品平均抽檢合格率也為國人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眾所周知,在中國日益走向世界舞臺中央的新時代,全球對于中國食品安全的關注將更為密切,在中國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進程中,中國的食品科技與產業界以實際行動如何做出應有的貢獻,如何為全球的食品安全提供“中國方案”,需要我們積*總結,積累經驗,尤其是需要對于中國食品安全十年來從低谷走向高位并保持穩定的重點工作安排、關鍵領域突破以及熱點難點解析等進行全面梳理與總結,這一工作將無疑會對未來我國食品安全的發展提供重要借鑒。本次大會上,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將組織專家圍繞“中國食品安全的十年變遷與未來”進行重點梳理與總結,凝聚科技界與產業界的共識,借助此次會議的重要平臺進行主旨報告,以期成為指引中國食品安全科學發展與進步的重要成果。
?
近30年來,中國食品產業的發展與食品科技的進步并駕齊驅,相輔相成,食品產業的不斷壯大助推食品科技與國際接軌,而食品領域的科技創新又助力我國食品產業實現從價格競爭到價值提升的轉變。與此同時,老百姓對于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與需求,在食品工業中的體現****,大家既想吃的安全放心,又想吃的美味健康,這些實實在在的需求正在倒逼中國食品工業的健康轉型,安全、美味、方便與健康將成為未來中國食品的代名詞。在本次大會上的另一個重要議題就是食品營養與健康,會議主辦方邀請到來自各國的食品科學與營養相關領域的專家,圍繞未來食品的創新與趨勢分析、新技術在食品產業健康轉型中的應用以及特殊食品的研究與法規等方面進行研討,分享在營養與健康方面的學術界新觀點與產業界新行動。
?
六個專題方向凝聚新觀點與新思路
?
方向一:食品真實性與溯源技術
?
因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國內外在經濟利益驅動造假方面有不同的特征,在發達國家,添加非食用物質的造假行為相對較少,但食品欺詐現象仍屢屢發生,比如以馬肉冒充牛肉。而像印度這樣的發展中國家,還在發生著用工業酒精兌酒的造假行為。鑒于此,我們需要在食品真實性技術、食品溯源技術、食品鏈脆弱性評估技術、食品摻假鑒別與管理技術等方面提升水平,逐步與國際接軌。
?
本次會議將圍繞食品真實性評價技術分別設置兩個專題論壇,在吳永寧研究員與Chris Elliot的共同牽頭主持中歐政府間合作項目地平線2020項目支持下,邀請英國農業與環境研究中心Martin Rose研究員談環境污染對魚類影響的空間映射,沃爾瑪食品安全協作中心執行主任嚴志農博士談區塊鏈技術在食品可追溯中的應用,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吳頔博士談乳與乳制品摻假鑒別技術,荷蘭食品安全所(RIKILT、瓦赫寧根大學Sara Erasmus博士談中歐食品安全項目工作組3--食品真實性概況,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院長王守偉教授談食品真實性評價技術在肉制品中的應用,捷克布拉格化工大學食品營養系主任Jana Hajslova教授談食品安全與分析領域報告,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陳穎研究員談進出口食品的食品安全真實性評價與監管,此外,Armin Hermann研究員還將圍繞穩定同位素和核磁共振在葡萄酒數據庫在冰酒真實性鑒別應用案例,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Carsten Fauhl-Hassek,博士談穩定同位素技術在葡萄酒監管中的應用,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有限公司鐘其頂高工談中國葡萄酒標準體系及真實性科技監管技術研究進展。
?
同時,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將在大會期間成立食品真實性與溯源分會,通過“產學研”和“上下游聯動”整合全球科技資源,加快推動食品真實性與溯源技術研究,推動中國食品產業實現質量強國的轉型升級。
?
方向二:食品安全風險預警與風險交流的實踐
?
食品安全風險預警與風險交流是政府、產業界以及諸多媒體關注的一個重要議題,如何做好“和平時期”的食品安全風險預警與交流工作,同如何做好百姓食品安全科普工作同等重要。了解新媒體時代網絡食品安全謠言的傳播特點與規律,尋找與消費者當前生活相契合的食品安全科普傳播方式,是當下食品科普工作面臨的又一新的挑戰,當深奧的科學知識轉化成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后,如何以老百姓樂于接受的方式進行傳播,是未來需要研究的重點課題。
?
本次大會將圍繞這一話題,邀請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相關負責領導針對我國食品安全風險預警和交流工作的進展及挑戰做深入分析,邀請捷克布拉格化工大學食品營養系主任Jana Hajslova教授分享食品安全風險交流的國際經驗,邀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監測一室主任楊大進研究員針對中國食品安全風險預警技術規范制定思路,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主任馬冠生教授針對如何應對新媒體時代食品相關謠言的傳播,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厲曙光教授針對科學家如何將科學轉化為科普等重要議題做充分的交流和溝通。與此同時,還將邀請科技界與企業界代表圍繞食品安全風險交流和預警中的經驗分享進行互動。
?
方向三:營養與健康:學術界新觀點、產業界新行動
?
圍繞食品營養與健康,匯集學術界的新觀點,展示產業界的新行動,是本次大會體現健康主題的主要議題之一,大會主辦方將設置兩個專題,邀請國內外食品營養與健康領域的專家以及相關企業代表與會分享。邀請荷蘭瓦格寧根大學Frans W.H. kampers教授圍繞全球營養:機遇與視角進行專題報告,國際食品科技聯盟前主席、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名譽副理事長饒平凡教授談如何正視加工食品面臨的挑戰,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將就基于不同人群營養需求的食品研發新思路與建議進行專題報告,國際食品科技聯盟候任主席、美國明尼蘇達大學Mary Schmidl教授談全球面臨的食品保障新挑戰,國際食品科學院前主席Delia Rodrigue-Amaya教授談食品技術在食品營養與健康中的應用,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應用營養一室主任韓軍花研究員談特殊膳食食品標準制修訂工作思路與建議,浙江工商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副院長陳建設教授談新時代背景下特殊食品的科學研究,雀巢中國有限公司代表談如何應對全球食品產業營養與健康挑戰的實踐,伊利集團創新中心副總經理云戰友博士談技術創新在乳制品產業中的應用,雅培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研發總監關巖談探索我國特醫食品產業的機遇與創新思維,金光集團中國食品談如何尋找運動營養食品產業發展新動能,杜邦營養與健康專家談母乳低聚糖在營養產品中的應用,安琪酵母集團專家談酵母抽提物用于低鈉鹽的成功實踐,樂斯福公司專家談酵母益生菌的安全性和促進腸道健康的功能,此外,作為我國知名電商平臺之一,京東集團近年來在食品領域的新技術開發成果豐碩,來自京東集團消費品事業部干貨食品部總經理李昌明將就電商平臺如何助力食品工業健康轉型,并重點就區塊鏈在產品品質保障中的實踐案例進行分享。會議同期,還將舉行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食品營養與健康分會理事會全體會議,對2018年工作計劃進行討論。
?
方向四:國際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及標準化
?
食品檢測方法體系的不斷完善對于進一步提升我國食品整體檢測能力以及食品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在食品貿易全球化的背景下,對于食品檢測技術國際化也提出更為現實的要求,我國的食品檢測方法體系還不能完全適應新的要求。鑒于此,本次會議將邀請到AOAC INTERNATIONAL現任主席DeAnn L. Benesh在內的國際檢測方法領域的知名專家一道,就國際檢測方法體系對中國的借鑒以及如何加速標準與國際方法融合等問題進行分享。
?
邀請AOAC INTERNATIONAL主席DeAnn L. Benesh就AOAC標準檢測方法的建立機制及全球推廣、應用、影響力等方面進行主旨發言,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龐國芳研究員談一談AOAC標準方法在中國的實踐(需求與應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食品安全與標準技術分會理事長、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技術顧問劉秀梅研究員談國標方法融入國際標準化方法體系的趨勢與展望,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標準四部主任肖晶研究員談中國食品安全標準檢測方法的清理整合,加拿大衛生部食品局前局長、AOAC INTERNATIONAL董事會成員Samuel Godefroy教授談AOAC檢測方法在食品成分檢測中的應用,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崔生輝研究員談食品微生物質量控制與檢測,AOAC INTERNATIONAL前主席Ro nald Johnson談AOAC標準檢測方法體系在食品監管中的應用,3M中國有限公司技術專員談致病菌的分子檢測新技術。
?
方向五:網絡餐飲的安全與健康發展
?
我國外賣送餐平臺快速發展,據有關機構調查,截止2017年第三季度,中國互聯網第三方餐飲外賣市場用戶規模已達2.75億人;交易規模突破千億元,達到1151.6億元。網絡餐飲是“互聯網+”形勢下誕生的新興業態,在其快速發展的同時,必然面臨從生存到發展中的諸多矛盾。其中食品安全是決定其生存質量的*大挑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于2017年11月10日發布了《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努力保障消費者的飲食安全。面對諸多挑戰,網絡餐飲平臺如何擔負起主體責任,利用好互聯網技術對網絡餐飲進行有效監管;經營商家如何查找網絡餐飲加工環節風險點,制定相應的食品安全風險控制措施;消費者如何提升自我保護意識等話題將依托本次大會的網絡餐飲監管專題進行重點討論。
?
邀請原國家食藥總局食監二司領導就我國對網絡餐飲安全監管的相關法規及舉措進行主旨報告,邀請中國烹飪協會針對網絡餐飲發展需求與標準化管理,北京工商大學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翁云宣教授針對網絡餐飲服務業外賣一次性包裝制品現狀及發展趨勢,中國檢驗認證集團上海有限公司農食品部副經理劉長虹針對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認證體系建立及發展愿景,拉扎斯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副總裁王三虎針對網絡餐飲的發展情況及未來趨勢,百盛餐飲中國事業部食品安全官田明福針對構建網絡餐飲安全鏈條的良好操作規范等進行深入交流。此外,會議期間,還將舉行外賣餐盒環保調研內容發布儀式,讓我們拭目以待。
?
方向六:食品企業工廠衛生設計與標準技術
?
自2017年開始,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就與歐洲衛生工程與設計組織在大會期間共同主辦食品企業工廠衛生設計與標準技術研討會,邀請國外專家同國內企業一道進行交流與互動,不同于2017年,今年的專題將以問題為導向,邀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食品衛生工程設計專家來華,并同國內工廠設計領域的專家以及企業相關負責人圍繞國內企業在工廠衛生設計方面的存在問題等進行現場指導。
?
歐洲衛生工程與設計組織專家Marco Anto nio Leon Felix教授談一談衛生設計國際失敗案例及對企業的影響、清潔有效性及過敏原清潔等,歐洲衛生工程與設計組織專家Andy Timperley談衛生設計原則、衛生設計的可持續性以及工廠衛生設計與檢測等,中國輕工業武漢設計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周開翔談國內食品工廠設計實踐案例,可口可樂產品質量及衛生生產技術專家也將分享企業衛生設計實踐,亞科與藝康代表也將就衛生排水的重要性等議題進行分享,會議期間將特邀國內外食品相關企業代表與會,同專家進行互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