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健康消費已經成為一種時尚,而動輒將“ 養生”“健康”掛在嘴邊的是誰?不是拿著保溫杯的中年大叔,也不是跳廣場舞的中年大媽,可能就是你身邊穿著滑板鞋風華正茂的90后。
?
大數據表明,90后的“健康養生”不是一句口號,而是真正落實在了行動上。阿里健康近日發布《2017年度健康消費報告》,揭示了2017年 中國人在健康消費方面出現的新趨勢。其中,消費健康類產品的人群中,90后占比超過50%。
?
相比于忙著養生的90后,70、80后則顯得“年輕”許多。他們為“情懷”買單,讓那些打著情懷牌的懷舊食品起死回生。
?
90后:緊跟健康消費潮流
?
《2017年度健康消費報告》指出,在互聯網時代出生并成長起來的90后,更不能容忍自己的體態和顏值被生活“摧殘”,在這一年齡層較容易涌現出龐大的自我養護人群。以90后為主力軍的30歲以下健康消費人群占比超過50%。
?
此前,有媒體調查顯示,90后開始關注養生信息的人群比例高達79.6%,超過一半的受訪90后表示,關注養生信息是因為工作生活壓力大。其他原因包括生活品質提升的體現、養生意識提高、更加珍視健康和“中年危機”焦慮。
?
中國心理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華東交通大學心理素質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舒曼表示,90后現在正處于奮斗打拼的年齡階段,容易感到壓力。同時,這一群體以獨生子女為主,普遍承擔了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太多期待。另一方面,90后也是受互聯網和智能手機影響的主要人群,生活習慣深受網絡影響,其中隱伏著身體健康方面的危機。
?
有觀點認為,90后關注養生作為一種新的社會現象,說到底是一種價值理性的回歸。90后能夠及早地提升對健康的價值認同,對個人和社會都是一件好事。
?
值得一提的是,90后熱捧的滋補界“網紅”,并非是在“保溫杯泡枸杞”事件中一夜走紅的枸杞,而是阿膠。《2017年度健康消費報告》數據顯示,在2017年即食滋補Top100品名當中,阿膠憑借龐大的女性消費勢力強勢登頂,成為年度銷售**,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別是枸杞和紅棗。
?
70、80后:追尋懷舊經濟之風
?
在90后忙著買健康產品養生的時候,70和80后則將目光投向懷舊食品,走懷舊情懷消費路線。
?
去充滿童年回憶的飯店就餐、購買懷舊食品……對于70、80后而言,懷舊不僅是一種情懷,更是一種商品,抑或是一種時尚。“在消費的同時,勾起童年、少年時代的記憶,激起心里那份純真的感動。”一位有著濃濃懷舊情結的“80后”白領說。
?
在電商平臺搜索“懷舊零食”,會出現一大堆與此相關的店鋪。北冰洋汽水、大白兔奶糖、跳跳糖、蝦條……這些“70后”“80后”兒時耳熟能詳的食品銷售相當火爆。一家店鋪里就寫著這樣的宣傳語:這是我們小時候難忘的味道,更是我們一生難忘的記憶。就在不久前,一款“消失”了16年、產自北京、名為摩奇的飲料高調回歸。這款承載了許多70、80后的童年記憶的產品,一經復出便很快成為網紅爆款商品。
?
此外,有的餐廳也走懷舊營銷路線。客人一進餐廳,馬上會有一種回到學校班級里的感覺:餐廳內的桌椅板凳都和學校里的一模一樣,墻上掛著獎狀、黑板、電鈴等懷舊掛件,一張考試卷成為別具特色的菜單,餐巾紙盒上寫著**橡皮幾個字,筷子外面用的是格尺的包裝……其實,這種餐廳的菜品并不特殊,味道也并無過人之處,只是普通的家常菜,但因為“穿”上了懷舊的外衣,就吸引了大批70、80后紛至沓來。
?
懷舊經濟引發人們熱議。業內人士認為,如果企業能夠成功挖掘出營銷對象群體10年前、20年前,甚至更長時間的共性集體記憶,找到并喚起這一群體共同的回憶并產生共鳴的效果,懷舊就成為了資源,消費者有了認同感和歸宿感,企業便由此有了新的市場。
?
“懷舊經濟作為一種特殊的經濟現象,正被越來越多的商家所挖掘。”一位經濟專家稱,懷舊消費帶動了市場上個性化消費趨勢的形成,作為商家要善于利用這一趨勢,適應消費者的需求。同時,商家還需要分析不同消費層次的懷舊情結、懷舊方式,開發出更多的、更有生命力的產品,使懷舊經濟真正成為一個成熟的消費常態。
?
靠打“情懷牌”重歸市場的懷舊食品能否持續吸引消費者并站穩腳跟?中商商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姚力鳴表示,目前,大多數品牌都會依靠更豐富的品類吸引不同的消費群體。因此,只有創新才能保持品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