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關乎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2017年12月26日, 國務院公布的新修訂《食鹽專營辦法》對保障食鹽 質量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須加強企業行為約束、有效凈化經營主體、提升行業整體素質,切實促進我國食鹽質量安全水平升級。
?
今年春節前,一則“食鹽里添加亞鐵氰化鉀”的謠言在網絡流行,引發輿情熱點。中國食品辟謠聯盟對此進行了及時辟謠,專家表示:“亞鐵氰化鉀是一種合法的食品添加劑,按照國家標準添加亞鐵氰化鉀的食鹽長期食用并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關于食鹽不安全的謠言曾在多個自媒體、社交平臺流傳過,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人們對食鹽質量安全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
食鹽是百姓生活必需食品,其特殊的商品屬性決定了其具有輿論燃點低、社會敏感性高、群眾感受直接等特點。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消費品工業研究所博士蔣國策表示,食鹽關乎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2017年12月26日,國務院公布的新修訂《食鹽專營辦法》(以下簡稱“新修訂《辦法》”對保障食鹽質量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須加強企業行為約束、有效凈化經營主體、提升行業整體素質,切實促進我國食鹽質量安全水平升級。
?
安全隱患亟待破除
?
近年來,食鹽制假、售假問題較為突出,用工業鹽假冒食用鹽的違法事件時有發生:有的直接將工業鹽銷售給食品加工作坊、餐館飯店;有的則將工業鹽分裝成小包裝假冒品牌食鹽,堂而皇之地擺上商店柜臺;有的將工業鹽分裝后送至農村集鎮的商店進行分銷,或雇人走鄉串戶進行銷售……
?
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副處長趙陽表示,工業鹽等非食用鹽的顏色、味道、形態及手感與食用鹽區別不大,但成本利潤卻相差甚遠。在高額利益的驅動下,個別不法分子不惜鋌而走險。據介紹,工業鹽等非食用鹽雜質多、不含碘、重金屬含量高,一旦食用,容易導致人體胃腸道功能紊亂、損害神經系統,甚至可能引起中毒。因此,監管部門一直以重拳打擊食鹽制假、售假違法行為。
?
趙陽表示,目前食鹽的生產領域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主要是新營養物質添加缺乏標準、生產包裝過程易受污染以及儲運不當等。
?
“隨著市場的相對開放,食鹽產品正逐步向營養保健方面發展,在精鹽基礎上添加不同物質的營養鹽市場不斷擴大。如果企業不按照國家標準而隨意添加營養物質,則可能引發質量安全問題。”趙陽進一步解釋,“食鹽定點生產企業都有成型的生產包裝流程,整個生產過程在密閉的容器和管道中進行,一般不會出現質量安全問題。但如果企業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存在環境管控不嚴、手工包裝食鹽等情況,就可能導致食鹽重量不足、封口不嚴甚至會受到污染。”
?
針對這些問題,江蘇省鹽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研究督察室主任王英俊認為,要保障食鹽的質量安全,**要強化源頭監管,加強對食鹽定點生產企業的質量安全管理;其次要強化流通環節監管,對食鹽批發企業進貨渠道和銷售渠道進行嚴格管控,嚴格落實索證索票制度,嚴禁無食鹽批發許可資質的單位和個人開展食鹽批發經營;三是要強化信用管理,對有違法失信行為的企業和個人依法實施聯合懲戒;四是要健全多部門聯合辦案機制,保持打擊制販假鹽和違規經營的高壓態勢。
?
深化改革政策護航
?
蔣國策表示,確保食鹽質量安全的關鍵在于強有力的監管體制,新修訂《辦法》的出臺為保障食鹽質量安全提供了法規政策支持。
?
他認為,新修訂《辦法》在保持現有專業化食鹽監管體制不變的基礎上,探索推進了食鹽質量安全監管體制的調整,即明確將食鹽監管分為食鹽專營監督管理和食鹽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兩條線,在堅持鹽業主管部門實施食鹽專營監督管理的同時,增加了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確定的部門負責食鹽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職責的規定。“這不僅為‘政企分開’奠定了基礎,更深化了食鹽質量安全保障工作。”蔣國策說。
?
國務院法制辦、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公開表示,確保食鹽質量安全是完善食鹽專營制度的應有之義,新修訂《辦法》對食鹽質量安全管控措施主要作了以下幾方面規定:一是完善食鹽監管體制,探索推進食鹽安全監管體制改革;二是增加食鹽企業及其董事、監事、**管理人員的信用管理,建立健全信用信息記錄和公示制度的規定;三是嚴防工業用鹽等非食用鹽流入食鹽市場,對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定點批發企業和非食用鹽生產企業規定了產購銷記錄制度等;四是進一步完善法律責任,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
?
加強信用體系建設
?
談到鹽改中如何保障食鹽質量安全時,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巡視員王強表示:“要不斷提升鹽業監管力度,構建食鹽生產、批發企業以及負責人和高管人員的信用記錄,配套建立相關的‘紅黑’名單獎懲制度,嚴肅法律法規的規范與實施,加強信用體系建設的行政監督。”
?
據了解,鹽業改革以來,我國食鹽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正在逐步推進。2017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對鹽行業生產經營嚴重失信者開展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提出,依據鹽行業生產經營嚴重失信者失信情節的嚴重程度,采取在一定期限內限制其從事食鹽和非食用鹽產品生產經營活動,責令其定期開展食鹽和非食用鹽產品安全自查或者邀請第三方進行檢查評價等聯合懲戒措施。同時,對鹽行業生產經營嚴重失信者名單進行動態管理,及時更新相關信息,并及時推送至參與失信聯合懲戒的相關部門。
?
與此同時,食鹽行業也在著手進行信用體系建設,并取得了良好進展。2017年,在中國鹽業協會的推動下,100余家食鹽企業主動簽訂了《信用鹽業自律公約(試行》,目前仍有不少食鹽企業不斷加入簽約活動中。此外,食鹽行業的信用評價工作也同步展開。據介紹,信用評價體系依據評價標準的評分情況,從低到高分為C、B、A、AA、AAA級別。截至目前,已有100多家食鹽定點生產企業、23家省級批發企業、200多家市縣級批發企業參與了信用評價工作。中國鹽業協會信用體系建設辦公室主任劉元才介紹:“相關企業的信用情況將公布在‘鹽行業信用管理和公共服務平臺’,目前加入該平臺的食鹽定點生產企業有144家,食鹽定點批發企業有2300余家,消費者可以在平臺上對其隨時查詢。”
?
劉元才認為,推進鹽業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建立以誠信為核心的鹽業監管體系,形成法律約束、行政監督、行業規范、社會誠信約束與企業誠信自律有機結合的監管格局是當下鹽行業的一項重要任務。同時,要積*引導企業自覺遵守自律公約,構建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增強企業誠信意識,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
實現信息有效追溯
?
為確保食鹽質量安全,近年來,中國鹽業協會在食鹽定點生產企業中積*開展食鹽追溯建設試點工作。目前,全國已有近一半的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參與食鹽電子防偽追溯建設工作,預計到2018年年底將實現全面建成。據悉,湖北廣鹽藍天鹽化有限公司、山東岱岳制鹽有限公司、天津長蘆漢沽鹽場有限責任公司等24家生產企業推進的食鹽電子追溯體系建設項目均已經過中國鹽業協會驗收合格。湖北廣鹽藍天鹽化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傳德表示:“為防止食鹽生產中出現質量安全問題,我們的每一批鹽產品從生產到出廠都要經過過程檢測、工序控制和出廠檢驗3個步驟。每隔兩個小時,我們就要化驗檢測一次食鹽中氯化鈉、碘的含量。此外,出廠時還要綜合抽樣檢測,合格的會出具檢驗報告,不合格的不能出廠。”
?
為加快食鹽追溯體系建設,中國鹽業協會還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指導下,于2016年年底建設完成了“全國食鹽電子防偽追溯服務平臺”。該平臺提倡追溯與防偽相結合,經反復研究探討和專家論證,提出了帶有全息防偽技術的碘鹽標志與二維碼一體印制的全息防偽二維碼。全國食鹽電子防偽追溯服務平臺管理中心主任劉艷杰表示:“全國食鹽電子防偽追溯服務平臺的建成,為每一袋食鹽配上了**的‘身份證’,安全性和可監控性大大提高,消費者掃描二維碼就可以追溯源頭、辨別鹽的真偽。”目前,全國已有19個省(區、市的34家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和批發企業在該平臺入網,平臺已累計發碼14億枚。
?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作為產品質量安全**責任人,企業不敢也不能有半點疏忽。”王英俊介紹,江蘇省已**建立了全省食鹽質量安全電子溯源系統,消費者可利用該系統快速查詢產品信息和識別真偽。同時,江蘇鹽業公司還積*推進實施機電一體化集成控制系統改造,打造了碘標、防偽碼、物流碼合一的“三重科技防偽功能”。“追溯系統不僅能確保消費者購買到合格的食用鹽,而且還能嚴防食鹽產品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強化企業質量誠信自律機制,提供實時、準確、一體化的食鹽安全信息查驗和預警服務。”王英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