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湖北省宜昌市紀委派駐市委宣傳部紀檢組召開新年**次紀檢聯席會,向歸口 監督單位通報2017年執紀審查情況。
?
“微信‘掃一掃’,竟掃出一個大貓膩。”紀檢組組長田華平表情嚴肅地向與會人員,通報了去年查處的一起典型案件:市內某新聞單位在辦理 白酒折抵 廣告費的過程中,以次充好,以低價商品折抵高價廣告費。
?
事情還得從2017年3月初說起。宜昌市紀委在對市直部門2016年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檢查考核時發現,該市某新聞單位在實物折抵廣告費過程中,存在廣告實物與實際庫存不相符的問題。
?
隨后,宜昌市紀委將該問題線索移交市紀委派駐市委宣傳部紀檢組核查。接到線索后,駐市委宣傳部紀檢組工作人員深入該單位存放廣告折抵商品的庫房,對照入庫單清點,檢查近期某國有企業折抵廣告費的一批白酒。入庫單顯示,這批白酒共608瓶,單價428元/瓶,用于折抵26萬元廣告費。
?
“這樣簡易的包裝還要400多元一瓶?”心里納悶的工作人員當即拿出手機,打開微信,點開“掃一掃”。
?
嘀聲一響,價格立馬彈了出來:建議零售價108元/瓶。每瓶酒價格與實際價格相差320元,這批白酒購買價格共高出實際價格19.43萬元。
?
發現問題后,紀檢組一方面鎖定證據,另一方面迅速向宜昌市紀委領導報告。
?
用白酒折抵廣告費用經過審批沒有?該單位是如何監管的?其他批次的白酒有沒有價格虛高的問題?廣告業務員、相關負責人與企業之間有沒有利益關系?是工作人員失職還是侵吞國有資產…… 一系列的疑問呈現在紀檢組工作人員面前。
?
紀檢組順藤摸瓜,調取了該單位實物折抵廣告費用的規章制度,清查了該單位庫存所有折抵商品的價值、入庫清單、審批手續、財務憑證,并到折抵白酒的某國有企業調查了白酒的來源及這批白酒的出庫記錄……
?
“100多元一瓶的白酒,為何要作價400多元?你知不知情?”紀檢組工作人員找到廣告中心地產部負責人王某,開門見山問道。
?
“我的確不知情,當時他們說這個酒不錯,我們就同意入庫了,也沒有仔細核查。”事情發生后,王某也深感自責。
?
之后,紀檢組工作人員先后與10余人進行了談話,基本查清了事實。該新聞單位對廣告實物管理不規范,廣告中心地產部負責人嚴重失職,在辦理白酒折抵廣告費的工作中疏忽大意,未查驗出庫單、未確認酒水實際價格,某國企工作人員將白酒以次充好,以低價商品折抵高價廣告費用。
?
2017年12月初,審理部門認定王某違紀。王某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該新聞單位對其他2名相關人員給予誡勉談話、扣罰績效獎金處理。
?
調查期間,該新聞單位還同步開展自查,又發現了類似的問題,并先后追回13萬余元的廣告費用。
?
“派駐紀檢組是‘探頭’和‘前哨’。”田華平說,經常到歸口監督單位“掃一掃”,掃除積塵,掃除蟲害,才能管好樹木,護好森林,構建良好的政治生態。去年以來,駐市委宣傳部紀檢組共立案6件,移送審理6件6人,黨內警告處分3人,黨內嚴重警告處分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