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胡吃海喝的春節假期剛過,一則新研究成果就給部分人敲響了警鐘:2月21日,全球
醫學權威期刊《柳葉刀》在線發表了一項基于全 法國范圍內的觀察性研究,結果稱, 酒精使用障礙是所有不同類型癡呆癥發病(尤其是早發性癡呆的主要風險因素。 ?
簡單而言,喝酒與癡呆被證實有*大相關性,那么,我們以后是否需要滴酒不沾呢?是不是不能再愉快地喝酒了?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就此特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王剛進行解讀。
?
酗酒導致癡呆?證據確鑿
?
據悉,《柳葉刀》發表的本次研究樣本來源法國國家醫院自2008年至2013年間的出院數據庫,覆蓋人群3160萬,其中超過110萬人被診斷為癡呆癥并被納入研究。研究表明,86%的癡呆癥患者存在酒精使用障礙(分為酒精濫用、酒精依賴兩類,其中大多屬于酒精依賴。
?
進一步研究顯示,約3%的癡呆病例可歸因于酒精相關的腦損傷,近5%的癡呆病例存在其他酒精使用障礙,然而在5.7萬例早發性癡呆患者(即65歲以下的癡呆患者,占研究樣本的5%中,該比例有明顯增加:其中39%的病例歸因于酒精相關的腦損傷,18%的病例存在其他酒精使用障礙。
?
總體而言,酒精使用障礙是與癡呆癥發生*密切相關的可變風險因素。王剛指出,國內雖尚未進行針對不同類型癡呆癥風險與酒精關系的調查研究,但針對常見的酒精性癡呆與老年性癡呆的研究已開展多年,“眾所周知,酒的組成主要是乙醇,攝入過量乙醇將影響神經干細胞的發育和修復功能,再加上如高齡老化等因素,會推動神經退性病病變的加速發展,無疑是火上澆油。”王剛解釋了酒精的致病機制,“過量飲酒會使大腦細胞密度降低,且長期酗酒者由于缺乏維生素B1,在急性期會出現腦病,在慢性期則表現為酒精遺忘綜合征,如出現人格變化、記憶力減退、癡呆癥狀等。”
?
專家建議飲酒必須少量,醫院應增設戒酒門診
?
那么,酒還可以喝嗎?王剛介紹,去年,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分會腦與脊髓損害專業委員會推出“慢性酒精中毒性腦病診療的中國專家共識”,其中,對“過度飲酒”明確了定義:通常飲酒時間大約在8至10年左右,且每日飲酒量28%的酒(即酒精度數為28度超過300毫升(相當于純酒精84毫升。
?
當然,并非少于這一數值就對健康沒有影響,“我們提倡禁煙控酒,的確也有研究表明,微量的酒精攝入對人的認知功能有益處。”王剛說,臨床建議,健康的普通成年男性一周攝入的乙醇克數不應超過60克,女性不應超過30克,“通俗來說,男性一周內飲酒量不可超過3瓶 啤酒、1瓶紅酒或3兩白酒,女性減半。”當然,飲酒也會也增加高血壓、糖尿病、中風、心房顫動和心力衰竭的風險,為此王剛特別提醒,如有上述相關基礎疾病者,尤其是肝病患者一律不得飲酒。
?
近年來,我國居民飲酒量正在持續攀高,據2016年調查顯示,我國15歲及以上居民飲酒率為34.3%,其中男性飲酒人數達54.6%,女性為13.3%,飲酒率*高的年齡段集中于45至59歲人群,占比38.6%,其中飲酒人群過量率為30.4%。可以說,酒文化帶來的副作用,已成為社會必須正視的一大問題。王剛呼吁,目前已有不少醫院開設了戒煙門診,未來是否可增設戒酒門診,幫助有需要的患者通過藥物方法來改善酒精成癮問題,“這需要神經內科和精神科等科室協作進行,讓更多市民遠離酒癮,保持健康生活。”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