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偏僻鄉村銷售的 食鹽,用手一搓竟有股臭味。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2月4日從淮南市鹽務局了解到,鹽政稽查查獲來自山東一家公司的兩批不合格食鹽,經 檢測,里面含有高氯酸銨。目前,該案件已移交當地警方 處理。
?
稽查人員起懷疑
?
2017年9月,稽查人員進行市場巡查時,在淮南市潘集區一個偏僻的鄉村小店發現,里面銷售著一家山東公司生產的小包裝食鹽。“過去外省食鹽不準跨省銷售,食鹽市場放開后,如果手續齊全,可以跨省銷售。”稽查人員介紹,店老板稱食鹽是一個月前被人送貨上門的,具體是什么人并不清楚。
?
?
這個品牌食鹽在淮南市區和鄉鎮街上的超市里未見到過,卻在偏僻鄉村里銷售,讓稽查人員起了懷疑。幾天后,稽查人員在謝家集區一個較偏僻的食品加工點檢查時,加工戶說,前段時間有人上門來推銷山東某品牌的鹽,那人臨走時丟了手機號碼,說如果以后想要鹽,可以和他聯系。
?
由于兩起事件的關聯性,稽查人員以加工食品需要食鹽為由,打通送貨人手機,要求上門采購食鹽,但對方堅持先到加工廠核實。為了不驚動送貨人,稽查人員借故掛斷了電話。
?
查扣食鹽引風波
?
2017年11月中旬,稽查人員在潘集區與鳳臺縣交界處再次發現山東某品牌食鹽的蹤跡,這一次,稽查人員趁著老板要進貨,安排人員盯梢,隨后發現一輛廂式貨車前來送貨。
?
“我們跟蹤這輛貨車到鳳臺縣城,可是車卻沒回倉庫,直到11月下旬**的早晨五點多,這輛車一路開到了鳳臺縣新集鎮。”稽查人員說,貨車在鎮上一個出租屋前停下,男子下車打開房門,稽查人員緊跟上去,看到里面堆滿了食鹽。
?
經查,男子李某是鳳臺縣當地人,無法提供跨省銷售食鹽的手續。隨后,稽查人員對出租房里的約34噸食鹽進行了查封扣押。同時,淮南市鹽務局對李某處以行政處罰,沒收其庫存尚未銷售的全部食鹽。
?
李某不服處罰,拿著相關手續提出復議。淮南市鹽務局在準備應訴過程中,稽查人員意外發現查扣的這批食鹽,用手搓后有股臭味散出。
?
兩次送檢不合格
?
樣品隨后送到蚌埠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所檢驗,由于手搓后有異味,檢驗判定不合格。為了搞清異味來源,樣品又送至西安檢測,被檢出含有高氯酸銨。據悉,該物質有刺激氣味,用于制炸藥、分析試劑等。
?
“高氯酸銨對人體健康也有危害,侵入途徑有吸入、食入、經皮吸收,對眼、皮膚、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稽查人員告訴記者,鑒于情況十分嚴重,該局經過慎重研究,認為該案已涉嫌觸犯刑律,依法移交給警方處理。
?
1月31日,稽查人員得知李某又進了一批同品牌的食鹽存放在原倉庫,稽查人員立即將倉庫監控起來,但直至2月1日中午,李某也未露面,隨后失聯,稽查人員只好聯系新集鎮政府,將李某倉庫里的27噸食鹽全部扣押。
?
據介紹,李某所購食鹽到底是山東這家公司生產,還是被假冒,目前有待進一步調查。
?
溫馨提示:如何鑒別真假鹽?
?
一、看外包裝。真鹽的外包裝袋較厚,摸起來手感較柔和,假鹽的外包裝袋較脆,而且很薄。編號相同的,則整批鹽都是假鹽。
?
二、看封口。假鹽的包裝袋是一次性成型包裝袋,封口是用電烙鐵封的,呈鋸齒狀,易變形、易撕破。
?
三、看鹽質。真鹽比較干凈,白度高,且無雜質。假鹽的白度較差,有雜質,分量上一般達不到標準。
?
四、化學檢驗。真鹽的成分中含有碘,假鹽中沒有碘。用淀粉溶液測試,如果顏色變藍,就說明是加碘食鹽。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