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執法人員對小作坊開展突擊檢查。
該家黑作坊生產條件簡陋、環境臟亂差,一工人在惡劣的加工環境中炸豆腐泡。
?
近日,有市民向“@黨報熱線·問政”欄目舉報稱,鹿城藤橋、甌海瞿溪、永嘉甌北等地隱藏著數十家豆腐“黑作坊”,不僅無證加工生產,而且現場環境臟亂差、污水亂排,更令人吃驚的是,這些“黑作坊”里產出的豆腐竟然堂而皇之地流入農貿市場,進入到市民的餐桌上。
?
根據舉報線索,結合前期排摸情況,日前,由市委平安辦、鹿城區市場監管局、藤橋鎮多部門組成的聯合執法隊突擊檢查豆制品“黑作坊”。本報記者全程直擊——無證“黑作坊”產出的“白豆腐”。
?
樓上睡房樓下作坊
蛛網密布酸臭味重
?
藤橋鎮位于鹿城西部,這里的夜格外寒冷。當晚9點多,執法隊一行直撲該鎮北市路北街1路8號的一間民房,房子大門緊閉,但一靠近就能聞到一股濃濃的酸臭味。
?
“這么晚了,你們還來檢查什么?”從樓上走下來的一名中年婦女,操著本地口音說,自己一家做豆腐30多年了,從沒有發生過問題。
?
記者在現場看到,房子屬于老舊民房,一樓面積約50多平方米,墻角、墻邊上都布滿了蜘蛛網。制作豆腐的加工臺緊挨著發黑的墻面,污水橫流的地面上放著7桶黃豆用水浸泡著。
?
制作豆腐用的消泡劑等,袋口敞開,隨意堆放在屋子一角。整個豆腐作坊 衛生狀況堪憂。
?
更令人擔憂的是,據加工者稱,他們在藤橋農貿市場有攤位,生產的豆腐都是運到攤位上售賣的。盡管他們有經營許可證,卻無法出示食品加工小作坊登記證書。
?
豆腐干疑似用色素
豆腐泡晾在涼席上
?
當晚11時許,執法隊一行來到藤橋鎮西山下路27弄6號,在房子門口看到煙囪里正在冒煙。
?
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房東開門后得知是來執法檢查的,就往屋后指了指說:“你們是來查豆腐的吧,他們在后面的廠房里正做著呢。”
?
一走進廠房,場景令人觸目驚心:一臺鍋爐不停運轉著,制作好的十幾袋豆腐泡就擱置在煤炭旁,有些剛出爐的豆腐泡隨意晾曬在一張涼席上,旁邊還放著洗衣粉。地面上污水橫流,幾乎沒有下腳地。在一根晾繩上,毛巾和豆腐皮一起掛著。在一塊制作豆腐干區域,記者發現了一大桶類似“醬油色”的液體。加工人員說:“這是醬油。”而執法人員在其中一個帶有標簽的桶子上看到標簽,上面隱約寫著:焦糖色素。
?
當記者詢問:這些豆腐泡、豆腐干都是銷往哪里的。其中一名工人說,自己一家四口都是做豆制品加工的,之前在永嘉,半年前來到藤橋。他們家在雙嶼農貿市場有攤位,制作的豆制品都是在自家的攤位上銷售的。
?
執法人員還發現,該加工點使用的黃豆無索證索票,來歷不明。
?
無證生產、疑似濫用添加劑、生產環境臟亂差……執法人員當即對該“黑作坊”進行查封、斷電,并將相關成品抽樣帶回進行檢測。
?
鋪開“一張網”,節前突擊保安全
?
春節快到了,為加強節日期間食品安全,執法部門早已悄然鋪開一張“大網”。
?
記者從鹿城區市場監管局了解到,近一個月來,鹿城全區統一開展了豆制品食品生產企業和食品小作坊專項監督檢查行動。
?
2017年12月27日晚,在藤橋鎮人民政府牽頭下,該局藤橋所、安監所、行政執法中隊、派出所等部門對轄區內的無照地下豆制品加工黑窩點進行突擊檢查,現場查獲無照加工黑窩點8家,并分別予以立案處罰。這8家“黑窩點”分別是:藤橋鎮龍泉頭路62號、藤橋鎮漁藤路97號、藤橋鎮戴宅路51-6后竹林內、藤橋鎮西山頭巷48號后面、藤橋鎮外垟中巷43號、藤橋鎮西山下北巷25號、藤橋鎮上沈巷100號、藤橋鎮昌源巷264號。
?
2018年1月15日、16日,該局七都所依法對該轄區內的3家豆制品加工小作坊進行檢查,發現豆制品小作坊存在普遍問題:加工區與生活區未完全分離;食品加工工具部分不清潔;原料未離地存放等問題。執法部門責令食品小作坊負責人限期整改,并針對食品小作坊負責人提出來的疑問進行了指導。1月19日下午,七都所對上述3家豆制品小作坊所存在的問題整治情況進行了復查,發現問題已得到明顯改善。
?
近一個月來,鹿城區共出動執法人員124人次,檢查生產企業、食品小作坊29家;其中豆制品生產企業1家,豆制品生產加工小作坊4家;查獲地下豆制品小作坊黑窩點9家,其中現場取締1家,立案處罰8家。
?
另外,鹿城區還組織對豆制品生產企業和豆制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開展專項監督抽檢,共抽樣檢測豆制品7個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