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 啤酒行業集體漲價后, 飲料行業也加入了“改價簽”的行列。就在上周,國內已有飲料業大型企業發出漲價函,旗下產品在今年將有一定幅度的漲價。
?
在漲價函里,漲價原因被寫得很簡單,“當前國內外原物料價格持續高漲”“市場原料、運輸成本,以及人員成本等成本持續高漲”等。但是,如果沒有這一輪的原材料漲價,飲料企業也能依靠現有產品價位維持已有的利潤空間嗎?
?
可能未必如此。
?
從2014年到2016年,國內飲料市場增速持續放緩,不論是市場上的整體銷售量,還是幾家具有指標性意義企業的銷售量,數字都不容樂觀。中國食品食品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飲料行業全年累計總產量是18345.2萬噸,同比增長僅為1.90%;而全年累計總產量飲料類商品零售額2175.0億元,增速比上年回落4.3%。
?
造成飲料市場增速放緩的原因,并非因為國人不再愛喝飲料,而是飲料的消費群體、消費理念和消費習慣都隨社會經濟的發展而發生著變化。在很長一段時期,喝飲料是一件時尚的事情,要知道,在北京市區房價只要四五千元一平方米的時代,一瓶普通碳酸飲料的價格也在3~4元左右,與今天并無多大差別。
?
隨著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的提升,消費者經歷了“買一瓶碳酸飲料過過癮”到“大量消費碳酸飲料”的過程,*終,愿意每年花幾千元健身的年輕群體,不會再愿意大量消費碳酸飲料。統計數據也顯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重視健康飲品,碳酸飲料的份額占比持續下降,而茶飲料、果汁飲料、功能飲料和包裝水飲料的份額卻在提升。
?
事實上,已經有許多飲料品牌,將“健康”作為品牌的形象之一,但是依舊未能挽回市場局面。如果仔細對比當下市面上的茶飲料、果汁飲料、功能飲料和包裝水飲料,你會發現,不論是口味、定位、價位乃至包裝,都與10年前無甚差別。沒有差別的不只是產品本身,產品的銷售地點和方式、產品的推介形式也沒有太多變化。
?
也就是說,如果飲料企業還以多年不變的老產品和老方式來應對消費者,是遠遠不夠的。舉個例子,許多飲料是放在超市和便利店中零售,那么,當互聯網企業連生鮮領域都開始爭相布局時,還有多少年輕人會進入超市采購成箱的水;當移動支付日益便利時,還有多少人愿意在高峰時段的便利店排隊等待,只為了買到一瓶水?
?
更為關鍵的是,對于如今的消費者而言,飲品消費不只是為了解渴,就如同食品消費不只是為了解餓一樣,飲品消費同樣可以具有社交等多種功能。就在飲料行業利潤率持續攤薄的情況下,連鎖咖啡店在國內的擴張速度卻在加快,僅以星巴克為例,從2011年到2015年,在華門店數量增加了約2.65倍。對于冬日里的年輕情侶而言,需要解渴時,是在便利店中買兩瓶水,迎著寒風一飲而盡,還是找家咖啡店或飲品店,坐下來慢慢享受呢?
?
飲料企業想挽回市場態勢,需要改變的不只是自身產品的價位,也要改變產品本身,更要轉變固有的經營理念,從線上線下多渠道入手,拓寬生存空間。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