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名譽副理事長、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技術顧問劉秀梅在2017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發言。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韓肖/攝
?
? ? ? “2017年,微 生物污染等國際食品安全案例為我國帶來啟示?!痹?017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名譽副理事長、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技術顧問劉秀梅表示,應高度關注微生物污染、食物 過敏原標示、 獸藥殘留、食品造假等四類問題。
?
劉秀梅剖析2017年國際報道的部分食品安全案例,主要存在四方面問題,分別為微生物污染、致敏原標識、禽類養殖中的風險、食品造假。這也對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具有4點風險啟示。
?
她認為,微生物污染仍是食品安全面臨的重要挑戰,因為食源性致病菌仍是導致食品安全 事件的重要原因,食品安全控制的首要目標仍是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
?
根據美國FDA、CDC、FSIS的報告顯示,2016-2017年美國的食源性疾病暴發以及食品污染導致的食品召回事件,其主要原因均由食源性致病菌而引起。2016年美國召回約550種食品,其中275種是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單增李斯特菌占65%,沙門氏菌占21%,大腸桿菌占3%。 對于食物致敏原的標示,劉秀梅表示應高度關注。她提到,食品生產者應嚴格執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 7718-2011中的相關規定。對過敏體質的消費者而言,食品標簽中致敏物質的標示就是對他們健康的重要保護。同時,也應從美國召回事件中汲取教訓,避免因包裝和標簽的失誤而導致產品召回的重大經濟損失,甚至引起消費者過敏病例的發生。
?
從食品產業的源頭來看,獸藥是養殖業不可或缺、不能替代的生產投入品。養殖業不可避免地要使用獸藥,以防治動物疾病等。劉秀梅建議,我國相關部門應加強對獸藥使用的監管,建立和健全禽藥的休藥期等制度。生產企業應遵循國家獸藥相關法規,加強自律,健全良好獸藥使用規范、健全畜禽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和全程控制措施。 另外她還提到,應高度關注“食品造假”事件。對近來時常發生商家利用消費者“無力分辨”或“無意分辨”,宣稱是“正宗”或“品牌”商品,賣的卻是贗品的行為是對消費者的嚴重欺騙,屬于“食品造假”,應予以高度關注和嚴厲打擊。
?
本次會議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中國經濟網協辦。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