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整改。 ?
是渾然不知還是知法犯法?
?
近日,中建七局安裝工程有限公司員工范明(化名向媒體爆料反映,2017年5月,他和同事被派到南京為公司一項工程做前期籌備工作,為了節省開支,他們決定通過AA制的方式在南京建鄴區一小區出租房內搭伙做飯。因同事張師傅廚藝不錯,范明便與同事商量把錢交給張師傅,由他負責買菜做飯。
?
2017年10月30日,南京市建鄴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舉報稱范明等人在小區無證開辦食堂,并于2天后上門監督檢查,認定范明等人搭伙做飯屬于“未經許可從事食品經營行為”,并在12月21日下達了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
?
范明表示,對這個處罰不太能理解,張師傅屬于幫忙,并不收取費用,張師傅做的飯菜一沒出售二沒盈利,怎么就成了食品經營行為?
?
針對此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建鄴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公開回應稱,執法人員發現該處住宅為中建七局安裝公司棲霞項目部承租,用于項目部員工就餐,在現場有廚師專為員工提供用餐服務,該廚師現場也未能提供當年有效健康證明,同時現場還發現了員工用餐的菜譜、消毒柜、碗筷等餐具。此外,公開回應還附有蓋著中建七局安裝公司公章的“情況說明”,表明公司承認該出租屋“作為我單位的員工食堂”。
?
記者從建鄴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早在2016年11月,建鄴區一居民投訴其所在小區有人把民用房改造為商用食堂,“人流量大、油煙氣味擾民”。執法人員次日上門檢查的筆錄顯示,“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正在從事食品經營活動”,而被檢查對象主體為中建七局。此次檢查的《督查意見書》提出“立即停止食品生產經營活動,從事食品經營活動,應取得食品經營許可”的督查意見。“2016年那次執法人員上門檢查后,他們停辦了,我們也就沒有罰他們。”建鄴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張虹說。
?
是脅迫誘供還是正常取證?
?
范明告訴記者,2016年11月1日**次執法檢查時,執法人員讓照著模板寫一個承認是辦食堂的情況說明,但*初寫的是員工們一起湊錢搭伙吃飯。“但對方聲稱,若是這樣寫,馬上處罰你,‘你按照我們要求來,我們就是走個流程,我們也不會真的處罰你’,這難道不屬于脅迫誘導?”
?
建鄴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陳永福表示,現場執法都要求兩人或以上,作出行政處罰也有全面證據鏈,不存在脅迫誘導,如果不是食堂,執法人員也沒有必要將其定性為食堂。“處罰和我們工作沒有任何掛鉤,罰款都是上繳國庫,和執法人員沒有關系。”
?
為何要公司寫上述情況說明?陳永福告訴記者,是因為他們不肯提供進貨發票和賬本,才讓他們提供情況說明書。情況說明書是公司單位提供的,單位提供的說明具有法律效力。
?
記者就涉事員工與中建七局公司之間關系以及公司此前如何解決員工食宿等問題聯系到中建七局棲霞項目辦公室主任劉女士,她稱公司“正在調查核實中,會盡快回復”,但截至發稿時對方仍未做出回應。
?
記者在這份情況說明書中看到,中建七局安裝公司除了承認出租房“作為我單位的員工食堂”、為員工提供三餐服務之外,還說明每天餐費約120元,實際供餐時間為118天,總金額約為14160元。
?
由于現場餐廚設備的貨值是一萬四千多元,超過了一萬元的額定界限,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 食品安全法》**百二十二條**款規定,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并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建鄴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討論認為當事人的行為未造成嚴重后果,擬按照*低處罰金額對中建七局安裝公司作出罰沒155760元的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
?
被處罰主體可申請公開聽證
?
張虹告訴記者,下發的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是針對公司而不是個人,且不是*終處罰,公司可申請公開聽證進行申訴。記者了解到,中建七局安裝公司已于12月25日申請了公開聽證,目前聽證日期還未確定。
?
范明稱,在接到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后,他先后去建鄴區信訪局、南京市食藥監局等部門反映問題,并通過電話和網絡渠道投訴,但均未得到解決。
?
東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顧大松認為,處罰聽證告知書允許當事人陳述申辯,由于當事人選擇向媒體反映,這可能會讓社會輿論的意見在聽證會上得到反映。通過公開聽證會,執法部門和申訴人可將各自收集的證據拿出來自證和辯論,“這件事被輿論關注是個好事情,公開聽證會給雙方一個平衡的機會。”
?
張虹說,如對處罰聽證告知書有異議,聽證時可把證據拿出來,“誰主張誰舉證,執法程序要求嚴謹,如果能舉證,我們堅決把事情調查清楚。”
?
江蘇泰州市場監督管理局一位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集體聚餐尤其是建筑工地聚餐是食品安全事故多發原因之一,執法人員履職不力會被追責。行政處罰必須要有證據鏈,不是簡單一個情況說明書就可以定性的,建鄴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能作出上述處罰,應該是有客觀存在的違法事實作為根據的。
?
上海市協力(南京律師事務所律師周建表示,執法不能有主觀偏見,還是要*大程度還原客觀事實,但無論如何要責罰相當,*終結果還是要合理的。就此案例來說,罰款的前提是公司要有違法所得,員工個人與公司是什么關系很重要,這也是認定情況說明本身是否真實的關鍵。
? ? ? 相關報道: “湊錢搭伙做飯被定性辦單位食堂”引熱議 行政執法為了整改還是罰款
? ? ?? 員工搭伙做飯被罰15萬 監管部門回應:已是*輕處罰